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石头》上映 35 天后,票房稳稳地停在了 2489 万多!
对于一个新人导演来说,这成绩简直太优秀啦!
在电影广告代理商万炎林的推动下,第四波广告软文又一次席卷全国。新锐导演、低成本高票房、开拍前就靠广告盈利……
这些关键词让杨帆也跟着沾了光,实实在在地积攒了一些小名气。
这种宣传,杨帆可太喜欢啦!有名气的导演自带流量,对未来的电影票房也有帮助呢。
虽然各种媒体炒得火热,但杨帆还是能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充实自已。
他可不是不高兴或者容易满足,而是随着票房的不断增加,那股兴奋劲儿早就过去啦。
至于票房分成的那将将近600 万,其实还没有网易股票给他的回报多呢。
均价 2.04 美元的网易,在《石头》下映的当天,就随着网易利润的疯狂增长,爬到了 10 块钱的高位。
一千多万美金的浮盈,把这点票房分成的喜悦都冲淡了。
虽然《石头》后续还有海外版权收入和影碟收入,但分到一帆传媒估计也超不过 1000 万华夏币。
11 月 17 日,星期天,电影下映的第二天。
杨帆和韩三爷以出品方的名义举办了一场庆功宴。
杨帆自掏腰包借给一帆传媒 120 万,给所有参与《石头》的剧组人员都发了现金红包。
就连京影厂童刚带进组的员工也一个不落,虽然这些钱里京影厂一分没出。
这可不是韩三爷小气,实在是国企体制有限制嘛。
不过庆功宴的相关费用都是由京影厂负责的哦。
“小帆,《天下无贼》啥时候开拍呀?”
由于多贪了几杯,面色微红的韩三爷,拽着杨帆来到休息区的沙发上,开始谈正事儿。
和第一次那种带有扶持性质的投资不同,已经用票房证明了自已实力的杨帆,如今在韩三爷心中的地位那可是节节攀升。
当《石头》靠着广告植入不仅收回了制作成本,连发行成本都赚回来的时候,韩三爷就对杨帆的能力有了充分的了解。
他在《石头》还没上映前,看了《天下无贼》的剧本,想都没想就决定投资 500 万。
不过杨帆只收了 300 万,还要求把发行权从京影厂转到中影集团。
另外那百分之十的投资额,本来杨帆是留给周迅的经纪公司荣信达的。
可惜啊,《石头》上映前,对方一直没给个准话。
等电影大火之后,荣信达才屁颠屁颠地跑来想投资,结果被杨帆一口回绝。
当初杨帆通过周迅向荣信达的大老板李少红抛出橄榄枝的时候就说好了,《石头》上映后就不再接受投资。
在这一点上,杨帆可不会出尔反尔,所以就让韩三爷又追加了 200 万。
要说发行资源,京影厂和中影集团那可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
不然《石头》的排片量和场次肯定能大幅增加,票房大概率也能蹭蹭往上涨。
没办法,新导演在没拿出成绩之前,不管是投资人还是谈资源的能力都几乎为零。
当然啦,在《石头》开拍就收回投资后,韩三爷还是动用了中影的一些资源,帮着京影厂在发行上出了把力的。
“北郊租的那个大摄影棚我昨天去看过了,正准备跟您商量打款的事儿呢。
《石头》剧组的大多数人差不多都定下来要进组啦,预算足够的话,我还想再招点人呢。
我的导师田壮这次要当监制啦,总制片人我还是想和童刚继续合作。
童哥这人业务能力超棒的,让他负责我就放心啦。”
童刚是北影厂的员工,《天下无贼》这次和北影厂没啥关系。
不过只要中影副董事长兼北影厂厂长的韩三爷点个头,把他借调过来应该不难。
“童刚的业务能力确实很强,你等会儿跟他联系一下,赶紧把剧组筹备起来。”
韩三爷想都没想就答应了,然后就有点含蓄地问起了《天下无贼》广告植入的事。
《石头》靠植入就把投资收回来的操作,这让韩三爷再次期待了起来。
而且和其他电影单纯的广告植入不一样,杨帆设计的那种黏合性更高的联动宣传效果更好。
广告主们对这次的联动宣传可满意了,还省下不少电影宣传和推广的费用。
而且力度更大,更广。
同样是现代题材的电影,韩三爷觉得《天下无贼》完全可以照葫芦画瓢学一下这个套路。
有《石头》和广告商们成功合作的先例在,3000 万投资的《天下无贼》靠广告收回制片成本也不是没可能嘛。
杨帆转头看了一眼远处举着酒杯到处应酬的万炎林,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
“我可不敢保证哦,但 3000 万的植入应该问题不大。
不过这次和中影合作,发行费方面您是不是也该给我点优惠呀?
毕竟今天的红包可是我们一帆传媒自已出的,而且我现在也不是新手啦。”
韩三平直接撇了撇嘴,根本不理会,中影可不是青影厂。
除了老谋子、冯裤子那几个大导演,其他人可没那么好说话。
杨帆这个刚刚崭露头角,才拍了一部电影的小导演,还需要一些时间来证明自已在票房上的吸引力呢。
“您就别打岔啦。发行费肯定是要谈的,这可躲不掉哦。
我也不敢跟那些大导演比,5 个点我就不奢望了,您给我降到 8 个点怎么样?
毕竟这次中影也投了 500 万呢。”
韩三平在那打太极,可杨帆却直截了当地说,除了中影,华谊兄弟他也不是不能考虑。
“9 个点吧,就当是我补偿你这次自掏腰包发奖金啦。
虽然《石头》表现挺不错的,但也只是不错而已啦,还没到能跟渠道商叫板的程度呢。
你至少还得有两部票房稳定的片子,才能证明自已的实力不是昙花一现呀。”
韩三爷在圈子里有个响亮的外号叫“座山雕”,这就足以说明他在影视圈的地位啦。
在万达、华谊兄弟、光线传媒这些民营公司还没发展起来之前,中影的发行渠道和资源那可真是遥遥领先第二名好多圈呢。
能让一个点,韩三爷已经很给杨帆这个同门师兄弟面子啦。
至于找华谊兄弟发行电影,杨帆其实也就是个备选方案。
跟中影比起来,华谊现在的实力,给中影提鞋都不够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