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后确实如她所料,箱子里整整齐齐码放的全是金条。
宋妙都拿出来看了看,下层放的是十两左右的大黄鱼,一共有20根。
而上面放的则是一两左右的小金条,箱子里有35根,摆好后从空余出的地方看,应该少了七十根左右。
宋妙把箱子重新合上后掂了掂,只金条的重量就超过十五斤了,何况还有笨重的木箱子。
李文秋当初是怎么藏到这里的?会不会还有别人知道这地方?
这个问题暂时不想,她又跑去打开另外那个箱子。
第二个箱子里都是木匣子,宋妙随便开了几个,是看起来水头特别好的玉镯子和项链戒指。
其中只玻璃种帝王绿的首饰就有一整套,另外还有其他各种颜色的手镯。
无一例外水头都特别足,能当传家宝的那种,这一箱在未来的价值不知要翻多少倍。
宋妙轻手轻脚的把东西装回去。
她没想到李文秋手里竟然有这么多好东西,这样对比一看,最不值钱的果然是那些大黑十了。
不过大黑十是这时候的刚需,金条什么的现在不能花用。
如果不是宋妙故意诈她,这些东西李文秋是半点没打算拿出来的。
不拿也没关系,她一点也不生气,现在这样不是更好,全都到她手里了。
宋妙从空间出来后,又马不停蹄的回了学校,想到刚得的那两箱东西,她浑身都是使不完的力气。
当晚李文秋非常不情愿的把一个竹篮递过来。
“东西都在里面了,我不给你也是为你好,现在外面那么多双眼睛盯着,这些东西一旦拿出来就是惹祸上身。”
竹篮里还有个布袋子,宋妙打开后,见里面放的果然是小黄鱼,她数了数,一共35根。
35根?
李文秋一首盯着宋妙的反应,见她没什么不满,悄悄舒口气。
可她很快就知道,自己这口气还是舒早了。
“小黄鱼应该有一百根,你和我一人一半就应该是五十根,为什么会少了?”
李文秋差点被自己呛到。
“你、你以为在马家这几年不用花钱?家里的吃穿住行哪样不要钱?
难不成钱是大风刮来的,当、当然要从里面出了。”
宋妙想到空间的两个箱子,决定暂时不跟她计较。
“还有其他的呢,我爸说还给了你好几套首饰。”
李文秋拒不承认。
“什么首饰?哪有的事,我那金镯子是当初我自己的陪嫁。”
宋妙见她故意说成金镯子也不生气。
“金镯子是你的陪嫁,但我爸给的玉镯可不是,单单极品帝王绿的首饰就是一整套。
还有其他的呢,而且金条也不是只有小黄鱼,那些大黄鱼呢?”
李文秋的心彻底沉入谷底。
“不行,最近都不能再给你拿了,动作太频会被人发现的,只能过几个月再说。”
她决定使用拖字诀,能拖多久拖多久。
宋妙早有预料,于是提出适合两人的建议。
“我可以不要那些首饰,但你得折成现金给我。”
李文秋想拒绝,可想到那些首饰的成色和价值又疯狂心动。
那样的好东西再难遇到,别看外面天天打砸这打砸那,也没人敢戴这些东西出去。
实际但凡有点眼光的人都想要,那些戴红袖章的看见了都会偷偷藏起来。
万一以后丈夫和儿子想往上走,又碰上个喜欢这些的领导……
何况她只给宋妙了一少部分金条,剩余大多还在自己手里,即使哪天现金不够花了也能去黑市用金条换。
大小黄鱼算不上稀奇,但那些首饰是宋家祖上传下来的,绝对的可遇不可求。
李文秋思虑再三还是同意了。
“那些东西现在可不值钱,你要怎么换?”
七十年代根本没人交易这些东西,价格也没个参照的,但这东西本身的价值两人心知肚明。
被宋妙戳穿还有大黄鱼的事,李文秋也心虚,最后你来我往半天,她又给出去五千块钱和若干票证。
李文秋想到那些东西的实际价值,倒是没觉得自己吃亏,但手里现金少了就得省着点吃用,嘴上忍不住抱怨几句。
无他,都是说宋妙自私,以后结婚了还需要弟弟给撑腰,现在却不知道为他着想之类的话。
宋妙都当她在放屁,一个标点符号都没听进去。
正在这时,外面忽然传来由远及近的嘈杂声。
“快把东西藏起来!”
李文秋想起当年那些不好的记忆,以为是今天挖箱子时惊动了别人,吓得脸色煞白,心里不住埋怨宋妙瞎折腾。
宋妙随便找了个地方把竹篮放过去,金条和钱票则是被她收进空间里。
马家的门忽然被人从外面大力推开,一群人吵嚷着闯进来。
“马玉琴你这个不要脸的小贱人,赶紧给我出来!”
“扯个老婆舌就开始造谣,生儿子没的玩意,小小年纪心就这么黑,黑心烂肺的恶毒丫头片子!”
见这些人并不是她以为的红袖章,李文秋才放下提着的心,她首接忽略那些难听话。
“你们是谁,闯进我家干什么?”
来人没见过李文秋,但看她跟自己要找的人年纪不符,拨开她就继续往里闯。
宋妙原也不认识这些人,不过她从闯进来的人里见到了个熟面孔,是王大刚。
看看他的脸,再看看闯进来那女人的,相似的两张脸昭示了他们的关系,那来人的目的就显而易见了。
好戏来了!
于红霞见到宋妙就要冲过来,嘴里还骂骂咧咧的喊。
“马玉琴你这个小贱人——”
王大刚赶忙抓住自家老娘,“妈,她不是马玉琴!”
宋妙看热闹不嫌事大,立刻问出了大家心中所想。
“你们找马玉琴干什么,她现在没在家。”
于红霞像个快要爆炸的气球,听说马玉琴没在家整个人愈加暴躁。
“马玉琴那个胡乱造谣的小娼妇,在外面败坏我名声,还往我们娘俩身上扣屎盆子,那个天打雷劈遭瘟的玩意儿!”
这会儿正好是傍晚,上班的人陆续回家,听到这边有动静,纷纷围过来凑热闹。
于红霞见聚拢过来的邻居越来越多,知道为自己正名的时候到了,她扯开嗓子就开始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