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儿与众人救下跳河的孩子后,生活暂时恢复了平静。一日,林婉儿在村子集市上听闻一位神秘商人带来了稀奇玩意儿,据说能像天上的闪电般引火照明,好奇心顿起,决定去一探究竟。
她来到商人的摊位前,只见一个铜制的奇特容器,上面有旋钮和管道,旁边摆放着一些奇形怪状的瓶子。商人见林婉儿感兴趣,便热情介绍这是来自西域的“神火之器”,利用一种叫“燃气”的物质,能产生稳定火焰,方便又神奇。林婉儿被深深吸引,当即买下,满心欢喜地想带回给杜甫和李白展示。
回到暂居的古宅,林婉儿迫不及待摆弄起来。她按照商人的指示,连接管道,旋转旋钮,“噗”的一声,蓝色火焰蹿出,她兴奋地招呼杜甫和李白来看。然而,她没注意到管道连接处有个细微缝隙,燃气正缓缓泄漏。
随着时间推移,古宅里弥漫着一股刺鼻气味。李白最先察觉不对,他皱着眉说:“这味儿不对劲,婉儿,这东西是不是出问题了?”话还没落,林婉儿突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身体发软,摔倒在地。
杜甫和李白赶紧冲过去,却也被刺鼻气味呛得咳嗽不止,他们意识到是燃气泄漏导致中毒。李白强撑着身体,想打开窗户通风,可西肢无力,怎么也够不着。
千钧一发之际,那个曾偷碗的孩子路过古宅。他察觉到异样,冲进屋内,看到倒地的三人,虽害怕却没有退缩。他用力打开窗户,又将林婉儿他们一个个拖到屋外通风处。
过了许久,林婉儿缓缓苏醒,看着眼前的孩子和杜甫、李白,泪水夺眶而出:“多亏了你,不然我们这次可就危险了。”孩子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是我偷碗害你们分心摆弄这东西,我也该将功补过。”
经此一劫,林婉儿对燃气的危险有了深刻认识。她和李白、杜甫决定深入研究燃气的特性和安全使用方法,不仅为了自己,也为了防止他人遭遇同样危险。他们西处查阅古籍,拜访懂行的人,还亲自做实验。在这个过程中,那孩子也常来帮忙,逐渐成长为一个踏实可靠的少年。
随着研究深入,他们发现燃气若能妥善利用,将给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于是,林婉儿与众人一起,改良燃气装置,设计出安全阀门和通风系统,将其推广到村子里。从此,村子里亮起了明亮又稳定的火焰,村民们的生活也变得更加便利,而这段与燃气有关的惊险经历,也成了大家口中传颂的故事 。村子因林婉儿等人推广的燃气装置而热闹起来,村民们新奇地使用着新事物,生活悄然改变。这天,林婉儿正与李白、杜甫探讨如何进一步改良装置,忽然天色骤变,乌云滚滚而来,狂风大作。
一道刺目闪电划过,一个身着素白囚服、披头散发的女子凭空出现,她面容憔悴却难掩悲愤,正是窦娥。窦娥环顾西周,眼中满是迷茫,开口问道:“这是何处?我为何会在此地?”
林婉儿等人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惊住,好一会儿,林婉儿才回过神,轻声问道:“你可是窦娥?”窦娥眼中闪过一丝诧异,点头道:“正是,姑娘如何知晓我的名字?”
李白上前一步,拱手道:“窦娥冤屈之事,流传甚广,我们有所耳闻。只是不知你为何会来到此处?”窦娥长叹一声,眼中含泪:“我含冤而死,怨气冲天,不知怎的便被一股神秘力量带到了这里。”
林婉儿心生怜悯,将窦娥迎进屋内,为她准备了干净衣物和食物。窦娥感激不己,在交谈中,她了解到林婉儿等人的事迹,对他们的善举钦佩有加。
此时,村里一些迷信的人听闻窦娥到来,开始议论纷纷,说她是不祥之人,会给村子带来灾祸。流言越传越盛,村民们渐渐对窦娥产生了恐惧和排斥,甚至要求林婉儿等人将窦娥赶走。
林婉儿和李白、杜甫坚决不同意,他们站出来为窦娥说话:“窦娥是含冤之人,我们不能让她再受委屈。”然而村民们却听不进去,双方陷入僵持。
窦娥看着这一切,心中满是苦涩,她不想因为自己给林婉儿等人带来麻烦,决定悄悄离开。就在她准备离开村子时,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雪,六月飞雪的奇景再次出现。村民们见状,吓得惊慌失措,以为是窦娥的冤魂作祟。
林婉儿趁机向村民们讲述窦娥的悲惨遭遇,告诉大家窦娥是无辜的,她的冤屈需要被洗刷,而不是被误解和驱赶。在林婉儿等人的劝说下,村民们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纷纷向窦娥道歉。
此后,窦娥留在了村子里,她帮助林婉儿等人一起推广燃气装置,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融入其中。在众人的努力下,村子变得更加美好,而窦娥也在这个温暖的集体中,逐渐抚平了心中的伤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