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进皇城太难?我只好杀进皇城
考进皇城太难?我只好杀进皇城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考进皇城太难?我只好杀进皇城 > 第065章 君以民存,亦以民亡

第065章 君以民存,亦以民亡

加入书架
书名:
考进皇城太难?我只好杀进皇城
作者:
草右四水
本章字数:
4328
更新时间:
2025-02-02

科举考试不仅考察了考生对经典文献的理解、政治策略的应对以及文学创作的考察,还考察了考生的知识广度、思维深度和实际应用能力。

尤其在策问卷,综合了考生的书法、文学创作、国家政策及时政事务的对策等等,这是进士科最重要的一卷。

诗词需要天赋,策问则需要对国家政策、时政事务的全方位解读,旨在选拔出德才兼备、能够胜任官职的人才。

一盏茶过去了,楚云飞脸上的愁容消失不见,挂上了一抹胜利的笑容。

当他扭头看向黄景义后,差点吐出一口二十五年的老痰。

别人都在冥思苦想,愁眉不展,黄景义却在那里大吃大喝,不以为然,判若两人。

他是在无视自已这样优秀的学生?

一想到这里,楚云飞脸上多了一丝愤怒。

黄景义小儿,让你嚣张,等会儿让你哭不出来。

“刘大人,晚生有了答案”

楚云飞放下酒杯,甩了甩衣袖,来到厅堂中央,摇头晃脑,娓娓道来。

“君乃天权,主宰天下.......

君代天治世,天下莫敢不从;君与民乃契约关系,君主给予民众合法性和保护,而民众则必须效忠和为君主服务;

通过这种契约关系赐予民众封爵、封土、分田等等”

“因此,晚生以为君与民之间的关系乃契约关系,通过赐民爵维系君民之情”

楚云飞洋洋洒洒、夸夸其谈,阐述了足足有两刻钟。

他的君与民之间的关系,概括起来就一点:君乃主,民乃奴,君用契约关系来奴役民众。

刘玄眼睛一亮,频频点头。

大煌立国一百五十年,从太祖建国传到如今仁宗皇帝,靠着契约关系,门阀世家共治,造成了如今天朝上国赫赫威名,威震八方,实至名归。

“好,好,好!”

“楚兄不愧是大才,我等自愧不如”

众人纷纷对楚云飞拍起马屁来,目光不善看向黄景义。

“契约关系是我大煌运转的根基,也是我大煌成为天朝上国的保障,域外数十万人商人涌入我京安定居,这就是最好的例子”

“某些人在楚兄面前,还是早点认输得好,免得自取其辱”

黄景义还未回答,似乎没有人看好黄景义的策问之道,大煌的契约关系深入人心,被官僚阶层大肆宣传与推广,已经成了当朝最重要的国策。

“呃......我的策问观点,可能跟楚兄的观点有所不同”

黄景义目光扫了一圈,缓缓站了起来,来到了厅堂中央。

“哦!不知道黄兄对君与民有何高见?”

楚云飞眼底闪过一抹鄙夷,淡然开口询问道。

“大煌立国一百载,传至仁宗陛下历经八代,励精图治,横扫八荒,国泰民安,被誉为天仁盛世......”

黄景义一上来便对大煌的天仁盛世夸赞了一番。

大煌帝国建国一百年,八代帝王努力才有了如今的天仁盛世,就算是放在史书上也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天仁盛世是大煌子民的荣光,更是八方来朝的伟大体现。

可以说,大煌已经成了整个大陆最文明、最富有、最强大的帝国。

就连在万里之遥的西方,异域人称之为幽冥之剑的拜占帝国,也远不及大煌帝国。

“我大煌帝国之所以会出现天仁盛世,在于太祖、太宗、高宗......仁宗陛下一代又一代施行仁政,秉承着【君以民存,亦以民亡】依存关系,才铸就了如今天仁盛世的局面.......”

此话一出,全场一片震动。

特别是黄景义那句【君以民存,亦以民亡】依存关系,高度上秒杀楚云飞的契约关系。

【君以民存】,是一种政治理念,强调了君主的存在和权力,是建立在民众的基础之上。

皇帝的地位跟权力,并不是来源于他们自身,而是源于民众的选择和支撑。

若皇帝不尊重和保护民众利益,则他们的地位和权力也得不到保障。

【亦以民亡】,是另一种政治理念,强调民众的力量是强大的,更是无敌的。

如果民众不满意君主的统治,那么他们有权力选择改变。

前朝大乾帝国,就是忽略了民众利益,施行严苛的苛捐杂税、服徭役、贪污盛行、民不聊生,这才有了太祖起兵造反,推翻了大乾统治,建立了大煌帝国。

契约关系,更多是一种奴役关系,君主是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代表着统治阶层的利益,他们往往会背弃契约精神,贪得无厌,对民众无限掠夺,最终走向了封建王朝三百年不变的轮回。

黄景义的【君以民存,亦以民亡】关系论,犹如惊雷天降,轰得众人久久不语。

在他们心中一直以为,君与臣之间靠着契约关系维持,君为臣纲,天下读书人必须忠诚于帝王,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他们在通过君为臣纲的思想延伸到了民众身上,去教化他们,进而控制他们。

“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黄景义用李世民的名言,完成了关于君与民的论点,随后,返回座位上,再次斟酒,慢悠悠品尝起来。

此刻,楚云飞脸上又多了一抹猪肝色,他很想辩驳黄景义策问观点,可到嘴边的话又吞了回去。

说黄景义在诋毁皇权,这也不对,太祖不就是通过造反夺得天下,他可不敢说太祖大逆不道,破坏契约关系。

要说黄景义对,那就是承认了民众有推翻君主的权力,这可是大逆不道。

厅堂上的读书人们,全部沉默了,对于黄景义的论点他们一点也提不起反驳之意,一个个跟霜打的茄子一般,蔫了。

“好一个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黄景义,你不但诗词冠绝大煌,连策问也独具匠心,超人一等”

“本官敬你一杯”

刘玄打破了现场安静,主动端起酒杯给黄景义敬酒。

“多谢刘大人”

黄景义端起酒杯,隔空敬酒,令一众书生羡慕、嫉妒不已。

能获得吏部侍郎大人的认可,黄景义科举考试要是能上榜中进士,以后便平步青云,扶摇直上了。

酒宴持续了整整一个时辰,一众儒生在刘府家丁的引领下,逐一离开了刘府。

黄景义等人刚离开,刘玄缓缓起身,对着屏风躬身行礼道:“下官刘玄,恭迎太子殿下”

随着刘玄话音一落,一位穿明黄龙袍,步履轻浮的男子从屏风后面缓缓走出。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