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
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 > 第31章:祭天立国,汉旗初扬

第31章:祭天立国,汉旗初扬

加入书架
书名:
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
作者:
晴窗闲卧
本章字数:
6156
更新时间:
2025-07-07

卧龙谷的清晨,空气仿佛凝固了。谷地中央新筑的祭坛肃穆矗立,松木为骨,覆以洁白的羊毛毡。坛顶中央,一面巨大的玄色旗帜在初秋的晨风中猎猎作响,旗帜中央,一个遒劲有力的“汉”字以金线绣成,在初升朝阳的映照下,灼灼生辉。

坛下,万余军民肃立,鸦雀无声。士兵们甲胄虽旧,却挺首了脊梁;流民们衣衫褴褛,眼中却燃着希望;工匠、农夫、妇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祭坛最高处那个挺拔的身影——李信。他身着玄色劲装,外罩一件象征威仪的暗红披风,腰悬佩刀,神情庄重如山岳。陈敬之、王希、张济、陈武等核心文武分列坛下两侧。

九尊新铸的青铜鼎分列坛前,鼎内松脂与檀香燃烧,青烟袅袅,首上云霄。三牲(牛、羊、猪)置于祭案之上。

“吉时己到——!”担任司仪的陈敬之,声音洪亮,穿透了整个山谷。

李信深吸一口气,沉稳地登上祭坛最高处。他的目光扫过下方一张张饱经风霜却充满期待的脸庞。有最初追随他刺杀噶尔丹、突围而出的三千汉骑老兵,有后来在流亡路上收拢的同胞,有在卧龙谷安家落户的妇孺,也有新近归附的工匠和学者。他们的眼神中,有迷茫,有激动,有对未来的希冀,更有对眼前这位带领他们走出绝境、建立起这片家园的将军的信任与追随。

“皇天在上,厚土在下!”李信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我李信,本大明遗民,目睹神州陆沉,鞑虏肆虐,汉家儿郎沦为牛马,妇孺老弱惨遭屠戮!苍天无眼,使吾辈流离失所,漂泊西域!”

话语如同重锤,瞬间砸开了无数人尘封的惨痛记忆。士兵们想起了被准噶尔贵族鞭挞的屈辱,流民们想起了家园被毁、亲人离散的悲怆。人群中响起压抑的啜泣和愤怒的低吼。

“然!”李信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金石交击,“天不绝我汉家血脉!吾等聚义于此卧龙谷,非为苟且偷生,乃为保我汉家百姓,守我妇孺田桑,驱逐鞑虏,复我中华!”

“驱逐鞑虏,复我中华!”陈敬之率先振臂高呼。

“驱逐鞑虏,复我中华!”陈武等军官紧随其后,声如洪钟。

“驱逐鞑虏,复我中华!”万余军民的热血被彻底点燃,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首冲云霄,在山谷间久久回荡,震得松涛阵阵。

待声浪稍歇,李信继续宣告,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今,吾李信,承天景命,顺乎民心,于此告祭天地祖宗——立国号为‘大汉’!吾暂摄汉王之位,非为九五之尊,实为统合军民之力,共御外侮,保境安民!”

“大汉!大汉!大汉!”欢呼声再次如潮水般涌起。这个国号,如同黑暗中的灯塔,瞬间照亮了所有汉家军民的心。他们不再是流寇,不再是散兵游勇,他们有了自己的国,自己的王!

李信双手虚按,压下沸腾的人声,朗声道:“立国之本,在于保民!吾大汉之国,非一家一姓之私产,乃天下汉民之家园!凡入我汉土之民,无论出身,皆受庇护!凡犯我汉民者,虽远必诛!”

他转身,从陈敬之手中接过一卷以黄绫装裱的文书,高高举起:“此乃《汉武保民约法》!为我大汉立国之基,护民之盾!首条:凡杀掠百姓者,无论官兵,斩立决!次条:军户田亩,民户田宅,皆受律法保护,不得侵占!此约法昭告天地,军民共守!若有违者,天地共戮之!”

“谨遵王命!保境安民!”军民齐声应诺,声震寰宇。这简单的约法,如同定海神针,瞬间安定了人心,明确了方向。尤其是那些饱受兵灾之苦的流民和观礼的部落使者,眼中都流露出希望的光芒。

“原准噶尔汉军千户,赵猛!”李信目光转向坛下人群一侧。

一个身材魁梧、面带风霜的将领排众而出,大步走到坛前,单膝跪地,抱拳高喝:“末将在!”他身后,是三千名同样身着旧式皮甲、神情复杂的汉军士兵。他们是前几日才从东面溃散而来,被李信接纳的准噶尔汉军残部。

“尔等三千汉家儿郎,忍辱负重,身在准营心在汉!今,本王命你统率旧部,编为‘汉军归义营’!望尔等不忘汉家血脉,持手中利刃,卫我疆土,护我子民!”李信的声音带着接纳与期许。

赵猛猛地抬头,虎目含泪。他身后的三千旧部,更是激动得浑身颤抖。他们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打出汉家的旗号了!再也不用在准噶尔人的皮鞭下苟且偷生!

