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娇娇女的农门奋斗记
穿越之娇娇女的农门奋斗记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穿越之娇娇女的农门奋斗记 > 第91章 出发落水县

第91章 出发落水县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之娇娇女的农门奋斗记
作者:
是发财树吖
本章字数:
4394
更新时间:
2025-03-09

八月十五,天气晴好,宜阖家出游、祈福拜月。

晨雾还未化开,青石板上凝着昨夜的露水。林兮瑶踮脚将最后一块枣泥饼塞进包袱时,院外突然爆出小胖子震天的哭嚎。

小胖子坐在石磨上,双腿用力地蹬着,哭得满脸通红,鼻涕眼泪糊了一脸,模样十分可怜又有些滑稽。

柳氏半跪在他身前,耐心地给他系着虎头鞋,身上那件杏色衫子己经被小胖子的小脚踹出好几个泥印子,可她依旧耐着性子,轻声哄道:“狗蛋乖,娘给你捎糖瓜回来,可甜可甜了,比你上次吃的还甜。”

"不要糖瓜!要坐大马车!"小胖子哪里肯听,脾气上来了,抓起晾在竹匾里的山楂干就往地上砸,一颗颗红艳艳的果脯咕噜噜地滚到马车底下。

柳氏深吸一口气,继续温柔的为他擦了擦眼泪,“狗蛋,咱们这次就让让姐姐,让姐姐先去,下次你再去好不好!娘给你带糖葫芦!”

“不要,不要,不要丢下我!”说着,就又打算躺到地上打滚,却被大伯从后面一把提了起来,扛在肩头,“狗蛋,来,大伯带你骑大马。”说着,扛着小胖子就往院里走去。

“不——姐姐,舅舅,救救我!”小胖子的哭声,越发的凄惨。

拉车的黑马打了个响鼻,惊得车辕上挂的铜铃叮当作响。

柳南风斜倚在租来的青帷马车上,身姿挺拔,青布衫被晨风吹得猎猎鼓荡,颇有几分潇洒之意。他指尖悠闲地转着一支普通竹蜻蜓,嘴角噙着一抹淡淡的笑意。含笑看着这一幕。

林悦瑶攥着一只竹蜻蜓躲在廊柱后,眼睛盯着大伯母怀里那摞新做的竹蜻蜓。最顶上那只翅尖染了朱砂,正是她昨夜偷偷用凤仙花汁描的。

"三丫看家要乖。"王氏将竹蜻蜓装进藤箱,咔嗒一声落了锁,"回头给你扯块花布做新兜肚。"她伸手要摸女儿的头,却被林悦瑶偏头躲开,发间红头绳扫过母亲手背,像道小小的伤口。

"为啥只带大姐,凭啥不带我去!"林悦瑶攥着门框不撒手,平日里清脆的嗓音此刻隐隐带着哭腔,“我也能帮忙卖竹蜻蜓,娘,我很乖的,你带我去吧!”

平时活泼懂事的小姑娘,此刻满心委屈与不甘,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倔强地不肯落下。

林兮瑶看着满脸委屈、眼眶泛红的林悦瑶,心中也是一阵酸涩,十分不忍。

但她也知道,洛仙祠的庙会,一首就很热闹,这次又恰逢中秋佳节,人肯定是人山人海,拥挤不堪。

人多也就意味着危险重重,每年在庙会上丢掉的小孩子不在少数,那些被拍花子拐走的孩子,从此音信全无,这样的悲剧时有发生。

她们这次去落水县,母亲柳氏是想去见见许久未见的父亲林正德,三婶苏静姝娘家就在落水县,这次同行,她不仅是打算去洛仙祠祈福,还想回娘家探亲团聚。大伯母这次主要是去摆摊售卖竹蜻蜓。每人都有自己的事情。

林兮瑶清楚自己不过六、七岁的模样,在拍花子眼中正是最易得手的目标。

林兮瑶靠近林悦瑶,轻轻拉过她的手,“等酒酿好了,去落水城卖酒方的时候,我们一起去。”

林悦瑶突然抓住她手腕,指尖沾着凤仙花汁的痕迹:"我娘不会同意的!"

声音里带着哭腔,却不敢高声——大伯母正清点竹蜻蜓,藤箱落锁的咔嗒声惊飞了檐下麻雀。

"我什么时候骗过你?到时候只要祖母同意了就行!" 林兮瑶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拍了拍林悦瑶的手背,试图安抚她的情绪。

“真的?”林悦瑶仰起头,眼睛里闪烁着一丝希望的光芒,可还是带着几分犹疑。

“当然,只要我去求她,她肯定会答应的。” 林兮瑶拍着胸脯保证。

林悦瑶还是松了手,低头用鞋尖碾碎青石板缝里钻出的野草,“我知道了。”她小声嘟囔着。

马车吱呀启动时,林兮瑶攥紧车帘。透过渐散的薄雾,望见趴在石头肩头的虎头。晨雾还未散尽,马车己吱呀呀碾过青石板路。

与此同时,在离落水县城20里的官道上,己经离家半个月的穆景渊正倚在马车窗边。晨光透过竹帘在他脸上投下细碎光影,曾经白皙的面庞带着点疲惫,眼下泛着淡淡的青黑。

"少爷,"李管事掀开车帘,声音压得很低,"今天中秋佳节,又恰逢洛仙祠庙会,进城的商队和香客怕是要排到晌午。"他顿了顿,"路上人多眼杂,可能会耽搁些时辰。"

穆景渊放下手中的书本。经过半个月的奔波,一路上风餐露宿、晓行夜宿,遭遇了不少坎坷,不是道路泥泞难行,就是人心险恶,让这位第一次独自离家,这位曾经温室里成长的小少年,眉宇间多了几分坚毅:"李叔,让护卫分两队,一队随车缓行,一队先去城门打点。"

"是,少爷。"李管事躬身应下,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掀帘出去,对着护卫头领低声吩咐了几句。

这次被老太爷指派到小少爷身边照应,李管事起初还忧心忡忡。但是也太单纯天真了些,从小生活在穆府深宅,锦衣玉食,往来无白丁,让他误以为外面都是些谦谦君子,人们都真诚善良。

他亲眼看着,原本不谙世事少爷,如今己能沉稳冷静地应对各种突发状况;曾经拿着银子去买糖葫芦的贵公子,现在竟能准确说出沿途各镇米价。短短半月,这位小少爷仿佛突然就长大了。

"少爷,"李管事重新钻进车厢,"前头就是十里亭,要不要歇歇脚?"

"不必了。"穆景渊打断道,目光仍停留在书册上,"赶在午时前进城要紧。"他修长的手指划过纸页,在"落水县"三个字上顿了顿,"李叔,我记得落水县的县令,是祖父的学生,进城用母亲那边的信物,咱们先不要去打扰县令大人。"

李管事一愣,随即会意:"老奴明白。"

他掀帘出去时,晨风拂过,卷起车帘一角。

穆景渊望着官道上络绎不绝的行人,目光落在远处若隐若现的城楼上。他着腰间玉佩,想起临行前祖父的话:"景渊,此去落水,不仅要看物,更要看人。"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