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疗系统改革的尘埃落定,陈谦在岚县的声望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顶峰。
他用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以一种近乎于“神迹”的方式,将“文、教、卫”这三大曾经人人避之不及的“老大难”领域,变成了整个云州市乃至整个江南省都交口称赞的“金字招牌”。
岚县的教育,因为“公平”和“重奖”的颠覆性改革,己经从一个“人才洼地”,逆袭成了远近闻名的“教育高地”,无数外地家长挥舞着钞票想要把自己的孩子送进来。
岚县的医疗,因为“刮骨疗毒”和“重塑新生”,一扫过去的沉疴暮气,成为了一个真正让老百姓信得过、看得起病的温暖港湾。
而他分管的文旅产业,随着“地心水城”一期项目的即将开园和“西川口工业旅游”线路的日渐成熟,即将迎来一个井喷式的爆发期。
所有人都认为,这位年轻的陈副县长己经将他分管的所有领域都做到了极致,他的政绩己经足够耀眼辉煌。
在接下来的任期里,他完全可以放慢脚步,稳扎稳打,坐等那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下一次高升。
然而,陈谦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决定。
他选择“急流勇退”。
这天下午,他亲自走进了县委一把手罗毅书记的办公室。
他向罗书记提交了一份言辞恳切的书面报告。
报告的内容很简单。
他首先详细地回顾和总结了自己分管文教卫领域这三年来的所有工作成果和改革心得。
然后,他笔锋一转,提出了一个让罗毅书记都感到无比意外的请求。
“报告罗书记,我认为,目前我县的文教卫事业,其发展的框架己经基本搭建完毕,其改革的道路也己经步入了良性循环的正轨。”
“正所谓,‘扶上马,送一程’。我作为一个‘拓荒者’的阶段性历史使命,己经基本完成。”
“而我县目前发展中所面临的最突出也最紧迫的短板,己经不再是这些民生领域。”
“它,是我们的‘法治环境’和‘社会治理’!”
“所以,”他在报告的最后郑重地写道,“我恳请县委能够重新考虑我的工作分工。我希望能将我手中这些己经干出了成绩的‘绩优股’,交接给其他的同志。”
“而我本人,则希望能去啃那块最硬的、也最无人问津的硬骨头!”
“我主动请缨!希望能去分管我们县的政法、公安、司法、信访等工作!”
这份主动要求从“鲜花着锦”的功劳簿上走下来,转而去接手一个矛盾最集中、风险最高、也最吃力不讨好的“火药桶”的申请报告,让罗毅书记这位见惯了官场百态的“一把手”,在办公室里沉默了足足有半个小时。
他看着眼前这个眼神清澈、态度坚决的年轻人。
心中那份原本还因其功劳太大、锋芒太露而存有的一丝丝戒备和疑虑,在这一刻彻底烟消云散。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极致的欣赏和感动。
他终于明白了。
这个年轻人,他所追求的从来就不是那些个人的权位和名利。
他的心中装着的是整个岚县的发展大局。
他的眼中看到的是那些尚未被阳光照亮的最阴暗的角落。
他是一个真正的、纯粹的理想主义者!
是一个将“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刻进了自己骨子里的真正的共产党人!
许久,罗毅书记才缓缓地吐出了一个字:“好。”
他的眼眶竟然微微有些泛红。
“陈谦同志,你的这份胸怀和担当,我代表县委,也代表我们岚县的几十万人民,向你表示感谢。”
“你的请求,我批准了!”
“我不仅批准,我还要给你压更重的担子!”
他拿起桌上的红色电话,首接拨通了县委组织部的号码。
“喂,是老刘吗?”他的声音充满了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
“通知一下,下午召开紧急常委会,专题研究陈谦同志的工作分工调整问题。”
“我个人提议,除了政法、公安、司法、信访之外,将我们县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市场监督这几块最难啃的骨头,也一并划归到陈谦同志的名下!”
“我就是要把最硬的仗,交给我们最强的将军去打!”
这个石破天惊的人事分工调整决定,再次在岚县官场引起了巨大的地震。
所有人都看不懂陈谦的这步棋。
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人放着那光鲜亮丽的“功劳簿”不要,反而要去主动拥抱那个谁都避之不及的“火药桶”。
而只有陈谦自己心中清楚。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他在用“国策推演”功能对岚县未来进行模拟时,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潜在危机。
随着西川口产业园的全面投产和“地心水城”的即将开园,未来将有数十万的外来人口和数百万的游客涌入岚县。
而岚县目前这极其脆弱的社会治理体系和落后的法治环境,将根本无法承载如此巨大的人口和经济增量。
到那时,各种潜在的社会矛盾、安全风险和新型的经济犯罪,都将如同火山一般集中爆发。
如果不能提前为这辆即将进入“F1赛道”的高速赛车,换上一套更强大的“安全系统”和“刹车系统”,那么等待它的就只有车毁人亡的结局。
陈谦必须未雨绸缪。
他必须在危机到来之前,就亲手为他所缔造的这份繁荣建立起一道最坚固的防火墙!
这,就是他作为一名主政者的远见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