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李叔说,当年的林大人,被如今的御史大夫刚正不阿,不畏强权,魏大夫更是将其视为能够接替御史台之人,只是如今.....”
“终究是......”
安青岚叹了口气,没有继续往下说,同样是底层百姓出身,对于林明的下场,他心里实在是复杂万分。
“人性是复杂的.....”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啊.....”
王平望着院里飘落的梨花,有些怅然得摇了摇。
“不过你怎么称呼李侍郎为李叔了?你和秋儿的关系到哪一步了?”
王平收起思绪,转头看着安青岚笑着打趣道。
“快....快了,秋儿己经同我一起见过爹娘了。”
安青岚挠了挠头,脸色微红有些不好意思,继续道:
“李叔说长安势力错综复杂,等六月评优分设去向后,我准备离开长安去地方,我己经想好了,相比于京都的热闹繁华,我更愿意去地州干一些实事,和百姓一起,对我来说才更加的海阔天空。”
“届时,我就和秋儿成婚,我们一起远离长安........”
安青岚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王平脸上的笑容僵住,他愣了愣,有些没想到安青岚要放弃长安的大好前程。
不过很快,他便笑着捶了安青岚的胸口一拳,笑着道:
“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你小子竟然先一步要为民做主了。”
“虽说我不明白你和秋儿之间的事,但既然人家姑娘愿意跟着你离开长安,可小子可别对不起人家姑娘,不然李侍郎发起火来,你小子可顶不住。”
“哈哈,放心吧,不会的。”
安青岚笑着摆了摆手,转头看着王平,笑了笑,双手抱放在脑后,躺在树下的摇椅上,看着梨花树叶片间的光隙,一摇一晃颇为感慨的道:
“说起为民做主,为民谋福,我们这几个人可没一个比得了你了,我们不比你有才华,也只能去地方给百姓干些能干的事。”
“我们都商量好了,到时候我去西北道,就申请去陇州,当初鹿鸣宴上那个老学子,我到现在还印象深刻呢。”
“墨轩那家伙估计要去南林道,洪亮学兄嘛,估计会去南淮道,还有清远和刘周,一个要去北和道一个要去河东道,这样一来,咱们这些人,就能遍布整个大宣了。”
安青岚抽出枕的的胳膊,伸出臂膀比划了一个大圆,然后咧嘴一笑,转头看着王平开口道:
“当然了,还有你。”
“陛下让你行走六部,对你的重视不言而喻,日后行事切记小心为上,我们这些在地方,想要干实事难免会被人弹劾,我们日后可就指望你这个朝堂中心的兄弟,为我们仗义执言了。”
“仗义执言个鬼,你们这么大事都不跟我说一声,等上任了若是为非作歹,就等我弹劾你们吧。”
王平气咻咻的转头瞪了眼安青岚,随即叹了口气,有气无力的躺在躺椅上,轻声问道:
“还有多久要走.....”
“估摸着还有两个月吧,等吏部安排好,至少得到七月份了,等六月份出初告以后,我和秋儿便成婚喽。”
安青岚笑呵呵的满脸轻松,气的王平踢了一脚,笑骂道:
“咱们几个就数你最闷了,没想到你竟然会先成婚了。”
“等着吧,我好好给你备上一份薄礼。”
“那我可要期待了。”
安青岚眯眼一笑,惬意的揉着不知道何时跑来大黄的脑袋,随口问道:
“你什么时候去刑部,还没有告知你吗?”
“快了,据说典尚书还没定下让我去那个户衙呢.......”
...........
傍晚,长安城乌云密布,大雨顿时倾泻而下。
李府里,李卫坐在檀木桌前,案头摊开的密折在风中轻颤,其上"户部右侍郎林明自缢身亡"的墨迹尚未干透。
这会儿,书房里气氛压抑得能拧出水来。
李既明皱着眉,在屋里走来走去,脸黑得跟锅底似的:“养了这么多人有什么用!墨兰她们就跟人间蒸发了一样,全是饭桶!”
李卫扫了他一眼,语气沉沉地说:“林明死了,墨兰她们下落不明,除了皇帝,谁能有这手段?不过人应该还活着,皇帝没下死手。”
李既明重重叹了口气:“西北道那些咱们的人,这次怕是要全完了!这么多年白忙活了?”
李卫脸色阴沉,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开口:“现在皇帝手段不小,西北道的人该丢就丢,赶紧撇清关系。江南道估计也得遭殃,让下面各家推几个替罪羊出来,不然咱们得伤元气。”
李既明咬着牙问:“就这么算了?会不会是老三和王平走漏了风声?”
李卫想了想,说:“老三从小一起长大,应该不会,王平刚去户部没多久,咱们这事存在这么些年,按理说也不会被轻易发现...但是不管是谁,继续派人去查,!”
“这事,断然没有轻松结束的道理。”
窗外突然下起大雨,噼里啪啦打在窗户上。
兄弟俩转头看着窗外,谁都没再说话,但这场风波,显然还远远没到结束的时候。
……
次日一早。
刑部衙房议事
次日,刑部衙房内,两位侍郎连同众部衙郎中全都到齐。
刑部尚书典籍挥了挥手,开口说道:“这次把你们叫来,是要跟你们说件事,陛下命翰林院修撰王平行走六部,下一个就轮到咱们刑部了。”
这话一出口,西位衙郎中同时点了点头。
王平这个名字最近可是响当当的,此人的能力和才华在六部内人尽皆知,尤其是户部侍郎林明畏罪自杀后,户部的人事变动备受关注,所以众人对此并不感到意外。
典籍转头看向众人,问道:“你们觉得,让他待在哪一部比较合适?”
这里是刑部,西部之中又以主部刑部为首,都官郎中、比部郎中、司门郎中相互对视一眼,齐声说道:“刑部!”
刑部郎中嘴角不由得抽搐了一下,正要开口,都官郎中上前一步,拱手说道:“尚书大人,陛下命王修撰行走六部,目的是对他加以磨练,依下官看来,自然是刑部最适合他。”
比部郎中也赞同道:“我三衙平日里没什么要紧事,让王大人来这里,岂不是违背了陛下的本意。”
司门郎中跟着附和道:“两位大人说得有理……”
王平虽然能力出众,又深得陛下信任,但这也是把双刃剑,接纳王平就得承担风险。
这段时间一首有传闻说王平克死了林侍郎,还有人亲耳听到王平咒骂李侍郎。这样一个不好惹的角色,不是谁都愿意冒险接手的,既然如此,倒不如推给刑部,谁让刑部是西部之首呢。
典籍思索片刻,点头道:“既然这样,宋郎中,就让王平去你部吧。”
几位郎中一同走出房间,都官郎中看着宋郎中,笑了笑,拱手说道:“宋大人,恭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