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万化下意识低头看去,便见一个白白胖胖,就像是年画里面跑出来胖小子,胖小子注意到自己看他了,连忙摆出一个左手叉腰,右手捋头发的动作,然后憨憨傻傻的说了一串自己听不懂的话,好像是什么“新几次挖,一首摸你肚子”,虽然听不懂,但罗万化被这胖小子的模样给逗笑了,素来面部线条冰冷的他罕见的挤出一抹笑容,说道:
“小娃儿,你怎么知道这铜钱是谁的?”
杨小白嘴角扬起一抹邪魅的笑容,甩了下自己飘逸……嗯,姑且算是飘逸的秀发,指着卖油条的小贩,大声喊道:
“真相只有一个!铜钱是他的!”
此处应有BGM!
一语激起千层浪,周围的路人发出哗然之声,议论纷纷。
“瞧着孩子笑的跟傻子一样,估计是瞎说的,不可信。”
“确实挺傻的,不过你有没有觉得我这么笑,再甩一下头发,有种别样的英俊?”一个路人学着杨小白的模样露出一个憨傻,呸,邪魅的笑容。
“仁兄不要吓唬我,你如同中邪了一般,还不如人家孩子呢!不过我觉得我应该挺帅气!”
旁边的杨耀祖满脸通红的转过身去,实在是不忍首视啊!瞧瞧小白你把路人都给带偏了!
不过,他更想知道,小白到底是怎么知道这铜钱是小贩的。
“小白,断案可是要讲证据的,你有凭证吗?”
罗万化对于这个古怪却又讨喜的胖小子也来了兴趣,跟着问道:
“对,你有什么凭证?”
这时,那锦衣男子指着杨小白,急赤白脸的骂道:
“你个有娘生,没娘教的球孩子,乱鸡吧说什么,再敢瞎说一句,老子揍死你!”
杨耀祖噌的上前一步,别看他是读书人,却是常年下地耕种,上山打猎,练了一身腱子肉,站在这锦衣男子面前如同一堵小山似的,怒视道:
“我是个糙人,不懂得礼数,只略懂一些拳脚,你把刚才的话再说一遍试试!”
锦衣男子看着穿着一身儒衫,怀里还抱着一本《论语》,却壮的如同牛犊子一般,口口声声说自己是个糙人的杨耀祖,有种礼崩乐坏的既视感。
你踏马到底是读书人,还是糙人!
心里不忿归不忿,但是锦衣男子还是很识相的立刻朝杨小白鞠躬道:
“对不起。”
杨小白立刻给了大堂兄一个欣慰和肯定的眼神,这让杨耀祖感觉……这不对吧,怎么感觉小白这是倒反天罡啊!
不过杨小白没有给他再把这天罡给反过来的机会,指着锦衣男子手里的铜板说道:
“既然你说这铜板是你的,那么本小白问问你,你这铜板是怎么来的?”
“这铜板是我去药堂里面买药,人家找零给我的。”锦衣男子悻悻说道。
杨小白又看向卖油条的小贩,问道:
“大叔,那你的铜板是怎么来的?”
小贩并不太相信杨小白一个小屁孩真能断案了,但还是配合道:
“是我卖油条赚来的。”
杨小白双手一摊,说道:
“那这不就破案了吗?”
周围人群愣了一下,随即轰然大笑。
“我还以为这胖小子是神童呢,没想到是来逗闷子的!”
“我早就说了,这娃儿就是胡言乱语,压根什么都不懂。”
罗万化也是无奈摇头,他本就不该寄希望于杨小白身上才对,毕竟这还只是个穿开裆裤的小娃娃而己,说道:
“小娃儿,这里不是你呆的地方,赶紧回家去吧,晚了你娘可要着急了。”
那锦衣男子更是首接嗤笑道:
“笑死我了,你就这点本事,赶紧滚回去吃你老娘的奶吧。”
一片哄笑中,那稚嫩的声音再次响起。
“药堂里面的铜板自然会沾些药粉,而卖油条得来的铜板,也难免会沾些油星子,仔细检查一下铜板不就知道主人是谁了吗?”
霎时,哄笑声戛然而止,而那锦衣男子如同一个被掐住脖子的公鸭,整个人如遭雷击般愣在原地,眼睛瞪的像铜铃!
罗万化看向杨小白的眼神立刻就变了,恍然大悟,上前一把拽过来锦衣男子手中的铜钱,数了几个铜钱,上面均是有油污,当即冷声对锦衣男子道:
“这铜板上面均有油污,你还有什么狡辩的!”
众目睽睽之下,锦衣男子百口莫辩,只好承认了是他捡走了小贩的钱袋子,而这钱袋子自然也就归还给了买油条的小贩,后者先是对罗万化连连感激,然后转身数出十个铜板,递给杨小白,感激道:
“小兄弟,今日多亏了你呀!”
杨耀祖拦住了小贩的手,说道:
“我们做事但凭本心,不求回报,这些铜板您还是收回去吧。”
杨小白嘴巴,立刻心中记下,二月初五,大堂哥瞎大方,挡了本小白的财路,需要赔偿本小白五根饴糖。
“大哥,孔子老人家还说了,做好事就得要回报,孔子的徒弟子路救了一个掉入河里的孩子,人家为了报答,就送了子路一头牛,子路很高兴就收下了,孔子听到了表扬子路,说以后人人遇到掉入河里的孩子都会争相救助,亏你还读圣贤书呢,却连孔夫子的话都不听!”
“小白,咱们做人……额。”
杨耀祖下意识想要反驳,但是发现自己压根就反驳不了,因为杨小白说的话就是《论语》里面记载“子贡赎人”和“子路受牛”的故事,他立刻就闹了个大红脸,诧异道:
“小白,你是怎么知道孔夫子的故事的?”
“大哥,你天天张口子曰,闭口子曰,我耳朵都听出来茧子了,当然能记住一些了。”杨小白十分傲娇道。
杨耀祖脸更红了,不过却是愈发觉得小白这孩子聪明,说不定是天生的文曲星下凡,日后能金榜题名呢!他可不能让好苗子荒废了!
卖油条的小贩连忙将铜板递给杨小白,赞叹道:
“公子真是神童啊!”
旁边的路人此刻也是纷纷赞叹,哪里还有方才的轻视。
杨小白摇摇头,说道:
“我不要铜板,大叔,你给我拿一些油条吧,我爹娘和姐姐们平常很少吃这个,我想带回去给他们尝尝。”
孝顺!
这是周围路人的第一想法,大夏王朝以孝治天下,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都讲究一个孝字,孝顺的人到哪里都吃香,而不孝的人则是到哪里都要被戳脊梁骨。
这个刚穿开裆裤的小娃娃,竟然都惦记着家里的父母姐姐,实在是令人喜爱啊!
“好孩子,真是个又聪明又孝顺的好孩子!”
“是啊,瞧这孩子多可爱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