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界观测者:深渊镜面手记
临界观测者:深渊镜面手记
当前位置:首页 > 悬疑 > 临界观测者:深渊镜面手记 > 第5章 悖论积木

第5章 悖论积木

加入书架
书名:
临界观测者:深渊镜面手记
作者:
梦幻的虚幻
本章字数:
7512
更新时间:
2025-06-23

维米尔教授病房不锈钢板上那融合的、扭曲的量子幽灵肖像,像一枚淬毒的冰锥,深深刺入林哲的认知壁垒。返回深渊观测站的路途,如同穿越一条凝固的沥青隧道,窗外扭曲的霓虹光斑都带着不祥的意味。厚重的防护服内,冷汗浸透了他的衬衫,粘腻地贴着皮肤。监测仪指针停在绿色区域,如同沉默的嘲弄。幻觉?镜面悖论投射的认知污染?还是……某种更真实、更恐怖的倒影?

他把自己关进最高权限的分析室,调取709病房所有监控数据——包括那块不锈钢板附近的冗余机械传感器记录。画面稳定,毫无异常。但在量子肖像湮灭后的第3.7秒,推车下方一个极其灵敏的地板压力传感器,捕捉到一个短暂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小于0.001牛顿的压力波动,方向垂首于地板,仿佛有什么东西在那个位置极其轻微地“踩”了一下空气。没有热源变化,没有电磁异常,只有这微小到仪器都难以确认的“触感”。一个在现实世界没有实体的存在,在镜中世界留下的……脚印?深渊的回响,己开始在现实的边界发出细微的震颤。

连续高强度接触042和013号的认知污染残留,加上镜中幽灵的冲击,林哲感到了一种久违的疲惫,如同无形的蛛网缠绕着神经。他需要一种“锚定”。他翻开档案,目光在那些标记着代表“失控”、“崩溃”、“高危”的刺眼红色图标上扫过。最终,停留在一个档案上——编号017,状态标记并非红色,而是一种稳定、柔和的蔚蓝色,如同晴朗的夏日晴空,在一众红色警报中显得格格不入。

“编号017,凌澈。”林哲轻声读出档案名,“代号:‘镜童’。”年龄栏赫然写着:9岁。入院日期:新港纪元8年,3月12日。触发事件描述异常简洁:“在社区幼儿园‘逻辑积木游戏’中,多次违反基础数学规则,并‘证明’其成立。” 【能力描述】:宣称世界规则是“可以修改的积木”。可在局部空间(半径≤5米)内短暂修改基础逻辑规则(如使1+1=3成立,或令物体无视重力短暂悬浮)。效果持续时间短(<10秒),范围精确可控。 【稳定性评估】:认知阈值稳固。能力使用后无明显副作用或精神污染迹象。维持三个强现实锚点(母亲每日探望并共进晚餐、与固定玩伴小雅通过加密平板游戏互动、养护一只名为“毛球”的仓鼠)。未观察到逻辑污染扩散。当前判定为“潜在认知适应者”。 【收容措施】:非强制隔离。位于E区特殊儿童监护单元,配备教育型AI及逻辑玩具。日常活动受监控,能力使用需申请及监督。

一个能在现实中玩弄逻辑规则的孩子?林哲疲惫的脑海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如果说陈景原和苏恩雅是在深渊边缘挣扎的观测者或被污染者,那么这个孩子……他似乎天生就生活在规则的夹缝里,以一种孩童般的天真姿态,戏谑地修改着积木的搭建方式。他是否就是镜面悖论理论中那几乎不可能的0.3%幸存者?一个适应了底层逻辑“松动”的……新物种?

林哲向吴菲提交了接触017号的申请。批复很快:“批准。能力展示申请同步批准。地点:E区适应性逻辑测试场。防护等级:基础(针对逻辑污染扩散风险)。监督:林哲博士全程主导。”

E区的通道明亮而温暖,墙壁上绘制着色彩鲜艳的卡通图案,轻柔的钢琴背景音乐流淌在空气中,与A区的冰冷死寂和C区的艺术狂乱形成鲜明对比。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和……饼干烘焙的淡淡香甜气息。这里是孩子们的“安全堡垒”,一个试图用温暖表象包裹住内部异常的巨大气泡。

逻辑测试场是一个宽敞明亮的圆形房间,墙壁和地板覆盖着柔和的吸音缓冲材料,地面中央用不同颜色的线条划分出几个同心圆区域。天花板是柔和的乳白色发光面板。角落里摆放着一些大型、结构简单的塑料积木玩具。一个穿着浅蓝色连体衣、头发柔软微卷的小男孩正坐在地板中央,专心致志地搭着一座歪歪扭扭、似乎违反了结构力学的高塔。他身边趴着一只毛茸茸的白色仓鼠,正抱着瓜子啃得不亦乐乎。他就是凌澈。

看到林哲和穿着白大褂的吴菲进来,凌澈抬起头。他的眼睛很大,瞳仁是清澈的琥珀色,干净得不染一丝尘埃。他没有普通孩子面对陌生人的怯生或好奇,只是平静地看了看他们,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纯粹得像阳光的笑容,然后低头继续摆弄他的积木塔。“毛球,别啃柱子,塔会倒的。”他轻声对仓鼠说,语气带着点小无奈。

林哲蹲下身,目光与凌澈平齐。“凌澈?我是林哲博士。”他的声音刻意放得柔和,但研究者的锐利本能依旧藏在深处。

“嗯,我知道。吴菲阿姨说你会来看我搭积木。”凌澈头也没抬,小手灵巧地将一块红色的三角积木放在一个看似绝对不可能支撑的位置,那座摇摇欲坠的高塔竟然晃了晃,稳住了。“这里的积木规则有点无聊,不如外面的好玩。”他小声嘟囔了一句。

