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回去吃饭了!”
傍晚。
小仇村笼罩在一层静谧的昏暗中,隐约能见到炊烟袅袅升起。
远处传来爹娘呼唤孩童回去吃饭的声音。
通常这个时候。
杨小白一伙小屁孩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
当然也有因为贪玩忘了时间的时候。
结果自然是一顿竹条炒肉少不了。
饭桌上。
六哥杨信祖兴高采烈说着:
“爹,娘,我打听过了,隔壁崖底村有户人家要卖牛,要价八两银子,比牛市的价格低一成呢!”
“听说是头好牛。”
“刚六岁,正是有力气的时候!”
“但这户人家遇到了难事,不得不卖牛。”
“我想着咱们把这头牛买下。”
“凭借二爷爷的手艺,做个架子车肯定没问题。。”
“总体的花销,九两银子绝对够了!”
杨三伯脑子比较活络,想了想,说道:
“八两银子买一头牛,倒也划算。”
“再加上县令大人亲自许诺了拉牛车一事,爹支持你。”
但是杨三伯经历的事情多,不会傻乎乎的拿出一大半的家当,首接就给花了。
杨三伯有自己的谨慎。
“不过,有这种便宜,为啥崖底村的村民不占,轮得到咱们?”
“信祖,这不是小事,咱们还得好好合计合计。”
杨大伯也附和道:
“没错,崖底那边的人不是啥好东西,可得防范着些。”
“去年咱们村老刘家的闺女不就是被骗了过去,刚开始婆家对老刘闺女耐烦(喜欢)的不得了,结果没几天,就开始祸祸人家闺女了,让人家闺女挺着大肚子给他们一大家子做饭,就连公公和小姑子的底裤都让人家闺女洗!”
杨信祖迫不及待了!
他可劲想着赚钱!
一是他也想表现表现,二是他从小就喜欢驾牛车。
“爹,这是个好机会啊!”
“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
杨三伯哼了一声,说道:
“你这小兔崽子毛还没长齐,知道什么是机会吗?”
杨小白放下筷子,双手抱胸,对六哥指指点点道:
“开口机会,闭口机会,哪有那么多现成的机会等着你!”
“什么人都能看到的事,都能掺和进来的事,还能叫机会吗?”
“小信子,你这碗水,还浅着呢!”
杨三伯瞪大眼睛,竖起一根大拇指,惊奇道:
“精辟啊!小白!”
“你这句话的水平,怕是伯伯我最巅峰的时候,都要避你的锋芒啊!”
杨小白眼睛一亮,道:
“三伯,好一个装逼了得!”
“唉~低调低调!基操勿六!”
六哥却恼了。
六哥从椅子上跳下来,扬起拳头道:
“小白!我承认你说的很好!”
“但是说完之后,咱们还有一场自由搏击!”
杨小白闻言立刻拉开架势,摆出个跆拳道姿势道:
“不好意思!”
“本小白第一次参加东南亚打自由搏击,就得了冠军!”
杨信祖倒吸一口凉气!
看起来有两下子嘛!
随即。
杨信祖也学着杨小白的姿势。
两人开始互相试探。
杨小白眼睛紧紧盯着六哥,撅着小屁股,双手来回交替,步伐往前探。
杨信祖神色谨慎,往后撤退。
紧接着杨信祖扭着身子往前走,杨小白连忙后撤。
前走!
后撤!
来回拉扯几波。
两人好似发现了亮点。
尼玛的!
跳起来探戈了!
要问探戈怎么走!
就是躺着走!
探戈就是躺啊躺着走!
三步一蹿,那么两啊两回头!
五步一下腰,那么六步一招手!
然后你再躺啊躺着走!
几个哥哥眼睛都亮了,一个个也都放下碗筷,加入探戈队伍里面,扭屁股起来了。
……
小插曲过后。
杨二哥带着众人去放黄鳝笼了。
如今这可是老杨家最重要的事情,每放一次黄鳝笼,都能给老杨家带来一百多文的收入。
比种地来的钱都多!
运气好的话,爆个笼,甚至能赚大半两银子!
只是银子赚的多,眼红的人也就多。
这些时日,盯着黄鳝笼的人越来越多。
傍晚的时候就专门在杨家附近守着,见到杨二哥他们去放黄鳝笼,就偷偷摸摸跟上去。
杨二哥也不傻,肯定不能让他们知道黄鳝笼子放到哪里去。
或是从院子后面翻墙出去,躲过这些眼红的人。
再或者是绕远路,把这些人给绕迷了。
总之这段时间,杨二哥他们都不敢在小仇村附近的小河小溪里面放黄鳝笼。
都是跑到老远的地方。
路上。
六哥还是没打消买牛的念头。
叹息道:
“我都打听过了,牛肯定是没问题的!”
“不抓紧买了,可就没了!”
杨二哥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知道你打小就想有一辆牛车。”
“但是吧。”
“三叔说的对,这买牛是大事,必须谨慎谨慎再谨慎!”
杨信祖撇撇嘴,说道:
“二哥,道理我都知道!”
“得,你知道就行。”
杨二哥摆摆手,不说了。
杨信祖扭头看向杨三哥,凑过去,说道:
“三哥,买这头牛,咱们可是能省足足一两银子啊!”
杨三哥看了他一眼。
伸出胳膊。
把他推一边去了。
杨信祖:。。。
……
西月初一。
宜纳财,开市,忌嫁娶,出火。
天还没亮。
鸡也就刚叫了两声。
老杨一大家子就醒来了。
倒也不是去取黄鳝笼子,也不是为了早些下地干活。
而是为了烧香拜佛。
杨奶奶和娘娘们昨晚就准备好了黄纸和纸叠的金元宝,以及清香。
不论是大人们,还是小孩子。
都被叫醒来了。
草草的吃完早饭,便是拿着贡品上山去祭拜土地公了。
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
农家人对于神明,神仙向来是十分敬畏的。
每逢初一十五。
不管贫穷还是富有,都要给神仙上一炷香。
祈求平安。
或是求财求子之类的。
杨小白想要赖床,但是屁股上面挨了一巴掌就老实了。
刚走出院子。
不远处就传来了窸窣的脚步声。
都是提着贡品去祭拜土地公的村民。
沿途不断有村民加入。
土地庙在北地后山的半山腰处。
从下村往上走,得走个一炷香的时间。
大家伙一边聊一边走。
倒也不嫌无聊。
来到土地庙前。
庙门朱漆斑驳处新贴了“神恩普照”的洒金联,庙前的香炉里面积着未燃尽的香灰。
杨奶奶往香炉里面插了三支香。
带着全家人磕了三个头。
她嘴里念叨着杨小白听不懂的话。
大概是祈福杨耀祖高中状元,赶紧抱上重孙子,杨小白健康长大的意思。
然后进到庙里面。
庙不大,正入眼帘的就是土地公公。
烛火将身穿百衲衣的土地公公映着忽明忽暗。
一名白发苍苍的村老走到众人前。
他抖开一张黄纸。
高声念道:
“佑我五谷丰登!”
突然,供桌上的腊肉突然“啪”地迸开一道油花。
“哇!”
人群里立刻响起惊呼!
“土地公显灵了!”
“一定是土地公显灵了!”
“土地公吃咱们的祭品了!”
……
杨小白对这个倒是不太感兴趣。
他偷偷溜到外面,来到一棵大柏树下,叉开腿。
哗啦啦。
新泵放水。
放完水,他突然瞥见六哥正在土地庙的后面,和一个陌生的男子说话。
六哥似乎有些焦急。
来回踱步,还时不时拍一下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