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计划”的辉煌胜利,如同金色的麦浪,席卷全国,温暖了无数人的心田。林小寒的名字被载入史册,成为科学报国的时代楷模。而在这份举国欢庆的荣光中,一场更贴近人心的喜悦,正在省城悄然酝酿——林小寒与程向阳的婚礼。
组织关怀,盛大筹办。鉴于林小寒的特殊贡献和低调作风,这场婚礼由省里和农科院联合操办,孙副部长亲自挂帅“婚礼筹备小组”组长。消息传出,整个省城都为之沸腾。
婚礼定在国庆前夕,地点选在省农科院最大的礼堂。礼堂内外早己被布置得喜庆而庄重。大门上方悬挂着巨大的红色双喜字,两旁是醒目的标语:“向科学进军,为西化奋斗!”、“革命伴侣,并肩前行!” 没有鞭炮(70年代城市禁放),但高音喇叭循环播放着《东方红》、《咱们工人有力量》等昂扬的乐曲,气氛热烈。
礼堂内,主席台背景是巨幅的毛主席画像和五星红旗。台下坐满了宾客:中央和省市领导、农科院全体职工、程向阳的大学师生代表、家属院邻居,甚至还有闻讯自发前来的市民代表,将礼堂挤得水泄不通。人人脸上都洋溢着真诚的笑容和祝福。
程向阳穿着崭新的深蓝色中山装,胸前别着大红花,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他站在礼堂门口迎宾,身姿挺拔,笑容灿烂,眼神却时不时焦急地望向家属院的方向。紧张、期待、巨大的幸福感交织在一起,让他手心全是汗。
林小寒的房间里,难得的充满了暖意和笑语。几位农科院热心的大姐充当“娘家人”,正围着她忙碌。
镜前,林小寒罕见地褪下了素净的白衫长裤。她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枣红色呢料列宁装,这是组织特批的“礼服”,庄重而不失喜庆。乌黑的长发没有盘复杂的发髻,而是梳成两条光洁的麻花辫,用崭新的红头绳系住,垂在肩前,衬得她清冷的面容多了几分温婉。
“哎呀呀!林顾问!这可真是……太好看了!” 王大姐拿着红纸,小心地帮林小寒唇上点了点胭脂,忍不住赞叹,“平时就知道您学问大,模样俊,这一打扮起来,简首就是画报里走出来的仙女!”
林小寒看着镜中的自己,眉宇间那抹常年不化的清冷,似乎也被这满目的红色和周围热切的气氛融化了一丝。她有些不习惯地抿了抿唇,那一点胭脂色,如同雪地里绽放的红梅,点亮了整张脸。
“姐姐好看!像新娘子!” 林朝阳穿着崭新的小军装(仿制),戴着红领巾,围着林小寒转圈,小脸兴奋得通红。
门外传来吉普车的喇叭声。接亲的队伍到了!领头的是刘文清,开着一辆扎着大红绸花的吉普车(公车特批),后面还跟着几辆绑着红绸的自行车队,都是程向阳的同学和农科院的年轻小伙,浩浩荡荡,气势十足,引来无数路人围观喝彩。
“新娘子出门喽!” 在众人的簇拥和笑声中,林小寒被王大姐扶着,走出了小院。当那一身红妆、清冷绝艳的身影出现在阳光下时,喧闹的人群瞬间安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更热烈的掌声和惊叹!
程向阳早己快步迎了上来。当看到盛装的红妆林小寒时,他整个人都呆住了,心脏仿佛停止了跳动,眼中只剩下那抹惊心动魄的红。他张了张嘴,千言万语堵在喉咙里,最后只化作一个傻乎乎却无比灿烂的笑容,伸出手,小心翼翼地、郑重地牵住了林小寒微凉的手。
“小寒…我来接你了。” 他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是极致的幸福。
林小寒抬眸,望进程向阳盛满星光的眼底,清冷的眸光漾开一丝极淡却清晰的笑意,如同春冰初泮。她微微颔首,任由他牵着手,坐进了扎着红绸花的吉普车。
车队在人们的欢呼和乐曲声中,缓缓驶向农科院礼堂。所过之处,行人纷纷驻足,投来羡慕和祝福的目光。这场婚礼,不仅是两个人的结合,更成为了省城一道亮丽的风景,一个时代的印记。
农科院礼堂内,掌声雷动!
当一对新人手牵着手,在《婚礼进行曲》(由农科院文工团乐队现场演奏)的旋律中步入礼堂时,气氛达到了顶点!
孙副部长作为证婚人,满面红光地站在主席台前。他没有冗长的官话,声音洪亮而真挚:
“同志们!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见证我们最优秀的农业科学家林小寒同志,与在‘星火计划’中表现突出、品学兼优的程向阳同志,结为革命伴侣!他们的结合,是志同道合的结合,是并肩奋斗的结合!是‘星火’精神的延续!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祝福这对新人!”
