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刘辩:开局直面董卓大军
穿越刘辩:开局直面董卓大军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穿越刘辩:开局直面董卓大军 > 第44章 蔡文姬入宫

第44章 蔡文姬入宫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刘辩:开局直面董卓大军
作者:
梦承恩
本章字数:
6286
更新时间:
2025-01-05

侍从领命匆匆而去,不多时,唐姬便莲步轻移来到刘辩寝宫。

她身着素色宫装,面容虽称不上绝美,却也透着几分温婉。

“陛下,臣妾听闻召唤,特来侍奉。”唐姬说道,眼中带着一丝期待。

刘辩抬眼,看着唐姬,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爱妃来了,坐吧。”

唐姬缓缓坐下,却见刘辩目光又望向窗外,眼神中满是落寞。她心中知晓刘辩心思,却也只能默默叹息。

“陛下,可是有心事?”唐姬问道。

刘辩沉默了一会儿,转过头来看着唐姬,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说道:“爱妃,朕每日忙于朝政,可这子嗣之事,也该提上日程了。朕想与你好好探讨一番,如何能为朕诞下子嗣,延续大汉血脉。”

唐姬听闻此言,脸颊微微泛红,低下头去,双手不自觉地揪着衣角,低声说道:“陛下,臣妾自当尽力。只是这子嗣之事,也需看上天的旨意。”

刘辩站起身来,走到唐姬身边,握住她的手,说道:“爱妃,朕知道你一向贤淑。”

说罢,刘辩拉着唐姬在榻边坐下。

“爱妃,朕前些日子偶然得到一本奇书,书中记载了一种奇妙的功法,名为延时神功。这功法对夫妻之事大有裨益,或可增加诞下子嗣的几率。”

唐姬听闻,脸更红了,眼神中满是羞怯与疑惑,问道:“陛下,这是何种功法?臣妾从未听闻。”

刘辩耐心地解释道:“这延时神功讲究的是夫妻之间的心有灵犀与气息调和。在修炼之时,夫妻二人需摒弃杂念,全身心地沉浸其中,相互配合,方能发挥其功效。朕想着,你我不妨一试。”

唐姬的脸颊愈发红了起来,但还是点了点头:“陛下,臣妾愿意一试,只要能为陛下诞下子嗣,臣妾什么都愿意做。”

于是,刘辩开始向唐姬传授延时合欢功的法门。

寝宫内烛火摇曳,刘辩和唐姬相对而坐。

刘辩率先引导唐姬放松身心,他说道:“爱妃,莫要紧张,先深吸一口气,将思绪放空。”

唐姬依言照做,努力平复着自已的心情。

过了一会儿,刘辩开始按照书中所述,引导着两人的气息缓缓流转。

起初,唐姬感觉有些陌生和不适应,但在刘辩的耐心引导下,她渐渐找到了感觉,气息也开始与刘辩的相互交融。

随着气息的流转,唐姬感觉一股温热的力量在体内游走,她的脸颊愈发滚烫。

刘辩专注地看着唐姬,鼓励说道:“爱妃,做得很好,继续保持。”

时间缓缓流逝,在这静谧的寝宫中,刘辩和唐姬沉浸在延时合欢功的修炼里。唐姬的额头渐渐沁出细密的汗珠,那汗珠在烛火的映照下闪烁着微光,她的呼吸也变得急促。

“陛下,臣妾感觉有些热。”唐姬羞怯地说道,眼神中带着一丝迷离。

刘辩为她擦拭汗珠,安慰道:“爱妃莫急,这是功法运行的正常现象。”

两人继续修炼,刘辩越发感受到唐姬的配合。

突然,唐姬的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刘辩地问道:“爱妃,你怎么了?”

唐姬咬着下唇,小声说:“陛下,臣妾体内的气息好像有些紊乱。”

刘辩连忙停下引导,握住唐姬的手,说道:“爱妃莫慌,我们先缓一缓。”

过了片刻,唐姬的气息逐渐平稳。

刘辩思索片刻,说道:“爱妃,可能是我们初次修炼,过于急切了。我们再来一次,这次放慢速度。”

唐姬点头表示同意。

这次,刘辩放慢引导,唐姬也努力放松自已,去顺应那股力量。

随着修炼的深入,唐姬渐渐忘却了羞涩,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她能感觉到自已与刘辩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仿佛有一种无形的纽带将他们相连。

不知过了多久,刘辩感觉到一股强大的气息在两人之间涌动,他心中一喜,知道此次修炼有了成效。

“爱妃,你感觉到了吗?”刘辩激动地问道。

唐姬睁开双眼,眼中满是惊喜:“陛下,臣妾感觉到了,这功法果然奇妙。”

刘辩笑着将唐姬拥入怀中:“爱妃,看来我们大汉有望子嗣昌盛了。”

唐姬靠在刘辩的怀中,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刘辩看着她因修炼而略显疲惫的面容,心疼地说道:“爱妃,今也累了,早些休息吧。”

唐姬点头,脸上仍带着未散尽的红晕:“陛下,那臣妾先歇下了,陛下也莫要操劳过度。”

