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九军,作为西路军的主要力量,在极端困境中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战歌。而骑兵团的组建,更是这段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1936 年11月底,河西走廊的局势愈发严峻。红九军在连续作战后,面临着人员伤亡和装备损耗的巨大压力。
然而,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战场形势,部队急需组建一支机动性强的骑兵力量。
在此关键时刻,政委陈海颂和临时指挥王树声,在孙钰青的建议下,做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决策——提拔杜义德担任骑兵团团长,刘庆南为骑兵团政治部主任,李彩云出任骑兵团参谋长,负责训练和组建红九军的首属骑兵团。
杜义德,这位来自湖北黄陂的硬汉,身材魁梧,眼神坚毅。多年的战斗生涯让他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对骑兵战术也有着独特的见解。
当接到任命的那一刻,他深知肩上责任的重大,但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然地挑起了这副重担。
刘庆南,沉稳内敛,有着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他将与杜义德紧密配合,共同为骑兵团的建设出谋划策。
而李彩云,作为骑兵团参谋长,凭借着对军事理论的深入研究和精湛的骑术,为训练计划的制定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自然这三位西路军红九军中的优秀人员,孙钰青对他们的专长还是非常的清楚的,这不就给他们三个安排上了更重要的工作内容。
此时的河西走廊,正值隆冬,大雪纷飞,厚厚的积雪给部队行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然而,杜义德、刘庆南和李彩云并没有被恶劣的环境所吓倒。
他们在临时搭建的营帐中,围着一张简陋的地图,商讨着骑兵团的训练计划。
杜义德用手指在地图上比划着,说道:“这大雪虽然给我们带来了麻烦,但也能成为我们训练的天然的保护屏障,我们可以利用雪地的特点,训练战士们的骑术和耐力。”
刘庆南点头表示赞同:“对,而且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实战中的各种情况,让战士们在恶劣环境下也能熟练掌握骑射技能。”
李彩云接着说:“团长、主任,我建议我们先从基础的骑术训练开始,让战士们熟悉马匹的习性,掌握基本的控马技巧。然后再逐步进行骑射训练。”
三人经过一番深入讨论,最终确定了一套详细的训练方案。于是红九军首属骑兵团的训练正式开始了。
清晨,天还未亮,杜义德就带领着筛选出来的500 名红九军积极分子,来到了一片开阔的雪地。寒风呼啸,雪花扑面而来,但战士们的热情却丝毫未减。
杜义德站在队伍前,大声喊道:“同志们,我们骑兵团肩负着重大的使命,从今天起,我们要在这冰天雪地里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战士们的回答响彻云霄。
首先是马匹的熟悉环节,杜义德亲自示范,他缓缓走到一匹战马前,轻轻抚摸着马的鬃毛,温柔地说:
“伙计,以后咱们就是生死与共的伙伴了。”
然后,他抓住缰绳,翻身一跃,稳稳地骑在了马背上,这样经过多次的动作示范之后,这才让所有人员进行实验。
于是战士们纷纷效仿,但由于大多数人之前都是步兵,对马匹并不熟悉,不少人刚骑上去就被战马甩了下来。
杜义德见状,立刻上前指导:“大家不要着急,上马的时候要稳住重心,抓住缰绳,用膝盖马肚子。来,再试一次。”
在杜义德的耐心指导下,经过一天的训练,大部分战士们逐渐掌握了上马的技巧。
接下来是控马训练,只见杜义德骑着一匹战马,在雪地里来回奔驰,展示着各种控马动作。
他时而拉紧缰绳,让马高高扬起前蹄;时而放松缰绳,让马平稳慢跑。战士们站在地上,手脚比划着,努力模仿着他的动作。雪地里,马蹄声、呼喊声交织在一起。
刘庆南则在一旁密切关注着战士们的训练情况,不断鼓励大家:
“同志们,坚持住!每一次摔倒都是一次成长,我们一定能成为优秀的骑兵!”
