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的身份千万不能暴露,得想办法把她带回苍南”
魏忠锊了锊那稀少的胡须,呢喃道。
“魏管家,郡主的师兄、师姐不出十日,便可抵达京安,要不让郡主师门劝说?”
一名手下立马建议道。
“看来也只能让郡主的师门帮忙了”
随即,魏忠话锋一转。
“你们注意在暗中保护郡主,我去一趟月阁”
“是,魏管家”
这时,
前来望乡楼吃饭的书生们,越来越多。
不少人自认为才高八斗,拿起毛笔奋笔疾书,在墙上空白纸上留下了笔墨,彰显自已才华。
“云州,云白飞作诗一首《江上晚秋》”
“徽州,石轩作诗一首《望乡楼上望乡》”
“.......”
店小二的播报声不断响起,引得一众书生们纷纷围观。
“黄兄,你不去大显身手?”
吴道子发现黄景义稳坐钓鱼台,并未动笔的打算,好奇问道。
黄景义摇了摇头,拒绝道:
“我要是去作诗,别人就没机会了,还是算了”
“大言不惭,我看你是不敢吧!”
一道嘲讽声音从背后传来。
黄景义回头一看,只见一名身穿白衣,拿着折扇,顶着两个黑眼圈的男子带着一群手下缓缓走来,他正在偷偷打量着南宫月,眼底快速闪过一道淫光。
转向黄景义时,他眼里闪过一抹嫉妒。
黄景义瞬间秒懂,又是一个被南宫月美貌迷得神魂颠倒的人。
“黄大哥之才华需要向你证明吗?”
“请你不要在这里打扰我们用膳”
南宫月瞥了一眼,眼底闪过一道厌恶。
要不是因为望乡楼人多,她都打算给这个好色之徒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
面对南宫月的冷漠,白衣男子眼底闪过一丝不满。
不过,他并未发怒,反而咧嘴一笑,回击起来。
“姑娘,我看是你同伴胆怯,不敢吧!”
“来望乡楼用膳之人,那个不是誉满大煌的大才子,岂容阁下如此诋毁”
他的话引起了众多书生共鸣,纷纷带着不善的目光看向黄景义。
有的嫉妒他凭什么有一个国色天香女伴。
有的露出鄙夷目光,认为黄景义嘴上无毛,说话不牢。
甚至有人公开嘲讽起来,贬低黄景义。
“我四岁识字,五岁背诗,六岁读文章,八岁成为神童,岂是你一个侃侃之谈之人所能诋毁?”
“鄙人青州第一词人,获得当代大儒孔宣点拨,岂是你一个大话之人所能贬低......”
见到越来越多的书生加入嘲讽起黄景义的队伍,那名白衣男子露出得意表情,内心暗爽。
“阁下,你要是能以思乡做出一首碾压诸位才子的诗词,今日望乡楼消费由我谢远谢公子买单”
啪!
他直接掏出十张百两银票,狠狠拍在桌子上,鼻孔朝天,相当霸气。
“什么!”
“你是谢远谢公子,云州谢氏顺位第八的嫡系少爷!”
此话一出,望乡楼一众书生们全部炸开了锅。
谢氏乃大煌七大门阀世家之一,河西道云州天凌第一望族,大煌立国至今出了三位丞相,六名尚书,位极人臣,显赫一时。
要是能攀上谢氏,逆天改命不在话下。
“拜见谢公子,我乃凉州马原”
“拜见谢公子,我乃蜀州刘赫”
“........”
不少书生纷纷自报家门,想要在谢远这里混个脸熟。
谢远嘴角微微扬起,露出一抹得意之色,目光瞥向黄景义时,带着嘲讽之意,仿佛在说:小子,知道我是谢氏谢远,吓尿了没。
乖乖服软,把你身旁女伴贡献出来,我考虑给你一个追随自已的机会。
众人注意到谢远目光后,为了攀附上他,再一次把矛头转向了黄景义。
“阁下,小生乃凉州马原,人称小诗圣,请赐教!”
一名满脸络腮胡的大汉背着一把弓弩走了出来,对着黄景义微微躬身,主动约斗诗。
“阁下,我乃蜀州小词王刘赫,请赐教!”
“阁下,我........”
一时间,足足有十名自认为是各州诗仙、词圣等人纷纷站了出来,一一挑战黄景义。
见此一幕,谢远嘴角勾起一抹狡诈的笑容。
小子,你拿什么跟我斗?
只要本公子略微翻翻手,大煌书生尽听我使唤,碾压你还不信手拈来。
“黄大哥.......”
南宫月略显紧张,她并未见识过黄景义的才华,开始担忧起来。
“黄兄,他们都是大煌各地最有才华的读书人,切莫大意”
吴道子脸上浮现出一抹尴尬,要是自已不问斗诗,也不会引来谢远,更不会把黄景义放在火上烤。
好心办坏事,吴道子内心懊悔不已。
“无妨!”
黄景义看了一眼南宫月、吴道子,微微一笑。
放下酒杯后,唰的一声,迅猛起身。
“既然谢远公子想请我等吃饭,我黄景义岂会驳了你面子”
随即,话锋一转。
“想要跟我斗诗词的,请先留下墨宝”
黄景义声如洪钟,传遍望乡楼每一个角落。
连那些正在用膳,包括在包房里的南宫月仆人等,也是露出愕然之色。
“谢管家,郡主这位朋友好嚣张啊!一人斗大煌数十才子”
“他要是不嚣张,配做郡主的朋友吗?”
“嘿嘿嘿,说的也是”
仆人挠了挠脑袋,一副谢管家说得真对。
“好,好,好!”
“黄景义,你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诗词上一见高下”
凉州马原直接被黄景义的话给气乐了,拿起毛笔便洋洋洒洒写了起来。
眨眼的功夫,一首名叫《望乡楼思凉州》大作出炉。
马原写了一首思念凉州教坊司的花魁,从明月到青楼,从琵琶到婚房,寄托了他无限思念以及想要娶她的决心。
“不愧是凉州小诗圣,写得真好,足以名扬天下”
“在下佩服!”
众人看到《望乡楼思凉州》后,纷纷赞誉起来,给了极高的评价。
“马原不错,只要他乖乖听话,给他一个做门客的机会”见此一幕,谢远暗中点了点头,打算收下他当小跟班。
黄景义瞥了一眼后,便摇了摇头。
构思还行,意境只能说勉强及格,达不到上乘之作,比起唐诗宋词来说,差了几条街。
有了马原的带头,另外九人纷纷在纸张上留下了自已“传世”巨作。
无一例外,他们写的思乡诗词不是男女私情,便是友谊之情。
十首诗词里,就马原那首写得最好,立意最佳。
众人一致认为马原《望乡楼思凉州》拔得头筹,当之无愧的佳作。
“黄兄,该你了”
随着谢远声音落下,一众书生纷纷看向黄景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