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儒劫】明末书生闯清初
【寒儒劫】明末书生闯清初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寒儒劫】明末书生闯清初 > 第13章 放弃刺杀

第13章 放弃刺杀

加入书架
书名:
【寒儒劫】明末书生闯清初
作者:
楚国书生
本章字数:
4052
更新时间:
2025-06-16

晨雾笼罩着河面,漕帮的渔船在芦苇荡中穿行。沈砚蜷缩在船舱角落,手指无意识地着黄宗羲塞进他靴筒的金属钥匙。钥匙边缘的锯齿硌着指腹,像某种隐秘的摩斯密码。

"客人喝口热汤吧。"

老舵工递来粗陶碗,鱼汤里浮着几片紫苏。沈砚接过时注意到老人右手小指缺失——与阿鲁相同的切口形状。船尾忽然传来水花声,三个精瘦汉子浮出水面,每人腰间都绑着油布包裹。

"捞上来了?"老舵工压低声音。

为首的汉子抹了把脸,解下包裹轻轻放在舱板上:"澹生堂的书都在,就是《武备志》浸了水。"他瞥了眼沈砚,突然从怀中掏出半块玉珏,"黄先生让交给戴红珊瑚的人。"

沈砚呼吸一滞。玉珏上刻着星图,与地宫石壁的图案一模一样。当他将玉珏贴近铜钱时,两者竟严丝合缝地嵌在一起,露出夹层中的薄绢——是张标注着北京城地下暗渠的图纸,某个朱笔圈出的位置赫然写着"摄政王府"。

"这是……"

"黄先生二十年前埋的棋子。"老舵工突然用官话说道,声音再不似方才的市井腔调,"多尔衮每月初七会去汤泉沐浴,暗渠首通泉眼。"

沈砚的指尖在图纸上颤抖。所有线索都指向一个完美的刺杀计划:趁着多尔衮沐浴时,通过暗渠潜入,用机关兽核心部件引爆温泉下的硫磺矿。这比原计划在科举考场行刺稳妥百倍。

渔船突然剧烈摇晃。沈砚扑到舷窗边,看见三艘八旗战船正包抄而来,桅杆上的青龙旗猎猎作响。甲板上,鄂硕的刀疤脸在晨光中格外狰狞。

"点火!"老舵工厉喝。

渔船的伪装草席被掀开,露出两侧六门改良版迅雷铳。但沈砚的注意力全被船尾的檀木箱吸引——透过缝隙能看到《天工开物》的靛蓝书衣,还有半截青铜罗盘。

"沈公子选吧。"老舵工塞给他一支火把,"现在调头去北京,或者护送这些南下。"

战船己进入射程,鄂硕的箭矢钉在船舷上,箭尾系着的布条写着"献书不杀"。沈砚望向东南方,郑成功的舰队在海平线上若隐若现。他忽然想起黄宗羲沉入河底时扩散的瞳孔,那里面映着的不仅是将死的夕阳,还有某种更永恒的东西。

"转舵。"沈砚将火把掷向迅雷铳的药池,"全速前进!"

震耳欲聋的炮声中,渔船如离弦之箭冲向出海口。鄂硕的怒吼被浪涛吞没,最后一支追箭擦着沈砚耳畔飞过,钉穿了那箱《永乐大典》的残卷。书页纷飞间,某页记载着浑河血战的文字正巧飘落在他掌心,墨迹被箭风撕成两半,唯剩"文明不灭"西字完好无损。

三日后,白犬岛礁洞。

沈砚用铜钥匙打开锈蚀的铁门,潮湿的空气中飘来硫磺味。洞窟深处,十二名工匠围着青铜熔炉跪坐,为首的灰发老者正在陶范上雕刻花纹——那分明是连珠火兽的传动装置微缩图。

"周参将旧部?"

老者抬头,露出左颊被火器灼伤的疤痕:"我们是袁督师留下的'天工营'。"他指向洞壁悬挂的蓑衣,每件内衬都缝着《天工开物》的书页,"建奴烧了南昌府刻本,这是世上最后的手抄本。"

沈砚展开黄宗羲的血书,在火把照耀下,那些狂乱的笔迹竟是一份名单: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每个名字后面都标注着藏书地点与联络暗号。最下方用朱砂画了艘怪船,船首像装着某种转轮装置。

"黄先生要你们造这个?"

"不。"老者从熔炉中钳出块赤红铜锭,"是要你带着图纸去找郑森。这艘'火龙船'能逆风航行,但需要懂西学的人——"

洞外突然传来海螺号声。沈砚扑到岩缝处观望,只见五里外的海面上,清军战船正包围三艘商船。即使隔着这么远,他也能认出中间那艘福船的独特帆索——是柳如是说过运送皇子替身的船只。

工匠们沉默地收拾工具。灰发老者将一叠图纸塞进防水牛皮囊,突然抓住沈砚的手腕:"公子可知,为何袁督师宁死不用连珠火兽?"不等回答,他自问自答:"因那玩意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会炸毁方圆十里的文庙书院。"

沈砚握紧牛皮囊。海风送来隐约的哭喊声,清军己经开始接舷战。他摸出怀中的铜钱与玉珏,突然将它们用力对撞——金属相击的脆响中,夹层暗格弹出一枚硫磺丸。

"告诉郑森。"老者将牛皮囊绑在沈砚背上,"真正的华夏在《尚书》里,在《春秋》中,唯独不在紫禁城的龙椅上。"

当沈砚潜入水中时,最后映入眼帘的是天工营工匠集体点燃熔炉的场景。冲天的火光中,老者率众唱起袁崇焕的军歌,音调悲怆似浑河呜咽。硫磺燃烧的蓝绿色火焰吞没了洞窟,也吞噬了追兵的先头部队。

游向郑成功舰队途中,沈砚不断回想着黄宗羲的诘问。腰间牛皮囊里的图纸变得无比沉重,每一张都可能改变历史走向。当他的手指触到郑成功船队的绳梯时,夕阳正将海面染成血色,像极了柳如是坠落的那个黄昏。

"阁下是?"水手举着火绳枪警惕地问。

沈砚吐出呛入的海水,从怀中取出半枚虎符。当看到虎符内侧刻着的"大木"二字时,水手突然单膝跪地——那是郑成功的乳名。

"带我去见国姓爷。"沈砚解下牛皮囊,"就说...天工营的火种送到了。"

在踏上甲板的瞬间,他最后望了一眼北方。北京城的方向乌云密布,仿佛有场暴雨正在酝酿。沈砚轻轻抚摸藏在袖中的硫磺丸,知道这枚本该用于刺杀多尔衮的武器,终将成为点燃新文明的火种。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