吃过早餐以后,小泽快速跑回去房间,把昨晚况老师手上的西游记拿出来,各种耍赖缠着况峻继续讲故事。
小竹也难得放下她的数学书,跟在二哥身后,也不说话,就眨巴着亮晶晶的大眼睛看着况峻。
况峻本来还打算今天给黎半夏帮忙处理药材的,现在...小泽这泼猴他还管得住,可小竹这么看着他,他完全没抵抗力呀。
“好好好,给你们俩讲西游记的故事。”
于是,况峻捧着西游记,也不是首接读书,看着章节目录,记不住的章节才翻开看看。
黎半夏把中药给他端上来,又换了外敷的药,重新把了脉,了解过他今天的感觉和症状,确定没出现她预料之外的状况,才专心处理昨天采的中药。
等黎半夏提着从村里买的两斤生姜和肉菜回来,还没进门,就听到屋里热闹的声音。
行吧,况老师靠坐在木沙发,地上一排小凳子整整齐齐坐着村里的小孩,矮桌被移开,上面也坐了一排小孩。
把肉菜放到厨房,黎半夏提着两斤生姜、小刀、木盆也到客厅凑热闹,听听这能吸引这么多小孩的故事。
看见女孩调侃的小眼神,况峻无语地向她翻了个小白眼,才继续干巴巴地说着故事。
呼~他也是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居然会这么受小孩子们的欢迎。
把手里的生姜削皮、切姜丝,手动榨出浅浅一小盆姜汁,剩下的黄连洗干净切片,和姜汁拌匀,焖一小会。
把煤炉生火,上锅,文火炒干黄连片。
生黄连首接切片晒干,苦寒之性最强,长于清热泻火、解毒燥湿。
而用姜汁炙过的姜黄连,姜汁辛温制其寒性,增强止呕作用,专攻中焦湿热。
另外还有用黄酒炙的酒黄连,借酒上行,增强清心火、解头目热毒之力,缓和苦寒伤胃之弊。
只是恰好家里备的黄酒不多了,而且结合小朋友常见病,黎半夏选择做姜黄连,这次不准备酒黄连。
处理好的姜黄连等待放凉才能收起来。
黎半夏回到客厅,打断况老师的故事,问小朋友们要不要在家里吃饭。
一致得到否定的答案以后,她从柜子里给孩子们抓了两把水果糖和花生,自己回到厨房准备午饭。
她厨艺其实很一般,面食手艺好一些,但也不能顿顿吃面食。
今天还是准备做昨天的焖饭,另外的炒料她准备了香菇丝、胡萝卜丝、腊肉丁、肉沫、茄子条,提前炒好。
等米饭差不多焖好的时候,先在上面铺一层腊肉片、腊肠片,然后把炒料连汤汁满满铺在上面。
再准备一个糖拌西红柿,菠菜瘦肉粉丝汤,齐活!
过来听故事的孩子们听到家里老母亲喊开饭的声音,也陆续回家吃饭。
饭桌上小话痨黎泽漆还兴致勃勃地把精彩情节复述给姑姑听,小竹也是开心地在旁边补充。
黎半夏笑着听俩小孩叽叽喳喳地说话,大哥大嫂离开以后,俩小只这么开心还是头一次呢,况老师果然是专业老师。
这带孩子的功力太强了。
况峻安安静静地吃着饭,这一早上的话,加上孩子们各种天马行空的提问,他确实有点累,主要是心累。
还好他是初中老师,而且是物理老师,此刻他打从心里佩服小学语文老师,带孩子真的太太太难了。
午饭过后喝完中药,黎半夏给他换药,让他回房间午睡,好好休息恢复。
她带着两小只翻药材,准备材料下午煮酸梅汤。
下午况峻难得睡了一个舒服的回笼觉,平时他是基本不午睡的人,起来就看到姑侄三人整齐划一的低头看书写字姿势。
况峻也不打扰他们,拿着他的西游记,撑着他的拖把拐杖,到院子的摇椅坐下。
黎半夏出来准备去厨房煮酸梅汤的时候,才看到院子里的况峻。
又回客厅拿了一个小矮凳,给他把脚放起来。
“在外面有点热吧?要不要回客厅坐?”
“不会,这里挺好的,你是刚高中毕业?对工作有什么打算吗?”
听到况老师这提问,黎半夏瞬间有了倾诉欲,尽管之前和大哥大嫂有简单说过她的想法,但现在家里没大人了。
首接坐到门槛上,黎半夏抱着腿,下巴抵在膝盖上,慢悠悠地开口。
“之前我和大哥就会采药制药,交货给镇上的厚仁堂,但山上的草药,总归不太稳定。”
“我从小就开始背医书,十二岁给我妈妈当助手,一般的病症独立行医我认为是没有问题的,但村里人可能觉得我年轻,而且镇上医院也不远,这几年很少首接找我看病。”
“长远来说,我是希望能成为一名中医的。”
说完,黎半夏才抬头看向况峻,生怕从他眼里看到一点不认同或者和村民们一样不信任的眼神。
但是没有,况老师眼神专注,表情认真,没有一丝怀疑和轻视。
“挺好的,中医我不太了解,但我小姨父在隔壁镇医院上班,回头我帮你问问,看中医从业资格现在是怎么安排的。”
“明天你要是方便的话,把你们最常送去厚仁堂的药材让我带一点回去给他,看他们医院收不收。”
“在我看来,现在中医还更多是群众之间互相传话,经验和口碑很重要。你有考虑过,找一家能看诊的药房或者医院,去当个中医助理或者医师?”
分享完自己的见解,况峻停了下来,看着女孩思考的表情。
他向来不是个热情爱管闲事的人,在黎家住了不到24小时,不管是爱数学的小竹,闹腾的小泽,还是安静的漂亮女孩黎半夏,他都难以自持地想要关注想要了解。
“那拜托况老师了,下次去厚仁堂送药,我也会问问那边看有没有其他信息。”
“如果镇上有药房需要中医学徒,我也是可以的,但是工作时间要具体看看,家里俩小孩呢。”
况峻理解的点点头,“小泽和小竹是在村里读书吗?”
“对的,这边三条村离镇上有点远,安排了一所村小学。等初中了,估计要去镇上,搞不好还可能成为况老师的学生。”
“小竹数学天分挺好的,要是有机会,可以试试培养,现在各个地方从上至下都有在组织数学和物理竞赛。”
回头看了一眼客厅里还在做小学三年级数学题的小竹,“我知道,但小竹才六岁多,小朋友开心和喜欢最重要。”
“也是,以后他们学校老师也会提这些,不着急。”他只是想试探,看他们有没有搬到镇上住的计划。
说着说着,小泽听到大师兄的声音,小跑到院子,“大师兄,你起来了!?可以继续讲西游记的故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