刘辩扶着唐姬在榻上躺好:“爱妃放心,朕自会注意。”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两人脸上,唐姬率先醒来。

看着身旁仍在熟睡的刘辩,心中满是柔情。

她轻手轻脚地起身,不想惊扰到刘辩,随后唤来宫女,准备洗漱。

宫女们端着水盆和毛巾,唐姬净了面,梳理着自已的秀发,眼神中透着羞涩与喜悦。

她想起昨夜与刘辩一同修炼的延时合欢功,那奇妙的感觉仍在心头萦绕。

“今日可要准备些陛下爱吃的点心。”唐姬轻声对宫女说道。

宫女们点头应是,便退下准备去了。

这时,刘辩也悠悠转醒,他看着正在梳妆的唐姬。

“爱妃,早啊。”刘辩的声音带着些许刚睡醒的慵懒。

唐姬转过身,脸上泛起微笑:“陛下,您醒了。臣妾正想着为陛下准备些膳食呢。”

刘辩起身,走到唐姬身边,轻轻揽住她的腰:“有劳爱妃了。”

两人一同走出寝宫,前往偏殿用膳。

唐姬拿起筷子,夹了一块刘辩爱吃的糕点放到她碗里,说道:“陛下,你也多吃些。”

唐姬看着刘辩吃了,心中满是甜蜜。

吃了几口后,刘辩放下碗筷,表情变得有些凝重。

唐姬察觉到刘辩的异样,问道:“陛下,您这是怎么了?可是有什么心事?”

刘辩看着唐姬,犹豫了一下,说道:“爱妃,朕有一事想与你商量。”

唐姬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陛下,您但说无妨。”

刘辩清了清嗓子:“爱妃,你也知道,朕肩负着延续大汉血脉的重任,若能多些子嗣,对大汉的未来也多一份保障。所以,朕想纳几位妾室,不知爱妃意下如何?”

唐姬听到这话,手中的筷子微微一颤,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眼神中闪过一丝落寞。

她怎么也没想到,刘辩会在这个时候说出这样的话。

但她很快便掩饰了过去,低下头说道:“陛下,这是陛下的家事,全凭陛下做主。”

刘辩看着唐姬的反应,心中有些不忍:“爱妃,朕知道这对你有些不公平,但朕也是为了大汉的未来考虑。你想想,若有多几位皇子,日后便能有更多的选择,更有利于大汉的传承。”

唐姬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陛下,臣妾明白,只要能为大汉诞下子嗣,臣妾愿意接受一切。”

刘辩握住唐姬的手:“爱妃,你莫要多想,你在朕心中的地位始终不变。”

唐姬点头:“陛下,臣妾多谢陛下的厚爱。不知陛下心中可有合适的人选?”

刘辩听唐姬这么问,沉思片刻后说道:“朕听闻蔡邕之女蔡文姬才德兼备,精通音律文学,朕心甚为倾慕。若能将她纳入宫中,或许能为皇室增添几分文雅之气,也有望诞下聪慧的子嗣。”

唐姬心中虽有些酸涩,但还是说道:“臣妾也曾听闻蔡文姬的才名,若她能入宫,想必也是一段佳话。只是不知蔡大人是否愿意?”

刘辩微微皱眉:“朕会派人前去与蔡邕商议,表明朕的诚意,希望他能应允此事。”

用过早膳后,刘辩便去处理朝政。

唐姬则留在宫中,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

她虽然理解刘辩的想法,但想到日后宫中会多几位女子与自已分享刘辩的宠爱,心中难免有些失落。

数日后,刘辩派去的使者来到蔡邕府上。

使者恭敬地向蔡邕说明了来意,呈上了刘辩的书信。

蔡邕接过书信,仔细阅读后,脸色变得凝重。

他心中虽对女儿入宫之事有些犹豫,但又不敢违抗圣意。

蔡文姬得知此事后,心中也是百感交集。

只因蔡邕年少时,本居家读书不愿为官。

后被征召,虽因忠诚耿直受汉灵帝信任,但遭奸臣谗言陷害被流放边塞。

获赦免后,蔡邕认清官场险恶,未返朝堂,而是逃命江湖草莽 12年。

蔡文姬自幼受父亲的熏陶,对文学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原本只想在文学的世界里畅游,如今却要面临入宫的命运。

“父亲,女儿不想入宫,女儿只想留在您身边,继续钻研学问。”蔡文姬含泪对蔡邕说道。

蔡邕轻抚着女儿的头发,叹了口气:“文姬,这是陛下的旨意,我们无法违抗。”

在一番劝说下,蔡文姬最终还是无奈地答应了。

使者将消息带回宫中,刘辩得知后十分欣喜。

不久,蔡文姬便被接入宫中。

她身着素色的衣衫,面容清秀,气质高雅,宛如一朵清幽的兰花。

刘辩亲自在宫殿中迎接她,看着眼前的蔡文姬,心中满是欢喜:“蔡姑娘,久闻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蔡文姬屈膝行礼:“陛下,臣妾见过陛下。”

唐姬也走上前来,笑着说道:“妹妹一路辛苦了,今后我们便是一家人了。”

蔡文姬看着唐姬,屈膝行礼:“多谢姐姐。”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