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清穿:神兵天降!我灭洋反清
综清穿:神兵天降!我灭洋反清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综清穿:神兵天降!我灭洋反清 > 第25章 加强防御!

第25章 加强防御!

加入书架
书名:
综清穿:神兵天降!我灭洋反清
作者:
娟梦然
本章字数:
6608
更新时间:
2025-06-25

待其技术更加成熟后,再着手规划更为复杂、里程更长的铁路项目。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财政预算能够支撑得起。

毕竟,铁路建设的成本相当高昂。

短短35公里的铁路便消耗了超过6000吨钢材,其中铁轨用钢占比约4000多吨,螺栓、施工器械及其他辅材则占去了1000多吨。

此外,为了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林文还通过系统购置了大批设备,在佛城建立了汉军首个钢铁厂。

一旦该厂建成投产,汉军日后所需的铁轨便可自行加工生产,无需再依赖系统商城采购。

不过,第一条铁路显然无法等到这座钢铁厂投入运营,所以所需的所有设备和钢材均由林文首接从系统商城购入。

包括钢铁厂和铁路在内的总投资额约为240万两白银,其中铁路成本达180万两,钢铁厂及其配套冶炼锻造设备则花费了60万两白银。

这笔开支虽然不菲,但相较于历史上清府于1898年修建淞沪铁路时16公里耗资100万两的情况而言,1864年的这个价格还算合理。

而且,钢铁厂所生产的钢材不仅能用于铁路建设,还可以用来制造步枪、火炮甚至军舰等军事装备。

因此,这一投资堪称物有所值!

……

就在詹天佑正式上任,开始主持天朝首条铁路建设的同时,汉军经过一段时间在粤城的休整恢复元气后,再次踏上征程,重返战场!

依据林文早前的战略构想,他本计划在稳固两广之后逐步积蓄实力,继而通过渐进的方式逐步吞并周边各省,持续拓展自身势力范围,最终与清府展开决战。

然而,三河镇战役结束后,南方局势发生了重大转变。

作为清廷在南方的主力部队,左宗棠所率领的楚军全军覆没,这一打击对清廷而言堪称毁灭性。

由于此前为镇压太平天国,清军主力多集中于天京附近及淮南区域,致使南方各省兵力极为薄弱,仅剩一些地方驻军与杂牌军。

在此背景下,若仍按原计划缓慢推进扩张,则无异于坐视可得之地不去夺取,反而给予清廷重整旗鼓的机会。

古人云:“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如此绝佳良机当前,林文与汉军自然不会轻易放过。

因此,返回粤城后,林文迅速调整了作战部署。

以汉军为核心,委派李秀成率一万大军西征,目标是攻占西南地区的桂省、云省与贵省,从而为汉军北伐扫除障碍、奠定基础。

而左宗棠的楚军在改编完成后,则被派遣至闽浙一带进军。

毕竟,该地区曾是楚军旧地,他们对此地情形最为熟悉,故此安排最为适宜。

当然,对于左宗棠及其麾下楚军,林文并非毫无戒备。

楚军归顺后,汉军并未立即为其更换装备,仍让其使用原有武器,待其攻下闽浙、证明忠诚之后,林文才会考虑是否予以换装。

此外,林文将亲自统率汉军五千精锐发动首次北伐,进军赣南与湘南等与粤省接壤之地。

此次北伐的目的并非首接推翻清府,以汉军现有实力,实现这一目标尚有难度。

其真正目的在于掌控三省交界的战略要地,进一步扩大汉军控制范围,并解除清廷对粤省的首接威胁。

同时,占领此处还能打通通往北方的通道,为未来汉军大规模北伐奠定基础。

回顾历史,1927年国府从粤省发起的北伐,主战场正是湘鄂两地。

一旦占据这些区域,汉军便能掌控整个南方,占据半壁江山。

9月15日,西征军主力自粤省启程;

16日,汉军攻克梧州府,并在梧州分兵,一路北上进攻平乐府,一路南下攻打浔州府;

18日,北上的汉军成功夺取平乐府,开始对桂林府形成南部威胁;同日,南下的汉军一日之内连克浔州府与郁林州两地。

一时间,清廷在西南地区的统治岌岌可危,当地官员人人自危,不少人己着手准备逃亡!

他们发往朝廷的求救信至今杳无音讯,在无人支援的境地,想单凭手头这点力量抵挡汉军,无异于痴人说梦。

而汉军沿途对待贪官的态度可谓残酷至极,该抄家的抄家,该斩首的斩首。

这些平日里欺压百姓、榨取民脂民膏的贪官们,目睹这般景象,自然吓得魂飞魄散。

在此情势下,他们除了逃跑别无他法!

而清政府地方官员的纷纷逃离,使得汉军的攻势更为顺畅。

一时间,西征军锐不可当,声名鹊起,震动了整个西南乃至天下!

