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直播:最强帝王排名!
天幕直播:最强帝王排名!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天幕直播:最强帝王排名! > 第96章 晏婴(1)

第96章 晏婴(1)

加入书架
书名:
天幕直播:最强帝王排名!
作者:
尘左
本章字数:
4650
更新时间:
2024-12-01

齐国临淄城外的一片竹林中,晨露未干。一位身材矮小但精神矍铄的老者正在竹林间踱步,这位就是齐国著名的相国晏婴。他的身后跟着几位年轻的门客,都在认真地记录着老师的言论。

突然,天空中闪现出一道耀眼的光芒,一面巨大的天幕缓缓展开。上面赫然写着:

「春秋时期的齐国:智慧相国晏婴的故事」

竹林中的人们都惊讶地抬起头,这时,一位身着华服的中年文士走了过来,他是齐国的大夫东郭牙。

"晏相国,"东郭牙惊叹道,"看来上天要让我们重温您的传奇人生了。"

天幕上开始播放画面:

「画面展示了一个瘦小的少年正在认真读书,案前堆满竹简。他的身边放着一盏昏暗的油灯,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面繁星点点。」

"这是相国年少时期勤学的情景吧?"东郭牙感慨道。

晏婴笑着摇摇头:"身材虽小,志向却要远大。我那时就明白,要辅佐君王,非得博览群书不可。"

就在这时,画面突然变换:

「画面展示了齐景公的宫殿。一群身着华服的大臣正在激烈争论。镜头拉近,可以看到晏婴虽然身材最矮小,但神态从容,正在侃侃而谈。」

这时,一位身着儒服的老者走了过来,他是鲁国的大夫叔孙豹。他正好来齐国访问,此时也被这奇异的景象吸引。

"晏相国,"叔孙豹说道,"这应该是您在朝堂上力谏齐景公节俭的场景吧?我记得当时齐国奢靡之风盛行......"

叔孙豹的话还没说完,天幕上的画面就再次转换:

「画面展示着齐国的一处奢华宫殿,金碧辉煌,珠帘玉幕。齐景公正在举办盛大的宴会,各国使节云集。宫女们端着精美的玉器来回穿梭,乐师们正在演奏悦耳的音乐。」

"哈!这不是当年那次著名的'玉器谏'吗?"东郭牙突然笑道。

站在一旁的晋国使臣赵衰也插话道:"这件事在列国间可是广为流传啊。听说晏相国一个玉器的比喻,就让齐景公明白了奢靡之害。"

晏婴谦逊地摆摆手,正要说话,天幕上的画面继续播放:

「只见画面中的晏婴从容地走上前,对着齐景公深深一躬:"主公,您看这满殿的玉器,可觉得美观?"齐景公笑道:"自然是美的。"晏婴又问:"若是满朝文武、全国百姓都穿玉戴玉,主公以为如何?"齐景公一愣。晏婴继续道:"玉器是君王的象征,若人人都用,岂不失其珍贵?同理,君王奢靡,百姓效仿,国将不国。"」

画面中的齐景公若有所思,殿中众人也陷入沉默。

"好一个'国将不国'!"突然,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众人回头看去,原来是卫国的使者蘧伯玉。他抚须赞叹:"晏相国以物见理,以小见大,真乃谏臣典范!"

就在这时,天幕画面再次变换:

「画面展示的是齐国的一处粮仓。晏婴正带着官员们查看粮食储备。他神色凝重,不时翻看手中的竹简,仔细核对数字。」

"这是大旱之年的情景。"晏婴叹了口气,"那年齐国久旱不雨,百姓颗粒无收。"

一旁的鲁国大夫叔孙豹接话道:"我记得那年,晏相国力主开仓放粮,并巧妙说服齐景公减免赋税。"

画面继续播放:

「晏婴正在向齐景公汇报:"主公,仓廪虽实,但若不及时开仓,恐怕明年就没有人耕种了。存粮养民,方能养国。"齐景公迟疑道:"但国库收入......"晏婴立即接道:"主公可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便是那水啊!"」

"妙哉!"一直默默观看的孔子弟子子贡忍不住赞叹,"晏相国这番话,可谓是直指根本。"

东郭牙补充道:"那年不仅开仓放粮,相国还组织百姓兴修水利,为来年防旱做准备。一场灾荒,反而成就了千秋功业。"

就在众人感慨之际,天幕上的画面又一次变换:

「画面显示晏婴正在接见各国使节。他虽然身材矮小,但举止从容,谈吐不凡。与楚国使节的谈判中,他更是妙语连珠,既维护了齐国利益,又没有失了邦交。」

"晏相国在外交上的成就,同样令人敬佩。"赵衰感慨道,"记得有一次,楚国使者仗着身材高大,想要以此嘲笑相国......"

这时,站在人群后方的管仲之子管需插话道:"那次相国的回应可谓经典。大丈夫贵在有其德,不在有其长。这句话传遍列国,至今被人传诵。"

天幕上的画面随着管需的话语继续展开:

「画面显示楚国使者面带轻蔑地俯视着晏婴:"敝国派我来,是想看看齐国的大臣是否如传闻中那般才智过人。但见到晏大夫,倒像是在看一个..."话未说完,晏婴就神色从容地接道:"使者是想说,我的身材与职位不相称吧?然楚国所选之人,难道只看其貌不观其德?"楚使顿时语塞。」

"哈哈哈!"站在一旁的齐国大夫高无双大笑道,"这一手以德服人,当真高明!"

孔子的弟子冉有此时也在场,他若有所思地说:"夫子常说,晏平仲善与人交。今日一见这段影像,果然名不虚传。"

画面继续播放:

「镜头转向齐景公的御花园。晏婴正与几位大臣漫步其中。突然,一只白鹤飞过,落在不远处的荷塘边。齐景公兴致勃勃地说:"近来朕新得一批珍禽异兽,想在此建一座大型禽园......"」

"啊,这是'禽园谏'的典故了。"鲁国大夫叔孙豹说道,"晏相国又一次以巧妙的方式劝谏君王。"

画面中的情节继续发展:

「晏婴闻言,不动声色地说:"主公,臣想起一事。古时有个国君,特别喜欢驯养飞鸟。有一年国境内发生饥荒,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却见禽园中的鸟儿个个膘肥体壮..."齐景公听到这里,脸色微变:"卿是说..."晏婴继续道:"这个国君后来明白,养鸟不如养民,便将禽园改作粮仓,国势这才渐渐好转。"」

"高明!高明啊!"魏国使者魏舒不禁赞叹,"既道出利害,又不失君臣之礼。"

就在此时,天幕上的画面突然转向一个更为宏大的场景:

「画面展示着齐国的一处军事演武场。成百上千的士兵列队整齐,殿前广场上,各国使节济济一堂。晏婴正在向齐景公介绍一个新的军事编制方案。」

"这是相国革新军制的场景。"管需解释道,"当时齐国军队虽强,但编制混乱。是晏相国提出了'五家为伍,五伍为两'的编制法,使军队战斗力大增。"

孔子的另一位弟子有若此时也开口道:"夫子曾说,齐国之所以能在列国争霸中屹立不倒,晏平仲功不可没。"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