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烈传奇
英烈传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英烈传奇 > 第一百二十章盛宴献号推天可汗,帝王谦辞启万邦新章

第一百二十章盛宴献号推天可汗,帝王谦辞启万邦新章

加入书架
书名:
英烈传奇
作者:
爱笑的花猫
本章字数:
6574
更新时间:
2025-07-10

开武十二年的秋,神都长安的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喜庆与自豪。

北伐大军班师回朝的鼓乐声尚未散尽,突厥大可汗突摩勒被囚于长安的消息,己如长了翅膀般,飞越千山万水,传遍了西域诸国。曾经在大唐与突厥之间摇摆不定、作壁上观的西域各国——高昌、于阗、疏勒、龟兹、焉耆……如同被投入巨石的湖面,终于无法再保持平静。

他们亲眼见证了突厥的强盛,也目睹了大唐摧枯拉朽般将其覆灭的雷霆之势。此刻的大唐,如同一轮冉冉升起的红日,光芒万丈,照耀着整个东亚大地。再没有人敢怀疑大唐的实力,也没有人愿意错过这个依附强盛王朝的机会。

于是,从初秋开始,一支支来自西域的使团,带着本国最珍贵的贡品——于阗的美玉、疏勒的良马、龟兹的乐师、高昌的葡萄美酒……络绎不绝地涌入神都长安。朱雀大街上,随处可见身着异域服饰的使者,他们操着半生不熟的汉语,好奇地打量着这座比他们王城还要繁华十倍的都市。

“听说了吗?高昌王鞠泰来亲自来了!”

“于阗的公主也随使团来了,据说带来了整整十车和田玉!”

“陛下下旨,要在大明宫设宴,招待所有使者呢!”

长安百姓的议论声中,充满了作为大唐子民的骄傲。而各国使者抵达长安后,在目睹了神都的繁华、唐军的威严、市井的安乐后,心中的敬畏又深了几分。

十月初三,大明宫的麟德殿,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这是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宫廷盛宴。殿内的梁柱上悬挂着五彩宫灯,地上铺着厚厚的波斯地毯,来自西域的乐师在殿角演奏着欢快的乐曲,宫女们手捧佳肴美酒,穿梭于宾客之间。

秦正阳身着常服,却依旧难掩帝王的威仪,端坐于主位之上。他的两侧,坐着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开国元勋,以及李铮、龙天策等北伐功臣。殿下,则按国别的远近亲疏,依次坐着西域各国的使者,为首的正是高昌国国君鞠泰来。

鞠泰来年近五十,须发微白,却精神矍铄。他身着高昌国最华贵的锦袍,腰间挂着镶嵌宝石的弯刀,不时举杯向秦正阳致意,眼神中充满了敬畏与热忱。

“诸位远道而来,辛苦了。” 秦正阳端起酒杯,声音温和却带着穿透力,“今日设宴,一来是为了欢迎诸位,二来是想与诸位共庆天下太平。自突厥覆灭,漠北安定,西域与大唐之间,再无阻碍。往后,愿我们互通有无,共享太平。”

“陛下圣明!” 各国使者纷纷起身,举杯回应,声音中充满了真诚的敬意。

宴会气氛热烈而融洽。秦正阳兴致颇高,不时询问各国的风土人情、物产习俗,对使者们提出的贸易、文化交流等请求,都一一应允。当龟兹的乐师演奏起激昂的胡旋舞时,殿内的气氛达到了高潮,连秦正阳都忍不住击节赞叹。

就在众人沉浸在欢乐之中,纷纷称颂大唐盛世时,高昌国国君鞠泰来,放下了酒杯,整理了一下锦袍,缓缓站起身。

殿内的喧闹声,渐渐平息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这位西域最有影响力的国君之一,显然有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鞠泰来深吸一口气,走到殿中,对着秦正阳深深一揖,声音洪亮而庄重:

“陛下!”

秦正阳微微颔首:“鞠王请讲。”

鞠泰来抬起头,目光扫过殿内的各国使者,又落回秦正阳身上,语气无比诚恳:“大唐一统西海,威加海内,功绩震铄古今,天下为之响动!我高昌国,与于阗、疏勒、龟兹、焉耆等西域二十九国,连日商议,皆认为陛下仁德布于天下,威德震慑西方,实乃天命所归的共主!”

他顿了顿,提高了声音,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入在场每个人的耳中:

“我等二十九国,愿共同为大唐皇帝陛下,上尊号——‘天可汗’!”

“天可汗”!

这三个字,如同一道惊雷,在殿内炸响!

“天可汗”,意为“天下共主”,是西域各国对最高统治者的尊称。自北魏以来,从未有中原皇帝获此尊号。这不仅是一个尊号,更是西域各国心甘情愿臣服、接受大唐领导的象征!

于阗王、疏勒王等其他西域国君,立刻起身附和:

“我等于阗国,附议!愿尊陛下为天可汗!”

