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战争
新时代的战争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新时代的战争 > 第10章 安家

第10章 安家

加入书架
书名:
新时代的战争
作者:
天才混混
本章字数:
4062
更新时间:
2025-02-03

回天水围的路上,黄梓琪骑着一辆轻型摩托车,道爷手里提着两个大包坐后面,古烁被夹在中间。

这一路越走越偏僻,高楼大厦慢慢变成了两三层的小楼,接着是一片片农田和那些又丑又矮的房子,看来黄梓琪说这里是乡下还真没说错。

先去仓库看了一眼老舅程爱家和憨子。

他俩跟着仓库里的人已经吃过饭了,黄梓琪他们那个关爱同胞协会有给这儿提供救济物资呢。

仓库白天的人比晚上少多了,就剩十来个,黄梓琪说他们去市里找工作或者偷偷打黑工了。

憨子坐在角落里,动也不动地守着行李,程爱家则跟那些还没拿到假身份证的同胞打得火热。

古烁过去的时候,他老舅正口沫横飞地吹嘘着自已在安西城里投机倒把的辉煌事迹。

古烁给憨子一包吃的,又给了吹水的程爱家一包。

然后说了要去附近租房子的事儿,等他和道爷先找到落脚的地方再来接他们。

凤降村是黄梓琪家所在的村子,离这儿确实不远,也就三五里路。

她没回家,直接带着俩人在村里挨家挨户找起房子来。

问到第三家新盖了丁屋的人家时,终于看到了点儿希望。

屋主是一对六十多岁的老夫妻,家里老大有出息,在市里开了公司,家里兄弟姐妹长大后都跟着去市里投奔老大了,现在就剩下老两口住。

丁屋政策是 72 年 12 月才开始实施的。

只要父系源自1890年代新界认可乡村居民的男性原住民,每人可一生申请一次认可范围内建造一座共3层高每层面积不超过700平方呎的丁屋,无需向政府缴付地价。

房东老两口在农村待了一辈子,压根儿就不想去市里住。

他家大儿子是开公司的,手里有钱,政策一出,立马就给老两口盖了一间丁屋。

而且啊,大儿子还把自已和两个弟弟盖房地皮的手续一块儿给办下来了。

就在老两口旁边,说是等他和弟弟在市里待腻了,再回来盖,到时候还是新房呢。

这房子的格局是 3 层的两居室,家具家电那可都是全新的。

古烁一看,直接就要租下上面两层,最多住两个月,再贵能贵到哪儿去?

说到房租,老两口可就犯难了,主要是不知道行情。

黄梓琪说她在屯门上班那附近 500 呎的房子,每月租金是 300 左右,让老两口参考参考。

老头想了想,觉得自已这房子虽然大些,可毕竟是在乡下,而且交通也不方便,就报了个一层 200 的价格。

古烁也没还价,直接让道爷掏了四百,付了第一个月的房钱。

去接憨子和程爱家的时候,古烁借了黄梓琪的轻骑摩托车。

道爷和黄梓琪则去对方家认认门!

嗯,这摩托车虽然不怎么新,可也值不少钱呢,得给人家姑娘留个“人质”,不然估计人家也不放心。

古烁刚才坐摩托回来的时候,仔细观察了黄梓琪的操作,知道这是一辆无级变速的车子。

他点了一下刹车,然后一拧油门,就顺利开走了。

只留下等着看笑话的道爷,一脸惊讶地张大嘴巴,吃了一嘴的灰!

“大陆的摩托车多吗?”

原本还一脸担心的黄梓琪,看着古烁熟练地顺利骑车走远,惊讶地问道爷。

道爷吐了口唾沫,脸色就已经恢复了正常,笑呵呵地回答说:

“不多,他大舅单位里有,这小子跟着学过!”

既然古烁的老舅家里排行第四,那上面肯定还有舅舅,所以道爷张口就编了个理由。

话一说完,就提着刚才采购时特意给黄梓琪家准备的礼物,跟着黄梓琪去她家串门!

三间老旧的砖瓦房围成一个小院子,家里十一口人,除了住在厂里的大哥,其他人都住在这七间房里。

黄梓琪是家中长女,上头有两个哥哥,下头还有三个妹妹和三个弟弟。

她父母年轻时去城里打过工,奶奶身体不好没法照顾孩子们后,就回村里种地养鸡了。

家里挣钱的少,花钱的多,看看屋里的摆设就知道这家不富裕。

黄梓琪的父母不在家,最小的弟弟也去上学了。

黄梓琪的奶奶一听说道爷是从大陆来的,眼泪就止不住地流,问这问那的根本停不下来。

“此身老大足悲伤,岁岁天涯忆故乡。”

道爷还挺会装的,念了首古诗,把黄奶奶的悲伤和思乡之情都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下可好,他成功坐实了自已“文化人”的身份,成了黄家的贵客。

等古烁接了两人,问过房东黄家的地址来还摩托车时,这老小子已经坐在黄爸爸身边的主位上,喝起酒来了!

有外人在,古烁也只能“装孙子”,厚着脸皮留下来,好好地改善了一下伙食。

这里虽然也是乡下,日子过得比较“清贫”,但跟大陆现在的农村比起来,那可真是好太多了。

酒肉海鲜啥都不缺!

黄爸黄妈也是实在人,没有因为“爷孙”俩是大陆人就怠慢他们。

只是在问起大陆的生活时,稍微流露出了一点“高人一等”的意思。

不过这也正常,毕竟在港岛媒体的宣传下,内陆还被描述得“水深火热”呢!

虽然这不是全部事实,但就生活质量来说,内陆大城市里能在待客时做这么多肉食和海鲜的都不多见!

酒足饭饱后,道爷带着古烁起身告辞,毕竟今天刚搬新家,还有一堆东西要收拾呢。

一夜过去,风平浪静。

当生物钟把古烁叫醒时,他翻了个身,还想偷懒多睡一会儿,可惜大脑异常清醒,完全不听使唤。

有些习惯一旦养成,想要改掉还真不容易。

古烁每天清晨早起锻炼,这都坚持七八年了!

他躺在床上努力想再睡会儿,可最终还是坐了起来,实在是没有一点困意。

乡间的空气那叫一个清新,跟他大陆老家石峡沟的空气一样,甜丝丝的。

身体的连续疲劳让他放弃了剧烈运动,只是在村里闲逛,熟悉熟悉环境。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