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幻梦
金陵幻梦
当前位置:首页 > 二次元 > 金陵幻梦 > 第6章 宝钗补画

第6章 宝钗补画

加入书架
书名:
金陵幻梦
作者:
卿梦聊聊
本章字数:
7046
更新时间:
2025-07-07

话说那日宝玉匆匆赶到蘅芜苑,只见宝钗正安安静静地坐在窗前,手持书卷,神态闲适安然,宛如一幅静谧的美人图。

宝玉心急如焚,赶忙上前,恭恭敬敬地作揖行礼,脸上写满了焦急之色。他将那幅画不小心损坏,又急于修补的事,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末了,可怜兮兮地望着宝钗,几乎是带着哀求的语气说道:“宝姐姐,求您无论如何帮我这个忙,不然这幅画可就彻底毁了呀。”

宝钗缓缓抬眸,目光落在着急的宝玉身上,眼中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

她轻轻放下手中书卷,微微嗔怪道:“瞧你这毛毛躁躁的样子,跟个猴儿似的。罢了,拿来我瞧瞧。”宝玉如获大赦,赶忙将画匣递了上去。

宝钗打开画匣,小心翼翼地取出扇面,置于眼前细细端详。只见她柳眉微微蹙起,神色专注,似乎在脑海中迅速构思着修补之法。思索片刻后,她嘴角泛起一丝自信的微笑,轻轻点头,算是答应了宝玉的请求。

紧接着,宝钗吩咐丫鬟去取笔墨纸砚以及修补画所需的一应工具。她端坐在桌前,神情变得格外专注,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眼前这幅需要修补的画。

她轻蘸墨汁,手腕灵动翻转,那姿态优雅而娴熟。时而细致地勾勒线条,力求与原画的笔触完美契合;时而精心地渲染色彩,让新补之处与周围浑然一体。

此时的宝钗,当真如同一幅动人的美人作画图,散发着别样的魅力。

没过多久,宝钗便大功告成。她将修补好的画递给宝玉,轻轻叮嘱道:“这修补手艺究竟如何,可得看黛玉妹妹的眼力了!若是她瞧出了破绽,你可别怪我。”

宝玉忙不迭地点头,连声称“噢”,嘴里不住地道谢,随后小心翼翼地捧起画匣,欢欢喜喜地转身离去。

宝玉怀揣着画匣,一路小跑着回到怡红院。刚一进院子,他便迫不及待地吩咐晴雯将画挂起来,自己则站在一旁,歪着头,左看右看,试图挑出哪怕一丝一毫的毛病。

这是一幅精妙绝伦的水墨画。

画中,两朵娇艳欲滴的荷花并蒂相依,宛如两位亲密无间的姐妹,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几只五彩斑斓的粉蝶,仿佛被荷花的芬芳所吸引,正围绕着花蕊翩翩起舞。还有一只憨态可掬的青蛙,蹲在碧绿的荷叶上,鼓着腮帮子,似乎在欢快地歌唱。

整个画面动静结合,既充满了热闹的生机,又不失恬静的韵味,寓意深刻而美好。再看落款,竟然是“吴道子”,这可算得上是极为名贵的画了,只是其真假尚难分辨。

宝玉站在画前,越看越觉得宝钗修补得几可乱真,心中暗暗欢喜,满心期待着黛玉能早些过来亲眼瞧瞧这幅画。

正想得入神,就听到院外传来一阵清脆悦耳的银铃般笑声。宝玉心中一动,首觉是黛玉来了,赶忙迎了出去。果然,就见黛玉与探春、惜春手挽着手,正说笑着走进来。

黛玉今日身着一袭淡蓝绫子裁剪而成的衣裳,外罩一件薄如蝉翼的云缎背心。这身装扮衬得她身姿愈发婀娜多姿,眉眼间更是含情脉脉,宛如春日里盛开的一朵淡雅之花。

宝玉满脸笑意地迎上去,说道:“妹妹,我正打算把画给你送去呢,你们怎么这么快就过来了?”黛玉瞥了他一眼,嘴角噙着一抹笑意,打趣道:“怎么,宝二爷这是不欢迎我们呀?”宝玉连忙摆手,急切地说道:“欢迎,那是欢迎之极呀。妹妹,你快先看看这幅画,瞧瞧有没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黛玉带着一丝疑惑,款步走到画前,定睛一看,先是微微一怔,随后目光便在画上仔细地逡巡起来,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宝玉则在一旁紧张地盯着黛玉,大气都不敢出,一颗心仿佛悬在了嗓子眼儿。

过了好一会儿,黛玉缓缓转过头来,似笑非笑地看着宝玉,说道:“二哥哥,这幅画可是经过修补了吧?”宝玉心中猛地一紧,赶忙问道:“妹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呀?莫不是修补得不够好?”

黛玉轻轻摇了摇头,微笑着解释道:“修补得确实巧妙,一般人怕是很难察觉。只是这几处笔触,虽然极力在模仿原画的画风,但终究还是少了那么几分神韵。二哥哥,你老老实实说,到底是哪位高人帮你修补的呀?”

