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辉的名义从光明区开始
小辉的名义从光明区开始
当前位置:首页 > 二次元 > 小辉的名义从光明区开始 > 第52章 调研辖区学校

第52章 调研辖区学校

加入书架
书名:
小辉的名义从光明区开始
作者:
汉东刘长生
本章字数:
4284
更新时间:
2025-03-01

陈海压根没有一点儿的领导架子,依旧如同之前接待上级领导的规格一样!

带着侯亮平回了自己家,陆亦可和林华华在陈家家忙活着做饭,给侯亮平准备的是家宴接待侯亮平。

侯亮平一进门,依旧像往常到汉东一样,翻箱倒柜的折腾,压根没有把自己当外人!

之前这样,可以说是兄弟感情好,毕竟没有任何隶属关系。

但是现在,作为即将上任的汉东省反贪局的副局长,在局长家里依旧如此!

一旁看不下去的陆亦可,语气不善的开口提醒道:“你是不是忘了点什么,太不见外了?”

侯亮平搂着陈海的肩膀,一脸得意的开口说道:“你这个小同志懂什么?”

“这是我和陈海,我们两个反贪局局领导的事儿,你……”说到这里,短暂停顿,一脸不屑的上下打量着陆亦可。

而后继续往下说道:“我们两个可是大学睡上下铺的兄弟,什么样都不见外。”

陈海尴尬一笑,应承道:“是是是!”

陆亦可听的瞬间憋了火,顺手把盘子往桌上啪的一扔,头也不回的走了。

也就是照顾陈海的感受不愿意闹僵。

不然啊!陆亦可非得让他体会体会什么叫疯狂输出,连检察长季昌明都敢嘻嘻哈哈的人!

会在乎你一个反贪局副局长?

侯亮平不自知的继续翻箱倒柜,无所收获的继续开口说道:“上次你还有半瓶茅台两只螃蟹招待我,今天你是连半瓶都没了啊!”

“以后一个锅里吃饭,就这?”

陈海也无语!

陆亦可全程黑着脸没说话,林华华看着这现场态势,自觉的闭着嘴。

侯亮平全程喋喋不休的大放厥词!

细数着自己工作以来的丰功伟业,再次吹嘘着自己办过谁谁谁,当时他多么力挽狂澜!

那脸上的表情越说越得意!

就那态度,仿佛在他看来只要自己抓过正处,那他就是副厅,抓过正厅,那他就是副部!

把职位带给他的向上兼容,看成了自己职级能力的切实体现,一副部级大佬的架子,加上小丑般的态度,结束了这场不愉快的饭局。

托尼老师:那我还让谁低头谁低头呢!

给正厅理个发我就是副部了?

某山的理发师:请问修成正果上边是什么级别?

搞笑嘛这不是!

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区分平台加成和自己的本人能力和段位,有多少是因为岗位加持。

特别是在位卑权重的岗位,更得如此!

毕竟谁不可能长期在一个岗位,退休是很遥远,但是岗位调整可能就在明天,等到岗位轮换之后,那场景……

不敢想!

这边的饭局在开展,而陈小辉现在还在努力工作,今天调研区教育局和部分重点学校。

陪同的教育局局长边走边介绍道:“陈书记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个学校呢是省市重点小学,属于光明区最好的小学……”

陈小辉询问的说道:“师资力量怎么样?任课老师占比多少?都是什么职称,学生数量是多少,本区户籍和非本区户籍有多少?”

教育局长肯定是不知道这些,示意一旁的校长上前答话。

校长莫名的心慌,有问这么具体的吗?这没材料我怎么跟你说?

接待调研的副校长们都在后边!

他们

硬着头皮组织着语言开口介绍道:“陈书记您好,对于我们学校的具体情况,我作为校长可能更清楚一些,您提问的这些具体情况的话我来给您介绍,……”

车轱辘铺垫话讲了大概三十秒左右,保证不会冷场,同时内心搜肠刮肚的想数据,顺便强行组织好语言!

“我们学校的对口区域是XX街道,共有学生一千余名,学生主要来源是对口区域,本区户籍的学生在学生总数中占比最多,教职员工一百一十多人,其中代课老师占比在70%以上,职称方面的话,从正高教师到三级教师都有,其中最多的是一级教师和高级教师……”

陈小辉边听边内心翻译,毕竟当领导嘛,最重要的是会听汇报,不仅得会从一大段废话中提炼关键词,还得有中文十级翻译水平,否则结果就是被他们忽悠的团团转。

像刚才校长,话是洋洋洒洒的说了一长串,听起来是什么都说了,但是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翻译一下就是,教职工一百一十多人,其它的我什么都不知道。

陈小辉看了会儿校长,短暂停歇没说话,校长也尴尬,只能是陪笑。

不过也就是看两眼的功夫,而后陈小辉换着话题开口道:“学校的领导班子配置情况呢?副校长有几个,分工是怎么分的?”

这下算是问到了书记的心坎里了,别的我不知道这些我门清,我分的我能不知道?首接对答如流的开始了简洁明了的回答。

等介绍完分管副校长,陈小辉也懒得问她的问题了,首接按分工问着分管副校长!

虽说数据还是不太具体,但是比这个老太太不知道好哪里去了!

全程风轻云淡的交流,至于怒火、生气?

那不存在的,要是为这么点事儿生气,光明区每天的大事小情能把陈小辉气死。

想激怒一个当官的,最简单的办法是影响仕途,否则基本生不了气,狗屁倒灶的事情见多了,你认为的骇人听闻,他可能见了一堆。

……

一行人离开学校前往下一个调研点。

上车后,大家默契的什么都没说,不过明显的比上一个学校汇报情况清楚多了。

对于陈小辉的提问,人数准确到个位数,占比更是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连针对性的改善方案都有。

陈小辉也懒得肯定,第一个调研点回答个大概是正儿八经的业务熟悉,回答太准确就是现场胡编的数据。

而现在这些对答如流,明显打眼一看就是情报工作到位。

有没有可能因为业务强,数据熟悉?

屁!记个大概是能力强,太精确就是不可能的事儿。

就像问你有多少钱,谁能什么都不看,顺嘴首接精确到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