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下面,请新人宣读结婚誓词!”
程向阳转向林小寒,紧紧握着她的手,目光炽热而坚定,声音洪亮地响彻礼堂:
“林小寒同志!我程向阳,志愿与你结为夫妻!从今以后,无论顺境逆境,无论富贵贫穷,无论健康疾病,我都将永远忠诚于你,爱护你,支持你的事业,守护你的理想!与你并肩,扎根这片土地,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贡献我们全部的力量!此生不渝!”
他的誓言,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充满了泥土般的朴实和钢铁般的坚定,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小寒身上。她依旧神色清冷,但在程向阳炽热的注视和满堂的期待下,她缓缓开口,清越的声音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程向阳同志,我志愿与你结为夫妻。同心同德,并肩前行。此生,以科学报国,以小家筑大家。风雨同舟,不离不弃。”
她的誓词更短,更冷静,却蕴含着同样沉甸甸的分量。“以科学报国,以小家筑大家”,这十个字,道尽了她毕生的信念与对这段婚姻的期许。
“好!” 孙副部长大声道,“现在,我宣布,林小寒同志与程向阳同志,正式结为夫妻!革命友谊万岁!”
“革命友谊万岁!” 全场齐声高呼,掌声、欢呼声几乎要掀翻屋顶!
程向阳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在众人的起哄声中,他转过身,在万众瞩目下,轻轻地、珍重地,在林小寒光洁的额头上印下了一个滚烫的吻!
林小寒的身体几不可查地微微一颤,白皙的脸颊飞起两抹极淡的红晕,长睫低垂,却没有躲闪。这无声的默许和那抹罕见的羞色,让程向阳的心瞬间被巨大的幸福填满!
婚礼的宴席设在农科院食堂。没有山珍海味,但充满了时代特色和浓浓的心意:大白米饭管够,红烧肉、土豆炖鸡、白菜粉条、西红柿炒鸡蛋……都是硬菜!每桌还配了一瓶本地产的“丰收牌”白酒和一包“大前门”香烟。
新人在孙副部长等人的陪同下,挨桌敬“酒”(林小寒杯中是白开水)。所到之处,皆是真诚的祝福和欢声笑语。
“林顾问,程同志,祝你们白头偕老,早生贵子啊!” 老教授们笑呵呵地祝福。
“向阳,好福气啊!一定要照顾好林顾问!” 同学们拍着程向阳的肩膀。
“林姐姐,程哥哥,祝你们永远幸福!” 家属院的孩子们挤过来,送上自己画的贺卡。
程向阳满脸笑容,来者不拒(酒量竟出奇的好)。林小寒虽然依旧话少,但面对每一份祝福,她都微微颔首,清冷的眉眼在满堂红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柔和。
林朝阳成了最开心的小尾巴,穿着小军装,口袋里塞满了喜糖,小脸笑得像朵花。
宴席尾声,微醺的程向阳被众人簇拥着站起来。他端起酒杯,环视全场,声音洪亮而饱含深情:
“感谢组织关怀!感谢各位领导、师长、同志们的厚爱和祝福!今天,是我程向阳这辈子最幸福的一天!我向组织保证,向小寒保证,也向大家保证!我程向阳,永远是小寒同志最坚定的支持者和同行者!我们会扎根在农业科研的第一线,把‘星火’燃得更亮!把日子过得更红火!为了我们的国家,也为了我们的小家!干杯!”
“干杯!”
欢呼声再次响彻食堂!这朴实的誓言,道出了那个年代青年最真挚的家国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月上中天,喧闹散去。
贴着大红喜字的新房(主卧重新布置过)内,红烛高燃,暖意融融。
程向阳看着坐在床沿、在烛光映照下更显清丽无双的林小寒,心跳如鼓。他走过去,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捧起她的双手,仰头看着她,眼中是化不开的深情和珍视:
“…媳妇儿,” 这个称呼让他脸一红,却叫得无比自然,“今天……我像做梦一样。我终于,真真正正地把你娶回家了。”
林小寒垂眸看着他,烛光在她眼中跳跃。她伸出微凉的手指,轻轻拂过程向阳因激动和酒意而泛红的脸颊,动作带着一丝生涩的温柔。
“嗯。”她轻声应道,然后,极其罕见地,主动俯下身,在程向阳的唇上,印下了一个轻如羽毛、却带着不容错辨的温情的吻。
红烛摇曳,映照着床上紧密相拥的剪影。
窗台上,两本鲜红的结婚证旁,多了一株用红绳系着的麦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