宝玉见实在瞒不过黛玉,只好如实相告。黛玉听后,微微点头,嘴角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说道:“宝姐姐的手艺自然是没得说的,只是每个人作画,都有其独特的气韵与风格,旁人想要完全模仿得一模一样,终究还是有些难度的。”

探春与惜春也好奇地凑过来,仔细瞧了瞧那幅画。探春不禁赞叹道:“宝姐姐修补得如此精细,若不是林姐姐这般眼力过人,还真难以瞧出破绽呢。”惜春也跟着点头附和道:“是啊,宝姐姐向来心灵手巧,这修补之术也堪称一绝。”

宝玉听了众人的话,心中稍稍安定了些。他又笑着对黛玉说道:“妹妹,你既有这般敏锐的眼力,不如再在这画上题上几句诗,如此一来,定能让这画更添几分韵味。”黛玉轻啐了一口,说道:“宝哥哥还真会使唤人,不过看在这幅画的份上,我便题上几句吧。”

宝玉大喜过望,赶忙吩咐丫鬟去取笔墨。黛玉款步走到桌前,轻轻挽起袖口,姿态优雅地拿起毛笔。她略一沉思,脑海中便构思好了诗句。随后,她运笔如飞,毛笔在宣纸上轻快地游走,字迹娟秀工整,不一会儿,一首诗便跃然纸上:

“墨香旧忆意阑珊,画面新痕补韵难。

双荷并蒂蛙儿叫,只留雅趣与君赏。”

众人纷纷围过来,仔细品读黛玉题的诗,而后不禁纷纷称赞。宝玉更是看得两眼放光,不住地赞叹道:“妹妹这首诗,当真是妙极了,可谓是画龙点睛之笔,与这画相得益彰,简首是完美无缺呀。”黛玉放下笔,白了宝玉一眼,略带嗔怪地说道:“就会贫嘴,不过是一时应景之作罢了!”“可不是哟!真的是好诗呢。”宝玉一边看着画与诗,一边低声嘟囔着。

众人又围绕着诗画讨论了一番后,便各自散去。

待众人都离去后,宝玉独自站在画前,一遍又一遍地品味着黛玉的诗。他觉得,经过这一番波折,这幅画仿佛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它不仅承载着黛玉卓越的才情,更凝聚着他与黛玉、宝钗之间那份独特而珍贵的情谊。想到此处,宝玉嘴角微微上扬,眼中满是温情与满足。

此后,这幅画便一首被宝玉精心挂在房中。每当他看到这幅画,仿佛就能从那诗画之中,真切地感受到黛玉的气息,心中也满是温暖与欢喜。

几日后,恰逢诗社第二次集会。众人齐聚在园中,共同商议此次诗会的主题。

李纨作为诗社的掌坛,率先开口说道:“近日园中景致美不胜收,咱们不妨就以这园中的西季之景为题,各自作一首诗,也算是为参加诗会提前做个预习准备。大家觉得如何?”众人听了,纷纷点头,齐声称妙,随后便各自陷入了构思之中。

然而,宝玉的心思却仍停留在那幅画以及黛玉身上,一时竟有些走神,思绪飘得老远。宝钗敏锐地察觉到宝玉心不在焉的模样,轻轻咳嗽了一声。这一声咳嗽,如同警钟一般,将宝玉从思绪中拉了回来。

黛玉一边有条不紊地研磨构句,一边偷偷用眼角的余光瞧着宝玉。见他那副魂不守舍的样子,心中暗自觉得好笑,便故意提高声音说道:“二哥哥,你平日里作诗,那可是才思敏捷得很,今日这是怎么啦?莫不是还在想着那幅修补的画呢?”众人听了,不禁都笑了起来。

宝玉脸上微微一红,赶忙定了定神,努力将心思收回到作诗上。思索片刻后,他提笔蘸墨,在纸上写下一首关于春日园景的诗:

“春日园中花满枝,蝶飞蜂舞韵如诗。

柳丝摇曳清风里,桃蕊嫣然细雨时。

曲径通幽添雅趣,小池涨绿惹情思。

凭栏欲赋心中意,却恐才疏笔力迟。”

众人依次传阅了宝玉的诗作,随后纷纷发表品评。李纨点头称赞道:“宝兄弟这首诗,将春日园中景致描绘得细腻入微,生动形象,只是这最后一句,似乎过于自谦了些。”探春也接着说道:“哥哥这首诗,遣词造句都颇为讲究,韵味十足,只是在立意方面,若能再深入挖掘一下,便更加完美了。”

轮到黛玉展示诗作,她轻轻放下手中的笔,将诗稿递给众人。众人赶忙凑上前去,瞧那诗写道:

“春归小院韵悠长,燕语呢喃绕画梁。

风拂海棠香满径,雨催芳草绿盈塘。

阶前苔翠含幽意,槛外云飞送晚凉。

欲借丹青描胜景,奈何难绘此中章。”

众人看罢,不禁都惊叹不己。宝钗率先赞道:“妹妹这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尤其是‘欲借丹青描胜景,奈何难绘此中章’这一句,将对园中春景的喜爱之情,以及难以用画笔完全描绘出其美妙之处的感慨,表达得恰到好处,实在是妙极了。”宝玉更是听得如痴如醉,由衷地说道:“妹妹作诗,向来超凡脱俗,别具一格,让我等望尘莫及呀。”

诗会结束后,宝玉瞅准了一个机会,与黛玉单独相处。他一脸欣喜地对黛玉说道:“妹妹,那在画上题的诗,我现在每日都要诵读好几遍,越读越觉得韵味无穷,仿佛每读一次,都能品出新的滋味来。”黛玉脸上泛起一抹淡淡的笑意,说道:“二哥哥若是喜欢,日后我再给你题几幅便是。”宝玉大喜过望,忙不迭地说道:“那可就这么说定了,妹妹可不许反悔哟!”

两人正兴致勃勃地聊着,忽然,王熙凤的声音远远传来:“宝兄弟,林姑娘,老太太正找你们呢,南安太妃过几日要进宫,在府中摆宴,让你们先过去议事。”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