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教育司发布最新版《汉语文化通识课》,其中新增的《女娲千面图》章节,在各族长老间引发了不小的震动。
“这不是我们部族口传的白水牛女吗?”苏族长老大声惊呼。
“我们东迁祖先也讲过五色玉米的故事!”殷商遗民代表激动地说。
他们翻阅着课本中的插画与文字,彼此对视,眼中闪烁着一种从未有过的光——原来,我们都曾被同一个母亲注视过。
以下是新版教材中讲述的五个关于女娲的传说。
一、昆仑归隐
补天工程完成后,女娲将最后一块七彩石嵌入苍穹裂缝,天穹终于恢复了平静。
她望着自己亲手创造的人间,苍茫大地生机初现,可人族在风雨中蹒跚而行,如同初生的羔羊般脆弱。
女娲轻叹一口气,化作一道流光隐入昆仑山巅的云雾中。
昆仑仙宫里,女娲并未真正闲居。她坐在瑶台之上,面前悬浮着一面巨大的水镜,映照着人间百态。
水镜中时而闪过洪水肆虐的惨象,时而出现部族争战的烽火。
她指尖轻点镜面,水波荡漾间,某个画面便定格放大。
“这些孩子啊……”女娲喃喃自语,手中青藤编成的玉如意无意识地轻敲地面。
仙鹤从窗外掠过,衔来东海的浪花,她随手将浪花撒向人间,化作滋润田地的甘霖。
二、长江之畔的白衣少女
昆仑山巅的云雾未曾散尽,女娲的身影早己化作一道流光,穿越风雨飘摇的人世。她曾在天穹之上俯瞰苍生,如今却选择踏浪而来,只为在洪水中点起一盏灯。
大禹治水那年,西川盆地水患严重。
共工撞断不周山留下的创伤尚未愈合,洪水裹挟着泥沙与巨木,将沿岸村落碾为废墟。
禹王手持耒耜站在河边,看着滔天巨浪,眼中布满血丝。
忽然,江面泛起奇异的光晕,一位白衣少女踏浪而来。
她发如银河垂落,衣袂飘飘似不染尘世烟火,手中握着一支青玉制成的量天尺,底部暗藏青藤纹路。
大禹正要开口,少女己翩然立于他面前:“单凭人力,难胜天道之怒。”
她展开随身携带的河图,山川脉络在图纸上流转生辉。
少女指尖划过之处,洪水自动分出支流,她告诉大禹:“导百川入海,方是治水正道。”
言毕将量天尺插入江岸,尺身立刻生根发芽,化作郁郁葱葱的柳林。
大禹跪倒在地,少女却己化作白鹤飞远,只在空中留下一句:“莫忘,天道亦需人心辅佐。”
大禹依指点凿穿了夔门,长江之水得以东去,水患得解。
洪水退去后,柳林守护河岸千年。大禹在西川盆地建立夏朝。
白鹤掠过云层,羽翼间落下几片羽毛,落在不同的土地上,化作新的传说。
三、风雪草原的白水牛
黄河的柳林依旧婆娑,而远在北疆的风雪中,一位身披白鹿皮的少女悄然现身。她的到来,像是一簇来自昆仑深处的火种,点燃了绝望中的希望。
北疆的寒冬比往年更甚,远在扶桑的族人的羊群在暴风雪中瑟瑟发抖,狼群嗅到了血腥味,在月光下露出獠牙。族长苏格尔看着饿得发青的孩子,将最后一块干肉分给族人,自己却悄悄咽下冻僵的草根。
深夜,族长的帐篷突然被月光照亮。苏格尔抬头望去,只见一位乌发少女倚在门框,她的皮肤像新雪般晶莹,她穿着一身闪闪发光的白色鹿皮做成的衣服,上面绣有五颜六色、极其神秘的图案,手里还拿着一个大大的包裹。手中握着支奇异的法杖 —— 杖身缠绕着昆仑青藤,顶端却雕着如苏族圣物卡卢梅的烟斗造型的玉如意,玉如意嵌着块七彩玉石(正是女娲补天石的残片)。
「我是昆仑山来的使者。」少女轻敲木杖,玉如玉中飘出五色烟雾,在空中凝成野牛群的幻影。她身后的白水牛低鸣一声,牛角触碰地面,清泉从冻土中涌出,白牛喷出的气息瞬间让枯草返青。
少女将木杖递给苏格尔:「此杖名为『息壤引』,青烟所至,草木复苏。」她教会族人用烟丝混合药草点燃,当烟雾升腾时,青藤杖身会发出共鸣的嗡鸣,指引水源与猎物的方向。临别前,她摘下杖头的玉如意:「保护好这个圣物,未来你们会遇到异族入侵,但有此玉如意传承的守护者会代替我继续守护你们民族,你们彼此同根同源」
扶桑的族人从此将玉如意视为圣物,每当新月升起,他们就会点燃烟丝,看着五色烟雾在星空下盘旋,吟唱:「白水牛女啊,你是风雪中的火种……」
西、东海波涛中的五色神粮
风雪退去,草原苏醒。而在更遥远的地方,怒海翻腾,一群漂泊的灵魂正等待着命运的指引。他们不知道,那位曾带来绿意与甘泉的存在,也将在波涛中伸出温柔的手掌。
殷商末年,商纣王的暴政让百姓流离失所。
一支殷商遗族带着最后的希望,登上东渡的巨船。
可大海远比想象中残酷,台风掀翻桅杆,暴雨浸透粮仓,绝望的哭声在浪涛中显得格外渺小。
正在此时,海平面突然浮现五彩霞光,女娲踏着云浪而来。
她手中托着五色玉米,赤色如火驱散寒气,黄色如金稳定船身,青色如玉化作防护罩,白色似雪指明方向,黑色如墨镇住惊涛。
她将玉米撒向船舱,干瘪的种子立刻生根发芽,长出的穗子。
“此去扶桑,当以仁德立国。”女娲的声音随风消散,只留下一串贝壳项链在船长手中。
移民们带着神粮渡过重洋,在陌生的土地上开垦出新的家园,从此五色玉米成为丰收与希望的象征。
五、永恒的守望者
潮声渐息,五色玉米落地生根。千年光阴,不过是女娲指尖轻轻滑过的涟漪。她始终在那里,注视着人间,如同最初点燃生命之火的那一刻。
千年光阴流转,人间沧海桑田。
昆仑仙宫中的女娲始终凝视着水镜,时而化作白鹤飞向人间,时而变成老妪传授技艺。
她见过苏族战士在图腾前宣誓,见过殷商后裔在新大陆播种,见过大禹治水的柳林荫蔽后人。
每当灾难降临,总有一道神秘的力量悄然相助:洪水中有青玉尺的指引,饥荒时有白水牛的足迹,迷途时有五色玉米的星光。
人们或许永远不知道,那个在云端微笑的身影,始终未曾远离。
“创世不是终点,守护才是永恒。”女娲轻抚仙宫门前的白玉牛雕像,目光温柔地洒向人间灯火。
昆仑仙宫中,女娲抚摸的白玉牛雕像脚下,放着支镶嵌五色石的玉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