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邯郸城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然而,平原君府邸的后花园却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假山流水,奇花异草,在灯光的映照下,更添几分奢华。空气中弥漫着美酒的香气,丝竹管弦之声不绝于耳,衣着华丽的舞姬翩翩起舞,衣袂飘飘,如彩蝶纷飞。平原君赵胜,正与一众门客饮酒作乐,觥筹交错间,谈笑风生。
这夜,宾主尽欢。平原君满面春风,他举起酒杯,朗声道:“诸位,今日良辰美景,岂能无诗助兴?”
门客们纷纷附和,其中一位年轻门客起身吟道:“良宵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诗声未落,突然,晴空一声霹雳,一道刺眼白光闪过,如同白昼降临,吓得众人杯盘落地,乐声戛然而止。舞姬们惊呼着躲到一旁,瑟瑟发抖。众人惊魂未定,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了何事。
待众人定睛一看,只见后花园中央凭空出现了一块巨大的光幕,如同透明的水晶墙壁,上面赫然显示着几个大字:
“战国风云:平原君赵胜传奇”
众人惊愕不已,窃窃私语,议论纷纷。“这是何物?”“莫非是仙家的法宝?”“难道是上天要给我们启示?”……各种猜测不绝于耳。
平原君赵胜虽也吃惊,却故作镇定,捋了捋胡须,道:“莫慌,想是哪位神仙显灵,要与我等分享些趣闻轶事罢了。” 他内心却翻江倒海,这等奇事,闻所未闻!
这时,一位须发皆白的老管家颤颤巍巍地走了过来,他指着光幕,结结巴巴地说道:“君…君上…这…这是…莫非是…是…仙家的…留影石?” 老管家活了大半辈子,也没见过这等奇事,吓得魂不附体。
平原君摆了摆手,示意老管家不必多言,目光转向光幕。他知道,今晚注定不平凡。
光幕上画面闪动,出现了一个昏暗的议事厅,正是平原君府。年轻的平原君正与一众门客商议如何说服楚国合纵抗秦。众人你一言我一句,却都拿不出什么可行的方案。画面中的平原君眉头紧锁,一脸愁容,来回踱步,显得焦躁不安。
“想当年,秦国兵临城下,邯郸危在旦夕,”平原君指着光幕上的自已,略带自嘲地说道,“那时的我,真是愁眉苦脸,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啊。若无楚国相助,后果不堪设想!当时朝堂之上,争论不休,有人主张投降,有人主张死守,我内心十分煎熬,不知该如何抉择。”
画面中,一位身材矮小,衣着朴素的门客突然站了出来,正是毛遂。他昂首挺胸,声音洪亮地说道:“君上,毛遂不才,愿为君上效犬马之劳!” 其他门客纷纷投来诧异的目光,有人窃窃私语:“这毛遂平日里默默无闻,今日却突然跳出来,莫不是想趁机出风头?”
平原君身边一位衣着华丽的门客,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屑地说道:“可不是嘛,这毛遂在我府上已三年,从未听闻他有何才能。如今事关重大,他能有什么良策?” 这位门客名叫虞卿,向来自视甚高,对毛遂的突然举动颇为不满。
平原君摇了摇头,笑道:“当年我若没有慧眼识珠,又怎能得到毛遂这等良才?你们可知,他舌战群儒,最终说服了楚王,促成了合纵抗秦的大计!当时,毛遂慷慨陈词,分析了秦楚两国的实力对比,以及合纵抗秦的利弊,最终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楚王,签订了盟约。没有毛遂,就没有合纵抗秦的成功,也就没有邯郸的转危为安!”
画面切换,赵国邯郸城被秦军围困,城内粮草殆尽,百姓饿殍遍野,一片惨淡景象。街道上,随处可见骨瘦如柴的百姓,他们拖着沉重的脚步,眼神空洞,仿佛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城墙上,守城的士兵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士气低落。平原君焦急万分,四处求援,却无功而返。他日夜徘徊于城楼之上,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秦军,内心充满了焦虑和绝望。
城中,老弱妇孺的哭喊声此起彼伏,如同鬼哭狼嚎,令人毛骨悚然。平原君心急如焚,他召集众门客商议对策,却无人能够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绝望的情绪如同瘟疫般蔓延开来,笼罩着整个邯郸城。
就在这危急关头,画面中出现了一位气宇轩昂的公子,正是魏国信陵君。他身着铠甲,英姿勃发,骑着高头大马,身后跟着浩浩荡荡的魏军。信陵君不顾魏王反对,窃取兵符,率领大军驰援赵国。
平原君激动地指着光幕,说道:“信陵君,真乃义薄云天的大英雄!他为了救赵国于危难之中,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违抗王命,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令人敬佩!”
一位门客感叹道:“信陵君真乃当世豪杰!若非信陵君相助,赵国恐怕早已灭亡了。想当年,信陵君率领魏军日夜兼程,赶往邯郸。当魏军出现在邯郸城外时,城内军民欢欣鼓舞,士气大振。信陵君与秦军展开激战,他身先士卒,英勇杀敌,最终击退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画面中,两军交战,场面惨烈。刀光剑影,血肉横飞。信陵君指挥若定,身先士卒,英勇杀敌,鼓舞着魏军的士气。最终,秦军大败,狼狈逃窜。邯郸城转危为安,城内军民欢呼雀跃,庆祝胜利。
平原君点头道:“信陵君之义举,令人钦佩。我与信陵君虽非同族,却情同手足,此乃人生一大幸事。” 他的眼中闪烁着感激的光芒。
光幕上的画面再次变化,一位燕国青年来到邯郸,看到邯郸人走路的姿势非常优美,便决定学习邯郸人的步法。他模仿邯郸人的步法,却怎么也学不会,反而忘记了自已原本的走路方式,最终只能爬着回去。旁观者哄堂大笑。
平原君笑道:“这邯郸学步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盲目模仿,最终只会失去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