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高山下的花环
重生之高山下的花环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重生之高山下的花环 > 第45章 钢铁归程

第45章 钢铁归程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之高山下的花环
作者:
红星坦克
本章字数:
3154
更新时间:
2025-06-29

朔北省鹿川市的深秋,裹挟着戈壁滩特有的粗粝砂砾,抽打在钢铁与军装上。三百辆79式主战坦克,如同一条望不到尽头的钢铁巨龙,带着履带碾压柏油路面的沉重轰鸣和刺耳摩擦声,碾过市区宽阔的主干道。这足以撕裂空气的钢铁交响,竟也无法淹没街道两旁爆发的、山呼海啸般的热情。道路两侧,早己是人山人海。包头市第一机械厂的女工们,脸颊冻得通红,却挥舞着鲜艳的红旗,忘情地追着缓缓行进的坦克车队奔跑,清脆的欢呼声此起彼伏。一位白发苍苍的退休老军工,颤抖的双手紧握着一台老旧的“海鸥”牌120胶片相机,布满老年斑的手指笨拙却执着地调整着焦距。他浑浊的眼睛透过取景框,将炮管上猎猎飘扬、象征着胜利与荣耀的红绸,连同这震撼人心的钢铁洪流,永远定格在泛黄的胶片之上。军民鱼水情,在这塞外深秋,沸腾如火。

电台里电流声“滋滋”作响,金开来那标志性的大嗓门带着难以抑制的自豪感穿透噪音:“老赵!听见没?这动静!咱们这阵仗开过去,怕是能把鹿川市的地皮都给震酥了!”赵萌生从指挥塔探出半个身子,强劲的风夹杂着沙尘扑面而来。他眯着眼,望向街道两侧那汹涌的人潮——挥舞的手臂、激动的脸庞、还有孩子们骑在父亲肩头好奇张望的眼睛。远处,梁三喜指挥的坦克群正以标准的楔形突击编队沉稳前行,炮管在阳光下反射着冷硬的光泽,上面甚至还清晰地残留着几天前联合演习时沾染的硝烟痕迹,无声诉说着刚刚结束的激烈对抗。

为期三天的“砺刃-83”联合演习,如同一块最坚硬的磨刀石,将这三个新换装的装甲团反复捶打、淬炼。高强度对抗中暴露出的问题——步坦协同衔接的生涩、复杂山地地形下火控系统校准的细微偏差、长途奔袭中后勤保障的极限考验……此刻,都化作了每一位指挥员和参谋人员战术本上密密麻麻、浸透着汗水的笔记。林禹衡最后一个登上即将启程的军列车厢,怀里紧紧抱着一叠厚厚的图纸和手稿。那是演习间隙,他与梁三喜团的技术骨干熬了几个通宵,根据实战数据紧急改进的火控系统优化方案。他镜片后的眼睛因极度疲惫而布满血丝,却亮得惊人,闪烁着技术军官特有的执着与兴奋:“团长,数据都分析完了,方案也敲定了!等咱们回去,把这一套优化方案用上,咱们的79式,战斗力准能再往上蹿一大截!”

军列编组场巨大的顶棚下,信号灯次第亮起,由红转绿,如同巨兽睁开了冰冷的眼睛。三列墨绿色的军用专列,如同三条钢铁巨兽,安静地横卧在延伸向远方的铁轨上,等待着承载它们钢铁的乘客。赵萌生站在自己的指挥车旁,最后一次伸出手,轻轻抚摸那冰凉、坚实、布满细微刮痕的装甲板。指尖传来的触感,仿佛凝聚了在鹿川市这几个月所有的风霜、汗水、机油味、柴油的轰鸣、战友的谈笑、演习场上的硝烟……他将这一切,连同梁三喜、金开来临行前重重的握手和无声的嘱托,一同深深收进了心头的行囊。悠长而浑厚的汽笛声骤然划破编组场的喧嚣,如同一声告别与启程的号角。火车轮轴发出巨大的摩擦声,缓缓启动。赵萌生站在车门处,目光紧紧追随着站台上那两个越来越小的身影——梁三喜军帽的帽檐上,还沾着前两天在蒙省草原演习时飘落的、未来得及掸去的雪花;金开来肩头闪亮的校官肩章,则在粤省特有的雨雾中,泛着朦胧而坚定的微光。不同的风霜,刻在同一个信念之上。

车轮滚滚,碾过辽阔的土地。当车窗外熟悉的白桦林再次映入眼帘,那些笔首挺立、树皮斑驳的身影在深秋的阳光下闪耀着金黄的色泽时,赵萌生知道,北疆近了。他摊开随身携带的作战地图,指尖带着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缓缓划过地图上那条蜿蜒而至关重要的北疆边境线。指尖之下,那片广袤的土地上,无数和他座下一样的79式坦克群,正在集结,正在巡逻,正在构筑起一道新的、流动的钢铁长城。想象中,那钢铁洪流反射着清冷的月光,与界河对岸的粼粼波光遥相呼应。它们沉默地矗立,引擎在寒夜中低吼,无声地续写着和平年代里,最为深沉也最为滚烫的戍边传奇。钢铁归程,亦是使命的再出发。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