李彩云以及一批熟悉骑马的教导人员,则穿梭在队伍中,仔细纠正着战士们的动作,他提醒道:“注意身体的平衡,不要僵硬,要与战马的节奏保持一致。”
再次经过一天时间的骑术训练,战士们逐渐熟悉了基本的骑马技巧,接下来迎来了更为艰巨的骑射训练。
在一片开阔的雪地上,杜义德让人竖起了几个简易的靶子。他骑在马上,手持马刀,飞驰而过的瞬间,马刀如流星般砍向靶子,嗖的一声,刀光闪过,那靶子上的头部,瞬间被落下来。
此时所有学习骑马的战士们,纷纷鼓掌叫好,同时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杜义德对战士们说:“骑兵不仅需要精湛的骑术,更需要在高速奔跑的马背上保持稳定的心态和精准的判断力。大家先从静止状态下的骑术练习开始,熟练之后再尝试在马背上射击以及拼杀等动作。”
于是,战士们纷纷抓起缰绳,跃上马背,在雪地里一字排开。他们先是缓步开始,然后慢慢加速,同时身体随着战马的奔跑在做出正确的动作。
杜义德一个一个地指导着战士们:“手臂伸首,不要弯曲,眼睛要盯着靶子,找到感觉后再劈砍。”
当战士们在静止状态下的大刀挥舞的技术逐渐熟练后,杜义德开始带领他们进行移动劈砍训练。
他让战士们骑着马,沿着固定的路线奔跑,在奔跑过程中向移动的靶子劈砍。这对战士们的骑术和刀术都是极大的考验。
一开始,很多战士在马背上根本无法稳定地拉弓射箭,不是箭射偏了,就是人差点从马背上掉下来。
但他们没有放弃,一次次地尝试。杜义德始终陪伴在战士们身边,为他们加油鼓劲:“同志们,不要怕失败,每一次尝试都是进步。我们要像真正的骑兵一样,在马背上杀敌立功!”
刘庆南也骑着马在队伍中穿梭,为战士们加油:“大家稳住,相信自己的能力,我们一定能成功!”
李彩云则在一旁观察着战士们的动作,及时提出改进意见:“注意在马奔跑时的节奏变化,利用马的起伏来调整劈砍的时机。”
在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中,战士们的骑马战斗技术逐渐提高。他们在雪地里纵横驰骋,逐渐有了骑兵的模样。
训练的日子里,小雪从未间断。一尺多深的积雪,给训练增添了重重困难。但杜义德、刘庆南和李彩云带领着战士们,不畏严寒,坚持训练。
每当清晨,雪地上都会出现他们训练的身影。马蹄踏在雪地上,溅起高高的雪浪。战士们呼出的热气,在寒冷的空气中瞬间凝结成霜。尽管条件艰苦,但他们的眼神中始终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在训练间隙,杜义德会给战士们讲述骑兵在战斗中的重要作用,以及革命胜利的美好前景,激励着大家的斗志。
刘庆南则会组织战士们开展一些简单的文娱活动,缓解训练的疲劳。李彩云会利用这个时间,给战士们讲解一些骑兵战术和战斗案例,让大家更好地理解骑兵作战的要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骑兵团的训练成果越来越显著。战士们不仅熟练掌握了骑术和骑射技能,还培养出了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团队协作精神。他们在雪地里组成整齐的队列,策马奔腾,那气势仿佛能冲破一切阻碍。
红九军骑兵团,在杜义德、刘庆南和李彩云的精心训练下,在风雪的磨砺中,逐渐成长为一支令敌人胆寒的劲旅。
他们将带着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投身到保卫革命事业的战斗中,为红九军的辉煌历史增添浓墨重彩的篇章。
另一方面是提升射击能力,随着缴获大量的枪支,红九军所有将士尚且不能做到2人一把枪,但是也差不多了,至少可以做到人手一把骑兵刀。
所以提升全体人员的射击能力,迫在眉睫,除了没有安排孙钰青外,陈海颂将所有的神射手人员,全部安排到了训练场上。
由神射手人员指导大家进行射击的技巧培训和演练,从而提升所有人的射击能力,这是战场上最常用的技能,也是提升战斗力最有效的技能。
在严峻的战事背景下,政委陈海颂深知提升部队射击能力的紧迫性。他迅速行动,一方面将整个神射手团队的成员尽数召集起来,另一方面,对红九军全体战士的射击水平进行细致梳理,把那些射击水平较高的战士也集中起来。
陈海颂亲自指挥,将一处原本大雪覆盖的场地清理出来,临时改造成训练场地。
这里,即将成为红九军提升射击技巧的关键之地。很快,约500多名未受伤的红九军将士齐聚于此,眼神中满是对提升战斗技能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