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征的“收集癖”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他年幼时,偶然间捡到了江晚遗落的一枚发卡后,便如命中注定般地开启了他漫长的收集之旅。
那枚发卡对于年幼的傅征来说,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迷人的光芒。他小心翼翼地将其拾起,珍藏在自己的秘密小盒子里,从此,这个小盒子成为了他心中最珍贵的宝藏。
随着时间的推移,傅征逐渐长大,但他对江晚的发卡的喜爱却丝毫未减。相反,这种喜爱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深厚,变得更加隐秘和执着。
他会在江晚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拾起她掉落的发卡;会在学校的角落里,寻觅那些被江晚遗忘的发卡;甚至会在放学后,默默地跟在江晚身后,只为了能捡到她可能掉落的发卡。
然而,傅征的“收集癖”并非仅仅局限于发卡。他对江晚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关注,无论是她用过的铅笔、写过的纸条,还是她穿过的衣服,都成为了他想要收集的对象。
尽管傅征的行为有些特别,但他始终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这个秘密,不让任何人发现。因为他知道,这份对江晚的特殊情感,是他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角落,也是他最不愿意被人触碰的地方。
江晚练琴时,一张写满了她即兴创作音符的草稿纸被风吹落,飘到了窗外草坪上。傅征“恰好”路过,不动声色地弯腰拾起,指尖拂过那略显潦草却充满灵气的音符,小心地夹进自己厚重的物理竞赛习题册里。纸页间残留着淡淡的、属于她的茉莉花香。
江晚参加一个校际音乐剧演出,傅征坐在观众席不起眼的角落。演出结束,人潮散去,他起身离座时,目光扫过她刚才坐过的位置(她是合唱团成员)。在椅子缝隙里,他看到了一张被遗落的、印着演出名称和日期的票根。他走过去,自然地弯腰系鞋带,手指一勾,那张小小的纸片便滑入掌心。票根边缘有些磨损,带着观众席特有的温热气息。
他甚至会“不经意”地出现在江晚结束通告的停车场附近。有一次,看到江晚匆忙下车时,一张她随手涂鸦的自画像(画着舞台上的自己,旁边写着“加油!”)从文件夹里滑落,她没发现。傅征等她的车离开后,才走过去,捡起那张画。画上的女孩笑容明媚,充满自信。他看了很久,才将它珍重地放进钱包的夹层里。
这些微不足道的“遗落物”——一张纸片、一张票根、甚至一片她练习时掉落的花瓣(被他夹在书页里风干)——成了傅征青春期最珍贵的收藏。它们不是价值连城的珍宝,却是他仰望星轨时,唯一能握在手中的、关于她的碎片星光。每一次翻看,都像是在重温一次无人知晓的心跳。他像一个孤独的守夜人,在寂静的角落里,默默收集着属于她的光芒碎片,拼凑着无人知晓的悸动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