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学者捋着胡须,说道:“年轻人,不要妄自菲薄。孙膑先生的兵法,固然精妙,但也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纸上谈兵,终究是不可取的。”
另一位学者补充道:“老先生所言极是。兵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只有将兵法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发挥其最大的威力。”
这时,一位身着华服的男子走了进来。他身材高大,气宇轩昂,正是齐国的太子——田辟疆。
田辟疆的到来,立刻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他们纷纷起身行礼,表达敬意。
“太子殿下,您怎么来了?”一位学者问道。
田辟疆笑着说道:“孤听闻今日稷下学宫出现异象,便来看看。没想到,竟能亲眼目睹《孙膑兵法》的真容!”
他走到竹简堆旁,拿起一卷仔细翻阅,脸上露出了钦佩之色。
“孙膑先生,真乃兵家奇才!”田辟疆感叹道。“他的兵法,不仅精妙绝伦,而且充满了智慧和仁爱之心。”
他转头看向学者们,问道:“诸位先生,你们认为,如何才能将孙膑先生的兵法,运用到我齐国的军事建设中?”
学者们纷纷发表自已的看法。有的认为,应该将《孙膑兵法》作为军事教材,让所有士兵学习;有的认为,应该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深入研究孙膑兵法,并将其精髓运用到实际的军事训练中;还有的认为,应该借鉴孙膑兵法的思想,制定更加完善的军事战略。
田辟疆认真听取了学者们的意见,并表示会认真考虑。
他走到一位老学者面前,恭敬地问道:“老先生,您是稷下学宫德高望重的长者,您对孙膑兵法有何见解?”
老学者沉思片刻,说道:“太子殿下,《孙膑兵法》的核心,在于‘以智取胜’。我们要学习孙膑先生的智慧,灵活运用兵法,才能在未来的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牢记孙膑先生‘以仁义为本’的思想。战争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平,而不是为了杀戮。我们应该尽量避免战争,只有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动用武力。”
田辟疆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说道:“老先生所言极是。孤定当牢记您的教诲,为我齐国的和平与发展而努力!”
他环顾四周,语气坚定地说道:“诸位先生,我齐国的未来,就掌握在我们手中!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创辉煌!”
学者们纷纷表示,愿为齐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已的力量。
藏书阁内,气氛庄重而热烈。阳光透过窗户,照射在田辟疆和学者们的脸上,仿佛预示着齐国的光明未来。
突然,藏书阁外传来一阵喧哗声,打断了学者们的讨论。一位侍卫匆匆忙忙地跑了进来,跪倒在田辟疆面前,气喘吁吁地说道:“太子殿下,大事不好!魏国派兵攻打我们边境了!”
藏书阁内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学者们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田辟疆脸色一沉,问道:“魏国为何突然攻打我国?可知原因?”
侍卫回答道:“据探子回报,魏国此举是为了报复我们在桂陵之战中的胜利。他们声称,要为庞涓将军报仇!”
田辟疆握紧了拳头,说道:“魏国欺人太甚!孤定要让他们付出代价!”
他转头看向学者们,语气坚定地说道:“诸位先生,如今魏国来犯,我齐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我们需要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敌!”
学者们纷纷表示,愿为国家效力,誓死保卫齐国。
老学者走到田辟疆面前,说道:“太子殿下,请您冷静。魏国此次来犯,来势汹汹,我们不可轻敌。我认为,应该立即召集众将,商议对策。”
田辟疆点了点头,说道:“老先生所言极是。孤这就去召集众将,商议对策。”
说罢,他转身离开了藏书阁。
学者们也纷纷离开,各自准备为即将到来的战争贡献自已的力量。
一位年轻的学者走到老学者面前,问道:“老先生,您认为,我们该如何应对魏国的进攻?”
老学者沉思片刻,说道:“魏国此次来犯,必然是有备而来。我们不能硬拼,应该以智取胜。”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孙膑先生的兵法,强调‘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我们首先要了解魏军的兵力部署,以及他们的作战计划,然后才能制定相应的对策。”
年轻学者点了点头,说道:“老先生所言极是。学生这就去收集魏军的相关情报。”
说罢,他转身离开了藏书阁。
齐国宫殿内,气氛凝重。齐威王高坐在王位上,脸色阴沉。田辟疆和众将分列两旁,一个个神情严肃。
“诸位将军,魏国此次来犯,来势汹汹,我齐国该如何应对?”齐威王沉声问道。
众将纷纷发表自已的意见。有的主张主动出击,先发制人;有的主张坚守城池,以逸待劳;还有的则建议向其他国家求援。
田辟疆走到齐威王面前,说道:“父王,儿臣认为,我们应该采用孙膑先生的‘围魏救赵’之计,攻打魏国的都城大梁,迫使魏军回师救援。”
众将听后,议论纷纷。
一位老将说道:“太子殿下,‘围魏救赵’之计,虽然妙策,但风险极大。如果我们不能迅速攻下大梁,反而会被魏军包围,后果不堪设想。”
另一位将军则表示支持田辟疆的建议:“我认为,太子殿下的计策可行。魏国此次倾全国之力攻打我国,后方必然空虚。我们攻打大梁,一定能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田辟疆继续说道:“父王,儿臣已经仔细研究过孙膑先生的兵法,并且对魏国的军事实力进行了评估。儿臣有信心,能够率领齐军,攻下大梁!”
齐威王沉思片刻,最终点了点头,说道:“好!就依太子所言!田辟疆,朕命你为大将军,率领齐军,攻打魏国大梁!”
“儿臣遵旨!”田辟疆跪倒在地,领命而去。
众将也纷纷表示,愿为太子效力,誓死攻下大梁!
齐国宫殿内,充满了肃杀之气。一场大战,即将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