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啦!!!
终于结束啦!!!
自己装的逼,含泪也要给他装完。
也幸亏,这两天还是撑下来了,没有丢面子。
而且这两天首播写歌这件事情,也让伍承宣的名字在热搜上又挂了两天。
毕竟这种首播写歌的,还是临时按照网友的要求写歌。
不能说是后无来者。
但是肯定是前无古人的。
每首歌的质量也可以说是上乘。
就这两天,不知道有多少乐评人蹭着伍承宣的热度,在解读他这两天所创作出来的歌曲。
有好有坏,有说哪里有瑕疵的,有说哪里是神来之笔的。
但是,没有一个人说歌曲本身是不好的。
最多提一些意见,但是没人说整首歌不行。
看样子也是让不少乐评人心服口服。
而正是这些乐评人的各种剪辑,各种评论,让伍承宣的这件事情热度更大。
毕竟,网友们只感觉好不好听,但是有没有音乐素养这件事情还得靠乐评人。
但现在,他们全部投降了。
这说明什么?
说明这些歌是真的质量上乘啊。
就连教授费俊良也忍不住跑出来发言。
【我就说吧,他可以的。】
短短一句话,但是任谁都知道教授说的是谁。
-----------------
公司的事情现在主要是妹妹在管。
找了几个新人,有擅长唱跳的,有擅长演戏的。
但当下这个环境,唱跳的或许机会不多。
但总归是有的。
所以对于这些人伍承宣并不担心。
而给到楽视那边的各个综艺和电视剧也都在录制和拍摄了。
按理说,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楽视是都不缺S级和A级制作的剧了。
而只要楽视再放出几部,到时候伍承宣这个编剧应该也就会被人彻底发现了。
但对于此刻的伍承宣来说,什么都没有比休息更重要。
时间进入到6月份。
今年也不知不觉中要过去一半的日子了。
回想这几年,要不是当年老爸破产,他也不会走上这条路了。
说起老爸破产,伍承宣眼神变得有些凛冽。
之前就己经查清楚了。
当年老爸做的算是日化行业。
当年国家不是很发达,所有人基本都在打工,能下海做生意的就是少数。
而伍爸爸就是其中之一。
当年国家鼓励下海后,伍爸辞掉了体制内的工作毅然下海。
伍爸做的是日化行业。
当年的日化非常好做。
因为百姓不懂,什么做法,什么合格率他们不懂。
只要上面过得去,下面都好说。
当年的市场乱的很。
各种低价的也有,装逼的也有。
伍爸一开始并不好做,因为他价格高。
至于为什么价格高,因为成本高,伍爸严格遵守着国家制定的要求。
以至于市场很难打开,那时候又没有什么宣传途径,就算宣传了人家信不信又是一回事。
有没有钱买还是另外一回事。
而且那时候可没什么电商,这些供应商想把产品放进超市里少不得要一些灰色地带。
所以当年一开始的时候伍爸举步艰难,马上就面临人生的第一次破产。
而这时候...伍妈出现了。
她带着天使的翅膀出现了。
也不知道伍妈什么眼神,就看中了伍爸这个穷小子。
当年伍妈家里是很反对的。
但伍妈偏偏不信,还对家里说。
“这个肯定是个潜力股,相信我。”
伍妈家里也确实给了伍爸很多帮助,否则的话当年的伍爸或许都挺不过最开始的那段困苦日子。
当然,困苦是属于伍爸的,伍妈还是天真浪漫。
...
这些话都是当年外公外婆对伍承宣说的。
说起那时候的事情,外公外婆还是一脸的无语。
估计是对女儿的恋爱脑没辙。
但伍爸也不负所望。
后来国家出台强制规则,开始修整这些日化企业,慢慢的才变得正规。
而也就是在那时,伍爸的洗发水,肥皂、牙刷、牙膏等用品上了国家的红榜。
也就在那时,伍爸开始第一次起飞。
不到五年时间,伍爸靠着国家的当年的背书一飞冲天。
在当年那个时代,年纪轻轻的就成了十万元户,并且财产还在飞速增长。
也是在那时,外公外婆同意了二人的婚事。
伍爸终于将伍妈娶回了家。
“我就说吧,他是潜力股,你们还不信。”伍妈依旧信誓旦旦,“以后会更厉害。”
但二人结婚后...
问题来了。
国家发展迅速,所以一大堆外企进入了。
而其中日化中最大的牌子,贝洁的进入,对于国内的日化品牌来了一次巨大的冲击。
外企带着大量的资金,以超低价亏损的方式打的国内这些日化牌子溃不成军。
都是亏本,国内这些厂子亏一年可能就扛不住而倒下。
但这些带着资金进入的外国牌子,他可以亏上五年。
一个又一个的日化牌子倒下,而伍爸也开始慢慢的亏损。
伍爸的第二次接近破产,又将来临。
彼时的外公外婆己经退休,没有多少资金。但那天,伍妈又出现了。
“你们相信我,他是潜力股,现在需要一笔钱,投下去,以后肯定赚的。”伍妈依旧信誓旦旦,“以后肯定更厉害。”
凭借着伍妈从自己爸妈那里坑过来的一笔费用。
伍爸赶紧转变了赛道,瞄准了一些低端市场。
廉价的卫生纸,保鲜膜,一次性餐具。
依旧非常艰难。
在当年那个时候,各行各业都遭受外企的重创。
举例一下,一个钢厂要怎么赚钱?
卖出的产品是不赚钱的,只能保本,然后把制作产品剩下来的边角料拉去拿去当垃圾卖,这才是钢厂的利润。
可想而知当年的民族自主品牌有多困难。
靠着几年积攒下来的人脉和品牌,还有这些低廉的产品,伍爸暂时保住了厂子,并且开始一点一滴的盈利。
虽然不多,但起码是好的。
僵持的时间并不会太久。
随着一个个日化厂的倒下,伍爸的工厂也最终被外企盯上。
只要把像伍爸这样的企业在打趴下,那么当时的国家日化,基本上就没国内厂商什么事情了。
而事情的突破点,就在当年伍承宣刚出生的那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