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娇娇女的农门奋斗记
穿越之娇娇女的农门奋斗记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穿越之娇娇女的农门奋斗记 > 第61章 做梦呢

第61章 做梦呢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之娇娇女的农门奋斗记
作者:
是发财树吖
本章字数:
4304
更新时间:
2025-01-31

林兮瑶得到一个“脑瓜崩”,她双手捂住脑门,恼怒道:“你再打我头,我可翻脸了啊!”

柳南风却丝毫不在意,脸上挂着那副似笑非笑的表情,戏谑地说道:“人年纪不大,口气倒是不小,动不动就谈封侯!你知道迄今为止,大乾朝有多少位侯爷吗?”

“不知道。” 林兮瑶没好气地回道,眼神中还带着一丝倔强。

“不知道,你还这么大口气?” 柳南风被林兮瑶理直气壮的回答弄得哭笑不得,轻轻摇了摇头。

“大乾国,开国 112 年,能被封侯的,除了当初开国的几大功臣之外,可就寥寥无几了。这百年来,天下初平,虽无大规模战乱,但朝堂之上暗流涌动,江湖之中也不太平。除皇亲国戚凭借血脉关系有机会获封爵位外,真正能靠自身本事被封侯的就只有三位。

嘉德侯苏云卿,开国圣后胞弟,圣后当年随着开国太祖南征北战,历经无数艰险,为大乾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她的两个儿子也都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战死沙场;圣后一生未育有其他子女,一直拿与自已年岁相差巨大的胞弟当亲儿子一般对待。

还有苏家满门在开国之战中所立下的汗马功劳,以及苏家在朝堂内外的威望与势力,苏云卿获封侯爵乃是轻而易举之事。毕竟苏云卿自小由圣后教导,感情深厚,圣后在太祖创业之时便追随左右,苏家子弟也多有投身行伍,为大乾开国立下赫赫战功。

然而,出乎众人意料的是,当时苏云卿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拒绝。他以无寸功于社稷、仅凭外戚身份不应获此殊荣为由,婉拒了圣后与太祖的册封之意。

后来,苏云卿收集天下藏书,召集了大江南北的无数文人墨客,耗费二十七年的心血,编撰出了一部涵盖经史子集、天文地理、医术兵法等诸多领域的鸿篇巨著《乾坤大典》,为大乾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才被封为嘉德侯,如今更是晋封为嘉德国公。

万富侯林盛安,隆泰三年,天灾频发,各地灾祸不断,不是洪涝就是干旱,饥民四起,匪患横行,国家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之中。

万富侯林盛安率领着他名下的江南商会,旗下共计 12134 家商铺,共筹集捐赠粮食 200 万担,并亲自组织运送,确保粮食能够及时发放到受灾百姓手中。

在这场救灾行动中,万富侯更是几乎拿出了九成身价,为大乾江山的稳固和百姓的安宁竭尽全力,被景帝称做‘国之柱石,民之福星’,遂封万富侯;

定远侯赵崇武,从隆泰二十年到昭和二十五年,在西域用了整整 32 年的时间,南征北战,平定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让他们对我们大乾朝俯首称臣,年年进贡,岁岁来朝。他的威名远扬西域,使得大乾的疆土得以稳固,边境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被当今圣上亲封定远侯。”

柳南风娓娓道来,语气沉稳而有力,眼神中透露出对这些侯爷功绩的敬重。而林兮瑶看他的眼神却越来越奇怪了。

在她娘口中,她的这个小舅舅,除了一张脸好看,愿意哄人的时候,嘴巴也甜以外,简直是一无是处,文不能提笔安天下,武不能跨马定乾坤,这跟眼前这个侃侃而谈,对大乾国的封侯之事如数家珍的人,简直判若两人。

柳南风说完,微微停顿了一下,目光直视着林兮瑶,认真地说道:“所以,你知道封侯是多么艰难且荣耀的一件事了吗?”

林兮瑶微微扬起下巴,眼神中透着一丝不服气与倔强,直直地盯着柳南风,说道:“所以,就算是我们发现了几种粮食,亩产可以达到上千斤,能养活大乾国万万人,也不能封侯?”

柳南风听闻,轻轻摇了摇头,缓缓开口道:“封侯之事,哪有这般简单。且不说这所谓亩产上千斤的粮食,是否是真的。就算是真的,且还种植成功了,这也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他稍稍停顿,目光望向远方,似在思索着如何更清晰地向林兮瑶解释:“大乾朝的侯爷,如我之前与你说的那几位,哪一个不是历经千辛万苦,为国家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柳南风收回目光,重新看向林兮瑶:“我们若真能推广高产粮食,自然是大功一件,可封侯还需考量诸多因素。朝堂之上各方势力错综复杂,那些权贵们会轻易让我们因这点功绩就获此殊荣?再者,推广粮食种植,从试种到让百姓信服并广泛采用,这期间会遇到多少阻碍,你可曾想过?万一出现问题,又该如何应对?”

他轻轻拍了拍林兮瑶的肩膀,继续说道:“封侯,不仅仅是靠功绩,时机也很重要。就说那万富侯,他要不是在大乾国最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以一已之力挽救苍生,哪能有封侯的机会。

如果是在太平年间,以他商人的身份,哪怕他当时已经是大乾国首富,哪怕他捐出全部身家,也不过是被赞一句乐善好施,绝无可能获封侯爵。而我们,就一介普通小民,最大的可能是,我们发现并种植了一种高产粮食,然后报给县官,由县官层层上报到朝廷。

好一点的结果是,县官在上报的时候,没有把我们的名字抹去,最后,县官及上层经手的各级官员们,因这功绩升官晋级,而我们估计就是朝廷嘉奖一些银钱,或许能有个百八十两,最多再给我们颁发一个嘉奖令,以资鼓励,让百姓们知晓有我们这样为国家出力的人,可这与封侯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坏一点的结果,县官为了独吞这份功劳,压根就不会提及我们,把这高产粮食的发现和种植都算在自已头上,我们不但得不到任何好处,说不定还会因为知晓内情而被他视为隐患。”

“啊!” 林兮瑶趴在木箱上,双手托着腮,眼神中透着丧气。

她是愿意将高产的粮食无私地奉献给大乾国的百姓,让大家都能吃饱饭,不再受饥饿之苦。但她也想用这来之不易的发现为家人谋取一份保障,特别是在这个动不动就 “株连九族连坐” 的时代,当一个升斗小民,太没安全感了,哪怕是在太平年间。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