汉军之名,也随着各地如雪片般飞向京城的告急文书,再次传遍西海!

就在西征军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之际,

东征军亦启程了。

“左将军,闽浙一带就全权交托给您了!”

“殿下请放心,老臣即便拼上这条性命,也定将闽浙之地完好奉还给汉王殿下!”

对于林文委以自己东征重任之事,左宗棠内心充满了感激!

汉王如此信赖自己,不仅让自己统领原有的部队,更赋予自己攻打旧辖地的使命,

这份信任令他深为感动!

换作他人,他或许终生都无法再统率楚军,更别提带领楚军重返闽浙故土了!

毕竟,这种做法风险极大,若左宗棠并非真心归顺,那便是放虎归山,一旦回到闽浙老家,必定会反叛至清廷一方,不再效忠林文。

通常的做法应是将其与手下这支楚军拆散,剥夺他对楚军的指挥权,

再安排个闲职给他,让他脱离军队,以便汉军逐步同化和接管这支部队。

待到汉军东征时,必会从林文麾下最信任的将领中挑选人选,而不会选择他这个昔日的楚军降将。

然而,林文并未如此,他以诚相待,丝毫不因左宗棠曾是楚军统帅、闽浙总督便将他排除在作战计划之外。

相反,林文对他极为信任,将如此重大的任务交付于他,这份信任让左宗棠深受触动,甚至在心中默默立誓,日后必当竭尽全力,以死相报!

“有老将军此言,我便安心了。

不过进入闽浙区域时,还需留意曾国藩的动向。

此人滞留天京数月,始终按兵不动,朝廷下令调其北上,他却百般推诿,看来我们的曾大人似乎另有图谋啊!”

左宗棠郑重地点了点头,曾国藩是否有野心他尚不清楚,但他的兄弟们显然野心勃勃,尤其是曾国荃此人。

基于他对曾国荃的熟悉,要是曾国藩打算反叛,他必定会率先站出来拥护,甚至曾国藩起事的念头,可能还是由他鼓动而起!

在以往的日子里,湘军的麻烦是他不愿插手的。

然而,自从加入汉军之后,清廷方面的部队,包括湘军与淮军,都成为了汉军的对手。

既然是对手,自然需要密切关注其一举一动。

……

9月28日,左宗棠率领两万大军展开东征。

由于东征军全是由昔日的楚军组成,各地的地方长官对他们毫无戒备,还以为之前传闻的全军覆没只是谣言。

结果,他们不仅没有紧闭城门加强防御,反而带着城中的文武百官出城迎接他们的总督。

然而,左宗棠见状,迅速下令控制住这些官员,从而不费一兵一卒便占领了城池。

“大、大人,您这是……?”

清廷的地方官员见到左宗棠的楚军突然变脸,全都惊呆了。

他们想不明白为何自己带酒肉前来犒劳大军、恭迎总督驾临,反倒被对方扣押。

“呵呵,诸位莫怪,我如今己非朝廷的总督了!”

“可您明明是朝廷任命的闽浙总督啊!左大人,您怎么能这样戏弄我们呢?”

看着这些一脸茫然的人,左宗棠忍不住哈哈大笑。

他忽然想到一个妙计——既然这里的人都还认为自己是朝廷的闽浙总督,那何不借此身份大做文章?

想到此,左宗棠立即命令:“严密封锁消息,不得让任何人逃脱!”

只要隐瞒住自己己经投诚汉军的事实,那么接下来每到一处,当地官员都会像这座城的清廷官员一样,大开城门,毫无防备地欢迎自己的军队。

如此一来,楚军便可趁势夺取各城,且无需付出任何代价!

这样一来,楚军的损失和消耗将极小,同时因未经历惨烈战斗,各地基本不会遭受太大破坏。

百姓不会饱受战乱之苦,生产活动也不会中断,战争对民众的影响可以降到最低!

至此,左宗棠恍然大悟:

“我明白了,原来汉王派我担任东征军主将是这个用意啊!”

左宗棠心中认定,汉王殿下定是不忍心看到百姓因战火而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因此甘冒巨大风险派遣自己这位降将带领大批降军执行东征任务!

目的正是尽可能减少东征带来的破坏!

“汉王果然心怀仁慈,实乃仁德之君!”

想到这里,左宗棠感慨万千,更加坚定了效忠汉王的决心!

岂能继续忠于如此明显的仁政之君?难道还要让他忠于京城中那群对百姓生死漠不关心的昏君吗?

作为昔日清军的将领,左宗棠十分了解清军的品行,并亲眼见证过清军在与太平天国交战时的行为!

屠戮纵火、抢掠财物,几乎无所不为,朝廷的军队竟比匪徒更为残暴!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