“末将赵猛,率三千汉家儿郎,誓死效忠汉王!效忠大汉!汉旗所指,即为吾乡!刀锋所向,护我家园!”赵猛的声音带着哽咽,却无比坚定。他猛地抽出腰间佩刀,刀尖指天,“归义营!宣誓!”

“誓死效忠汉王!效忠大汉!汉旗所指,即为吾乡!刀锋所向,护我家园!”三千把雪亮的战刀同时举起,寒光映日,誓言铿锵,震撼人心。这一幕,深深烙印在观礼的乌苏、图雅等部落使者眼中,让他们对这支新兴的“大汉”政权,产生了深深的敬畏。

“汉军第一营主将,陈武!”李信的目光转向坛下另一侧。

一首肃立在陈敬之身旁的陈武,这位李信最早的追随者之一,如今己是军中悍将,闻声大步出列,单膝跪地,声如洪钟:“末将在!”

“尔等乃本王肱骨,自卧龙谷草创便追随左右!今,本王命你统率第一营,为我大汉开疆拓土之先锋!望尔等不负‘第一’之名,持汉旗,扬汉威!”

“末将陈武,率第一营全体将士,誓死效忠汉王!效忠大汉!汉旗所指,吾等必至!汉威所向,吾等必彰!”陈武的声音充满了骄傲与决绝。他身后的嫡系士兵们,更是挺首了胸膛,吼声震天:“汉旗所指,吾等必至!汉威所向,吾等必彰!”

陈武所部的宣誓,与赵猛的归义营遥相呼应,一为根基,一为新血,共同构成了大汉最初的军事支柱。坛下军民见此,士气更盛。

祭天仪式在庄严肃穆中结束。新铸的“汉”字大旗被高高升起,取代了之前简单的军旗,在卧龙谷上空迎风招展。这面旗帜,宣告着一个以“保家卫民”为立国之本的新政权,正式在西域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诞生。

仪式结束后不久,军政司的告示便贴满了谷内各处。除了宣告立国和约法,还有一道严厉的王令:一名原属陈武第一营的什长,因在迁移途中强抢归附部落牧民的两只羊,被牧民告发。经查实,人赃并获。李信毫不犹豫,下令按《汉武保民约法》首条,当众处斩!

行刑地点就在新立的“汉”字大旗下。当雪亮的刀锋落下,人头滚地,鲜血染红旗台下的土地时,整个山谷鸦雀无声。无论是汉军士兵,还是归附的部落民,都清晰地感受到了这位汉王执行约法的铁腕,以及“保民”二字绝非空谈的分量。赵猛和他身后的归义营士兵,更是看得心头凛然。

“看到了吗?”李信站在点将台上,声音冰冷,目光如刀般扫过全场,“这就是杀掠百姓的下场!我不管他以前立过什么功,跟过谁!在大汉的土地上,敢动百姓一指头,这就是结局!‘保家卫民’,不是挂在嘴上的口号,是要用血来捍卫的铁律!”

台下的军民,尤其是那些刚刚归附、心中尚存疑虑的部落使者,此刻再无半点轻视。他们明白,这位汉王,是认真的。

夜幕降临,喧嚣了一天的卧龙谷渐渐安静下来。李信独自站在王帐(原中军大帐)前,仰望着夜空中那面猎猎作响的“汉”字大旗。旗帜在月光下呈现出深邃的轮廓。

祭天立国,只是第一步。赵猛旧部的归顺,增强了军力,但也带来了整合的难题。周边部落的使者虽然表示了敬畏,但远未到真心归附的地步。那面“汉”字旗,如同黑夜中的火炬,固然能吸引流散的汉民,却也必然会引起东西两个庞然大物——即将结束内乱的准噶尔和雄踞东方的清朝——更深的警惕和敌意。

“保家卫民……”李信低声重复着这西个字,手指无意识地着刀柄。这西个字,是旗帜,是口号,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和即将到来的血雨腥风。他知道,从这一刻起,卧龙谷,或者说“大汉”,将正式卷入西域乃至整个东亚的权力漩涡中心。

风暴,己然临近。而他,和他的大汉,唯有以手中刀,掌中旗,去劈开一条生路。

汉旗初扬,前路漫漫。若觉此章尚有热血,请留下只言片语,助我汉军砥砺前行,静待破局之机!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