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车晃晃悠悠的前行着。
顺着宁县衙门十几年前摊牌徭役修的首道,但现如今己然有些荒废了,路过崖地村,又走过那座晃悠悠的木桥,穿过洛河,再晃悠悠走上一个时辰,便是见到宁县的城门了。
三米多高的夯土垒成的城墙,有些地方或许用了更为牢固的三合土,外面包了一层青砖。
不过在风吹日晒下,有些地方的砖块脱落了,露出里面的土皮子。
牛车入城需要交三文钱的城门费,寻常百姓就不必了。
杨小白和杨耀祖两人下了牛车,顺着街道走着,西处张望找寻着医馆,打算问一问槐米炭的价钱。
价钱合适的话,便首接卖了!
杨耀祖脸上带着一抹忧虑,问道:
“小白,这槐米炭真的有人要?”
“问问不就知道了!”
杨小白眼睛忽然一亮,看见不远处的一个铺子上面挂着“回春堂”的牌匾。
在走近些,就能看到回春堂的大门上挂着一副对联。
左联:但愿人常健。
右联:何妨我独贫。
这回春堂显然不是寻常的小医馆,单是那青砖垒的墙面,外覆一层白灰,就是个大手笔。
在一众黄土垒成的建筑里,显得鹤立鸡群。
医馆前停着豪华的马车,进出的人也多是穿着绫罗绸缎,就连医馆里忙活的伙计,也都穿着棉布皂衣,带着六合小帽,弓腰小跑穿梭于药柜间。
而杨小白和杨耀祖穿的是土褐色的糙麻布缝制成的衣服。
相比之下,杨耀祖心里难免涌上一股自卑的滋味,低着头站在回春堂门前。
杨小白才不管这么多呢!
来财是要紧的!
当即大摇大摆的走进医馆里面,拉住一个医馆伙计,问道:
“请问你们掌堂在吗?”
掌堂,便是医馆的主人。
说着,杨小白不着痕迹的往这伙计手里面塞了把瓜子。
本小白也是懂人情世故的!
医馆伙计张汉三看了看手里的瓜子,又看了看朝自己嘿嘿傻笑的小胖子,得嘞,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张汉三摸了摸杨小白的脑袋,好奇问道:
“你找我们李掌堂干什么?”
“卖药材。”
杨小白把背篓卸下来,取出里面的槐米炭,递给张汉三一些,说道:
“哝,就是这个。”
张汉三接过槐米炭。
并没多在意,时常就会有乡下的农户来他们医馆卖药材,诚然的确有些是药材,但更多的只是些不知名的野花野草罢了。
甚至还有的农户把含有毒的“商陆”当做是了人参来卖,幸好这农户没把商陆给当做人参吃了。
毕竟两者的确是有些相似。
张汉三念在小胖子古怪机灵,就看了眼手中的药材。
可仅是看了一眼,他心中便是闪过惊讶!
从外貌看,外焦内褐!这是上好的槐米炭!
“咦?”
他神情正色起来,连忙放到鼻子下面闻了闻。
嗯……没有糊味,说明炮制的时候火候控制得当。
又用手指捻了捻,槐米炭便是立刻碎成了小颗粒状。
这说明炮制的过程中水分蒸发的充分。
上好的槐米炭啊!
张汉三在医馆里面待得久了,自然能区分出来药材的品质。
这小胖子带来的槐米炭,甚至比他们医馆炮制的槐米炭都要好上三分。
不简单!
他拿不定主意,急忙让杨小白先等着,他则是捧着一把槐米炭去后院找回春堂的掌堂去了。
这时,杨耀祖总算是走进了回春堂。
他急忙拉住杨小白,说道:
“小白,这医馆可不是随便进的,咱们还是找个小点的医馆打听吧。”
他见杨小白孤零零的站在原地,还以为是没人愿意理会杨小白呢。
杨小白叉腰道:
“大哥,咱们的药材质量好,怕什么!”
这时,张汉三带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从后院走了出来。
那老者脸上带着焦急之色。
张汉三指了指杨小白,两人便是急忙朝这里赶来。
杨耀祖以为他们是来赶人的,刚打算抱起杨小白就走,便是听到那老者急匆匆道:
“这槐米炭是你们拿来的?”
“我们这就走……嗯,槐米炭?”
杨耀祖心中吃了一惊,小白炮制的竟然真的是药材!
不过更多是激动,他连忙道:
“是……我们带来的,没事瞎糊弄的,您要是看的上,就随便给个价钱。”
杨小白听到这话,当即抗议道:
“不行!本小白的心血怎么能贱卖呢!这个价格必须由本小白来定。”
闻言,回春堂的掌堂李妙手把目光从杨耀祖身上转移到杨小白身上,神情闪过一抹惊讶。
相较于拘谨腼腆的杨耀祖,这个小娃娃反而大方多了!
身上还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气质。
李妙手捋了捋胡须,问道:
“你这娃娃的意思是,槐米炭是你炮制的?”
“毋庸置疑!”
杨小白洋洋得意道:
“这可是本小白的独门秘方。”
“那你打算卖多少钱?”李妙手十分好奇。
“一两银子一斤!”
唰!李妙手和张汉三听到这话,脸色立刻就变了!
一两银子一斤!
这是把他们当冤大头了!
就算槐米炭的品质再好,却也卖不了这般价钱!
李妙手当即对杨小白没了好印象,分明就是一个漫天要价,什么都不懂的娃娃罢了!
他当即道:
“太贵了,我们回春堂买不起,你还是去别处问问吧。”
杨耀祖也是瞪大眼睛,震惊极了,他觉得能卖十文钱一斤,便是极为不错的了!
连忙低声道:
“小白,你价格报的太高了!”
杨小白一副懵逼的模样,说道:
“你们倒是砍价啊!这做生意不就是你砍一刀,我砍一刀,慢慢的把价钱给砍到位吗!”
李妙手没好气道:
“我给的价钱,和你要的价钱,相差太大了!”
“你砍就是了!你敢砍,本小白就敢卖!”
“嗯……”
李妙手陷入了思索,按照市场价来看,槐米炭的价钱在三十文一斤上下浮动。
但是杨小白拿来的槐米炭品质实在是高,所以他可以出到三十五文一斤。
可他又想到杨小白说的话。
做生意不就是你砍一刀,我再砍一刀,慢慢的把价钱砍到位。
既然这样,他干脆先说一个五十文一斤,然后再慢慢的磨一磨,磨到三十五文一斤。
想罢,李妙手轻咳一声,说道:
“那好,我说一个数,五十文一斤!”
“成交!”
在李妙手懵逼的神情下,杨小白露出了一个憨厚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