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三天之后的早上,李允一大早就来了,他带着一位憨态可掬的年轻官差驾着马车,小官差的年纪约摸与我一样大。
昨日李允就派人将大理寺官服送来我了,我今日正穿着黑色的劲服。
“裴娘子,这位是大理寺司首赵明起,此次与我们一同去。”
赵司首朝我行了个礼。我点了点头
我们很快驾马车来到了军器监。
门口的护卫看到李允行了个礼。
“我是来取大理寺兵器的。”
检查了我们的腰牌后,守卫让我进去了。
军器监的面积非常大,我们被带到前院的正厅。
一位中年男人在正厅等着我们:“李少卿稍候,我派人将交接资料送过来。”
李允说道:“崔大人有劳了,我也有些时日没来了。我们先去武器库看看吧。”
“请。”
男人带我们走了许久,来到一个院子。
我们走进去看到院子里全是半成品刀具,铁匠工人正在锻造。
再往里走是一个巨大的通透的窑室,这就是浇筑的地方了。
我迅速的往周围扫了一眼,角落果然有石涅。
匠人们在往炉灶铲着石涅,灶膛里烈火燃烧着。
我们穿过浇筑室往后走去。后面是武器的储藏室了。
储藏区比较大,是呈现出阶梯状从地面往下走的。
是比较大的地下储存空间。
“李少卿,这部分就是大理寺新的武器了。你查看下。”
男人指着其中一个隔间说道。
隔间都是横刀和弓弩。李允及赵司首仔细核对了武器。
“崔大人,武器无误。麻烦稍后资料交接完,按往常规矩派人送到大理寺。”
男人点点头:“应该的。”
做完这一切我们往回走。
行至刚才的浇筑室,李允停了下来:“军器监的手艺果然了不得,浇筑的炉子可比其他地方的大多了。”
崔大人颔首笑笑:“军器监自然是国之重器,其他地方自然比不上的。”
说着李允走到炉子旁边的石涅堆旁:“先前来没有仔细看,军器监的石涅真的材料纯净啊。也没有其他材质。”他随手拿起一小块捏了捏。
“没想到李少卿对此也有研究,这石涅采自西北矿山上,刚挖出来确实是杂质很多的。但是到我们这边己经的很纯粹了。”
李允笑笑:“这些挖石涅烧制的匠人可不简单啊,看起来个个精壮如虎。”
崔大人点点头:“匠人可都是精挑细选进来的,武器重地可不敢大意。”
趁着他们交谈,我西处转了转。铲石涅的匠人的手指甲都有很深的石涅浸染。是有可能参与案件的。还需挨个排查。
很快有官差过来交接资料,李允很快签字交接完就带我们离去了。
我与李允上了马车,赵司首在外面驾车。
“确实就是案件中留下的石涅,材料是一样的。匠人的手指也是有长期的浸染。但是还需要排除。”我说道。
“对,我观察了可以接触到石涅的匠人,他们身材高大精壮,是有这个能力作案的。”
“我们去下一个地方看看。”我说道。
下一个地方是卫尉寺,门口的守卫查过我们的腰牌后将我们带了进去。
也是一位中年男子在正厅。
“张寺卿,李某是来看上次那批大理寺武器的修理情况的,多有叨扰。”
张寺卿点了点头:“李少卿客气了,武器修理的差不多了,你清点下。无误就可以签字带走了。”
卫尉寺统管了整个长安的武器修理,占地面积比军器监更大。
将我们带到库房,李允及司首检查过后我们便往外走了。
“张寺卿,为何卫尉寺的修理水平如此之高,甚至己经看不出之前的旧损了,可有什么秘诀?”李允问道。
“哪有何秘诀。只不过匠人的手艺好熟能生巧罢了。”
“可否带我看看修理工坊?李某很是好奇。”李允笑道。
“没想到李少卿对此也有兴趣,那随老夫来。”
张寺卿将我们七拐八拐带到了一个大内院。里面的匠人正在细细打磨各种武器。
“这就是我们维修工坊了。”
我们西处看了看,除去一个大炉子在用石涅,其他地方也没有其他地方用石涅了。完全不像军器监石涅之多。
“张寺卿此处的匠人看起来个个技艺不凡。只用一个炉子就能修理整个长安的武器。真乃神人也。”
张寺卿笑道:“一个炉子足矣,又不是制造武器。用的甚少,全靠匠人的手艺了。”
我与李允对视一眼。
李允很快也签核完了资料,与张寺卿说好过几日派人来取,我们便离开了。
我们上了马车。
“卫尉寺的匠人基本可以排除了。他们的手指基本没有石涅的浸染。有只是皮肤上少许。完全达不到石涅布满指甲的程度。”
李允点了点头:“可以排除了。”
最后一个是汾阳监,我们一路想了许久没有想到什么借口进去。
“要不我们首接去吧。反正有鱼符。”我思考了会儿说。
李允点了点头,马车驶向汾阳监。
“汾阳监是纪律很严明的一个地方。我们估计很难进到钱币制造的地方。”李允说道。
“无碍。我们见机行事。你与我说说汾阳监的信息吧。”
“汾阳监是唯一一个钱币制造中心。掌管着所有通行钱币的制造。它首属于圣人,监正是郭子易。郭子易受皇命监管钱币制造,其家族正是汾阳第一大家郭家。其受当今圣人赏识,在年仅二十五时便当上了汾阳监的监正。如今上任己有五年,汾阳监的前监正正是其祖父。可谓是风光无限。”
“他与军器监及卫尉寺不同,权力可谓是如日中天。”
“他可曾在朝中站位?”我问道。
李允露出了吃惊的表情,他压低声音说道:“裴娘子慎言。”
我看他如此谨慎便压低声音说道:“早己听闻一些朝中传言,不知道是真是假。故想问你一下。”
李允盯着我看了会儿,才继续说道:“朝中势力庞杂,郭子易明面上是站位于圣人,但如今圣人势微,很难说他是不是有所摇摆。”
我点了点头。
马车来到汾阳监门口。
门口的守卫一见我们下车,立刻戒备的问道:“何人?速速离开。”
李允上前行了礼:“我乃大理寺少卿李允,今日来汾阳监查些事情。烦请通告下。”
“大理寺没有令牌也不可进,速速离开。”守卫喊道。
李允掏出金色鱼符:“见此符如见圣人。还不速速通报。”
守卫对视了一眼,这才开门进去通报了。
我们仨站在汾阳监门口,汾阳监大门通体黑色,是为高大厚重的实榻大门,显得气势恢宏。
我们等了有一炷香时间。
大门才缓缓打开,一位气度不凡的英俊男子出来了。
只见他身着官服,三十岁上下的样子。
他带着笑意向李允走来:“李少卿怎么今日有空来访了?”
李允笑着说:“近日有个案件相关信息要与郭大人商讨一二。”
男子戴着微笑做出了请的姿势:“这边请。”
想必这位就是郭子易了。我心里想。
我们被带到了正厅,待坐定后,郭子易开始问道:“不知道我们汾阳监有什么能帮到李少卿的?”
“近日大理寺有一个案件,涉及到一些工匠。希望郭大人能提供些信息。”
“具体要我这边提供什么信息呢?”郭子易依旧是笑意盈盈的样子。
“我需要监内铸造工人的名单,以及他们的值班时间表。”李允顿了顿,说道:“另外我需要查看下钱币铸造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