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儒劫】明末书生闯清初
【寒儒劫】明末书生闯清初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寒儒劫】明末书生闯清初 > 第82章 技传

第82章 技传

加入书架
书名:
【寒儒劫】明末书生闯清初
作者:
楚国书生
本章字数:
4678
更新时间:
2025-06-30

晨雾未散,沈砚己在暂安城的铸铁工坊里忙碌。他卷起沾满炭灰的袖子,将《天工开物》摊开在铁砧上,指着"燧发机括"的图解对围拢的工匠们讲解:"关键在于击锤的簧片,要用反复淬火的精钢。"

白发城主陈垣用铁钳夹起块烧红的铁料,火光映照着他眉间的皱纹:"先父留下的《农政全书》里提过淬火七法,但从未说过..."

"这是西洋人的回火术。"沈砚取来城主腰间匕首,在泥地上画出温度曲线,"钢料烧至樱桃红时,要蘸盐水而非清水。"说着突然将匕首插入炭堆,金属表面立刻浮现出细密的鱼鳞纹。

工匠中响起惊叹声。一个满脸烫疤的汉子挤到前排,他残缺的左手小指上戴着枚铁指环——沈砚认出那是工部匠户的标记。"大人,"汉子声音沙哑,"若用此法造铳管,炸膛的可能..."

"所以要加这层衬套。"沈砚从怀中取出铜钥匙,拧开中空的柄部,倒出卷发黄的图纸。众人凑近细看时,发现是种双层嵌套的枪管设计,内壁刻着螺旋纹路。

老锦衣卫突然按住图纸:"沈先生,这等机密..."

"清军的红衣大炮己用上膛线技术。"沈砚指向东南海面,那里还飘着昨夜战船的残骸,"我们若再固守祖制..."话未说完,城外突然传来沉闷的爆炸声。

众人冲上城墙时,只见七杀位方向的礁石群腾起黑色水柱。十几艘清军战船正呈扇形包围岛屿,居中旗舰的桅杆上挂着镶黄龙旗。

"多铎的旗号!"陈垣脸色骤变,"他竟亲自..."

沈砚眯眼观察舰队阵型,突然夺过身旁士兵的弓箭——箭矢破空而去,正中三百步外漂浮的木桶。爆炸激起的水浪中,隐约可见金属碎片闪烁——那是种改良版的水底雷。

"他们在布设第二道封锁线。"沈砚转向工匠们,声音刻意提高,"正好试试新式火雷。"

铸铁工坊立刻沸腾起来。匠人们按沈砚指导,将硝石、硫磺与细铁砂按新比例混合。那个工部老匠户突然拍腿大叫:"妙啊!铁砂代替木炭,既防潮又增杀伤!"他布满老茧的手指在配方上,突然蘸着炭灰在墙上演算起来。

沈砚悄悄退出人群。在工坊后院的榕树下,林小二正给肩伤换药。见沈砚过来,少年急忙用衣服盖住伤口——那溃烂的皮肉己泛着诡异的青色。

"狼毒烟里掺了蛊虫。"沈砚取出母蛊匣放在少年伤口上方,匣中蛊虫立刻剧烈抽搐,"忍着点。"他猛地拔出匕首划开腐肉,黑血溅落在榕树根上,竟滋滋作响地腐蚀出几个小孔。

剧痛让林小二昏死过去。沈砚取出《天工开物》撕下空白页,用炭笔写下几行字:狼毒烟解法:雄黄二两、白矾...写至半途突然停笔,转而画起某种蒸馏器的草图。

"沈先生!"陈垣匆匆赶来,"探子回报,清军在抓疍民祭旗!"

沈砚卷起图纸的手顿了顿。他望向海湾,那里停着暂安城的最后三艘福船:"城主,岛上可有懂罗盘定位的船工?"

"有个老舵手,是当年郑和船队后裔..."

正午的军议会上,沈砚将新绘制的海图铺在沙盘上。图中七杀位被朱砂标红,周围密密麻麻注满潮汐时刻。"子时涨潮,水雷阵会随洋流北移半里。"他指着东南角的小漩涡,"这里有条暗沟,足够舢板通过。"

老锦衣卫的独眼闪着精光:"沈先生想偷营?"

"送份大礼。"沈砚从袖中取出个铜制模型——正是改良版水底雷的缩小版,"用他们的火药,炸他们的船。"

正说着,门外突然喧哗起来。几个匠户押着个陌生面孔的青年进来,那人穿着暂安城常见的短打,脚上却是一双清军水师的牛皮靴。

"在火药库抓到的!"匠户呈上从间谍身上搜出的物品:半截蜡封的密信,几块磁石,还有枚令沈砚瞳孔骤缩的铜钱——正面"崇祯通宝",背面刻着细小的北斗七星。

陈垣拔剑抵住间谍咽喉:"谁派你来的?"

青年突然咧嘴一笑,嘴角溢出黑血。沈砚急忙捏住他下巴,却见舌根处闪着金属光泽——是嵌在牙槽里的毒囊。尸体倒地时,怀中有物事滚落,竟是个精巧的铜制罗盘,指针始终指向工坊方向。

"他们在找这个。"沈砚拾起罗盘,掀开底板露出里面转动的齿轮组。某个齿轮上刻着"天工崇祯"西字,正是徐光启当年主持编纂时的私印。

当夜,沈砚在烛下重绘《天工开物》的兵器篇。窗外忽然传来三长两短的叩击声——是他与老舵手约定的暗号。开门后,老人递来卷海图,上面用蝇头小楷标注着从暂安城到厦门的秘密航线。

"走黑水沟要五天,但能避开清军巡逻队。"老舵手指着图上一串小岛,"这些礁盘下有淡水,是当年三宝太监留下的..."

沈砚突然按住老人手腕:"您可听说过'子午潮'?"

老人布满皱纹的脸突然僵住。他西下张望后,从发髻中取出根铜签,在烛焰上烤了片刻。签上渐渐显现出蓝色纹路,竟是幅微缩的星象图。

"七杀位底下有东西。"老人声音压得极低,"洪承畴在找的...是当年郑和从西洋带回的'火龙出水'图纸。"

沈砚心头剧震。他在南明密档中见过记载,所谓"火龙出水"实则是种原始鱼雷。正要细问,远处突然响起警钟——清军开始炮击东城墙。

爆炸震得案上图纸飞扬。沈砚匆忙收起《天工开物》时,一张残页飘落在地。那是他昨夜绘制的"子午水雷"详图,此刻在火光映照下,图纸边缘的刻度线竟与老舵手的铜签纹路完美吻合。

"原来如此..."沈砚突然抓起炭笔,在图纸背面疾书。写完后将纸卷成小卷,塞进中空的铜钥匙:"烦请交给郑王爷。"

老舵手接过钥匙时,指尖在钥匙齿上了两下——那是闽南船帮的暗语,意为"死生相托"。老人刚转身离去,城墙方向突然传来惊天动地的爆炸声,气浪震碎了工坊的窗户。

沈砚扑到窗前,只见东南海域升起巨大的火球。七杀位的礁石群在火光中清晰可见,而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海面下正有数十道银线向岛屿延伸,那是水底雷的触发引信!

"全城戒备!"沈砚抓起刚改良好的燧发枪冲出门外,枪管上的"崇祯十七年"铭文在火光中格外刺目。他最后回望了一眼工坊,墙上未完成的蒸馏器草图被穿堂风吹起,飘向暗潮汹涌的大海。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