“我等疏勒国,附议!请陛下接受尊号!”

“愿天地西方,皆接受天可汗领导!”

各国使者纷纷跪倒在地,齐声高呼:“请陛下接受‘天可汗’尊号!”

声音整齐而洪亮,在麟德殿内回荡,带着一种历史性的庄严与狂热。

大唐的文武百官,脸上都露出了激动与自豪的神色。这是何等的荣耀!足以媲美秦汉盛世,甚至远超!不少老臣想起早年大唐初建时的艰难,更是热泪盈眶。

侯莫陈宏激动地上前一步:“陛下!西域各国诚心拥戴,此乃天意民心,陛下当接受尊号,以安西海!”

高智辉也躬身道:“陛下接受‘天可汗’尊号,不仅能稳固西域,更能彰显大唐天威,实乃利国利民之举!”

殿内的气氛,因为这个提议,变得无比热烈。所有人都看着秦正阳,期待着他点头应允。

然而,秦正阳脸上的笑容,却渐渐平静下来。

他看着跪倒在地的各国使者,看着激动的文武百官,沉默了片刻。麟德殿内,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烛火燃烧的噼啪声。

终于,秦正阳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诸位的心意,朕心领了。”

他的目光扫过鞠泰来,扫过各国使者,语气诚恳:

“‘天可汗’尊号,分量太重,朕不敢承受。”

殿内顿时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愣住了——陛下竟然拒绝了?

鞠泰来更是满脸错愕,他上前一步,急切地说:“陛下!这是我等二十九国的真心拥戴,绝非虚言!有陛下这位‘天可汗’统领,西域必能长治久安,再无战乱!”

秦正阳摆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继续说道:“大唐强盛,非为称霸天下,而为守护百姓安宁。朕身为大唐皇帝,治理好大唐亿万子民,让他们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己经足够辛苦,也足够满足了。”

他看向西域各国使者,眼中带着温和的笑意:“你们各国,有自己的历史,自己的习俗,自己的百姓。由你们自己管理自己的国家,熟悉国情,体恤民生,岂不是更好?”

“朕不需要‘天可汗’的尊号,也不需要首接统领你们的国家。” 秦正阳的声音越发清晰,“朕只希望,大唐与西域各国,能世代友好,互通有无,贸易往来,文化交流。你们有难,大唐可以相助;大唐有需,也请你们援手。如此,便是最好的相处之道。”

他顿了顿,语气无比坚定:“天下太平,不在于有一个‘天可汗’统辖万物,而在于每个国家都能自主发展,每个百姓都能安居乐业。这,才是朕想要的‘新篇章’。”

殿内,鸦雀无声。

各国使者呆呆地看着秦正阳,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他们做好了被索取贡品、被要求质子、被派驻官员的准备,却万万没想到,这位能轻易覆灭突厥的大唐皇帝,竟然拒绝了“天可汗”的尊号,还真心实意地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国家”。

这份胸襟,这份气度,远超他们的想象!

鞠泰来愣了许久,才缓缓回过神来。他看着秦正阳平静而真诚的眼神,突然明白了——这位大唐皇帝,所求的并非疆域的扩张,而是一种更高级的和平与繁荣。他再次深深一揖,这一次,比之前更加恭敬:

“陛下仁德,远超古之贤君!我等……佩服!”

于阗王、疏勒王等西域国君,也纷纷躬身:“陛下圣明!我等愿与大唐世代友好,永结盟好!”

虽然没有得到“天可汗”的尊号,但秦正阳的这番话,却比任何尊号都更能赢得西域各国的真心拥戴。他们知道,自己遇到了一位真正的明君,一位值得信赖的盟友。

秦正阳看着众人,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如此甚好。来,诸位,让我们共饮此杯,祝愿大唐与西域各国,友谊长存,共享太平!”

“共享太平!” 殿内所有人,包括大唐百官和西域使者,齐声应和,举杯共饮。

宴会的气氛,比之前更加热烈,却多了一份真诚与融洽。胡旋舞依旧在跳,美酒依旧在斟,但每个人的心中,都对大唐,对这位年轻的皇帝,多了一份发自内心的敬佩。

这场宫廷盛宴,没有诞生“天可汗”的尊号,却开启了大唐与西域各国关系的新篇章。一种基于平等、互利、友好的国际关系,在秦正阳的主导下,悄然形成。

神都的夜晚,灯火璀璨。来自西域的使者们,在回去的路上,兴奋地议论着今晚的所见所闻。他们知道,一个属于大唐,也属于整个东亚、西域的“新篇章”,己经正式开启。在这个篇章里,没有征服与被征服,只有交流与共赢,只有和平与繁荣。而这一切的缔造者,正是那位拒绝了“天可汗”尊号,却赢得了天下人心的大唐皇帝——秦正阳。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