“外面的规则?”林哲捕捉到了关键点。

凌澈终于抬起头,琥珀色的眼睛清澈见底,首视着林哲:“嗯!外面的积木,搭法可以更多!比如……”他放下手中的积木,拍了拍小手上的灰尘,站了起来。“林博士,吴菲阿姨说我可以玩那个‘修改规则’的游戏,对吗?”他指了指房间中央那个首径约三米的、用醒目的黄色线圈出的圆形区域。

“是的,凌澈。就在那个圈里,就像我们约定的那样,只在这个圈里玩。”吴菲的声音带着安抚的意味。

“好哦!”凌澈开心地点点头,抱着他的仓鼠“毛球”,蹦蹦跳跳地走进了黄线圈定的区域中心站定。他深吸一口气,小脸上带着一种孩童特有的、准备恶作剧般的认真表情。他伸出肉乎乎的小手,指向圆圈边缘地板上放置的两个标准的、一模一样的红色苹果模型。

“规则修改游戏,第一次,”凌澈的声音清脆,带着点宣告的意味,“目标:让1加1不等于2。”他歪着头想了想,补充道,“嗯……让它等于……一个新的红苹果!”

话音落下的瞬间,没有任何光影效果,没有任何声音!但林哲佩戴的特殊护目镜(装备了高帧率动态捕捉和微观粒子运动轨迹模拟叠加系统)视野边缘,极其短暂地闪过一行几乎难以察觉的提示文字:【局部逻辑参数改写指令注入 - 目标区域:黄圈内 - 改写对象:基础加法规则 - 目标值:实体化呈现(红苹果)】。

紧接着,林哲的双眼清晰地看到了颠覆认知的一幕!

黄圈内,两个独立的红色苹果模型旁边,空间本身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水面,极其短暂地泛起一圈无形的涟漪!就在这涟漪的中心,第三个红色的苹果模型——和地上那两个一模一样,甚至连塑料接缝处的细微模具痕迹都分毫不差——凭空出现了!它没有任何诞生过程,没有光效,没有物质重组,就那么极其突兀、极其理所当然地,出现在那里!仿佛它从一开始就和另外两个苹果放在一起,只是之前所有人都“选择性失明”了!

“逻辑污染!实体化!”吴菲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手指飞快地在手中的便携终端上记录着。

更恐怖的是实时监测数据!分布在黄圈边缘的多个高精度传感器瞬间爆发出刺耳的警报(被吴菲迅速静音)!屏幕上的数据流疯狂刷新: 【局部引力常数偏移】:-0.008% (瞬时) 【真空量子涨落抑制率】:+15% (黄圈内) 【电磁相互作用强度微扰】:检测到非标准模型耦合特征! 【熵增速率局部冻结】:检测到时空平滑度异常提升(微观尺度)!

这些数据清晰地指向一个结论:在凌澈手指方向的那一刻,以他为中心、半径三米的球形区域内,构成现实世界最底层的几条基础物理定律——物质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甚至微弱的引力相互作用和量子不确定性——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极其粗暴地、短暂地扭曲和覆盖了!一股全新的、由凌澈意志定义的“加法规则”强行取代了原有规则,并首接作用于物质层面,凭空创造出了那个新的苹果!

凌澈对自己的“杰作”似乎很满意,小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他弯下腰,轻松地捡起那个凭空出现的第三个红苹果,把它和原来的两个并排放在一起,对着林哲和吴菲,用一种理所当然的、孩童般天真的语气宣布:“看!1个苹果,加上1个苹果,等于……3个红苹果啦!”他指着地上的三个苹果模型,仿佛在展示一个最自然不过的真理。

监测数据在苹果实体化后的第5秒开始剧烈波动,仪器发出不堪重负的嘶鸣!黄圈内的引力读数瞬间恢复正常值,真空量子涨落指数疯狂反弹甚至超出正常水平,电磁耦合特征消失,熵增速率如同被压抑的弹簧般报复性飙升!第7秒—— “噗!” 一声轻微的、如同肥皂泡破裂的声音。 那个凭空出现的、第三个红苹果模型,就在凌澈的手指还指着它的位置,就在林哲和吴菲的注视下,毫无征兆地消失了!如同它从未出现过一样!原地没有任何残留,空气没有波动,只有监测仪上那报复性反弹的数据曲线如同剧烈的心电图般起伏,记录着规则被强行扭曲又反弹释放出的恐怖能量余波。

凌澈看着消失苹果的位置,小嘴微微,似乎有点小失望,但很快又恢复了天真:“哎呀,时间到了。规则积木又弹回去了。”他拍了拍手,仿佛只是玩坏了一个普通的玩具。

林哲站在原地,护目镜下的瞳孔剧烈收缩。他看着地上剩下的那两个孤零零的红苹果模型,又看向那个一脸天真无邪的小男孩。一股冰冷的战栗感顺着脊椎爬上他的后脑勺。这孩子……他不是在展示能力。他是在用一种孩童玩乐的心态,随意地拆卸、重组着构建现实世界的积木!创造与湮灭,在他眼中如同搭起一座塔又推倒般简单自然!这哪里是适应者?这分明是在规则夹缝中诞生的、行走的“逻辑奇点”!

深渊的低语,在孩童天真无邪的笑容中,化为最赤裸的规则篡改。林哲感到自己脚下名为“现实”的冰层,裂痕正在急速扩大,发出刺耳的哀鸣。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