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屋檐下的逆袭之战
南京屋檐下的逆袭之战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南京屋檐下的逆袭之战 > 第16章:双重人格初现与创伤图谱

第16章:双重人格初现与创伤图谱

加入书架
书名:
南京屋檐下的逆袭之战
作者:
伱猜1
本章字数:
13522
更新时间:
2025-07-08

南京正月的冷雨裹着长江湿气,如细密的针脚扎在窗玻璃上。林小满被门铃声惊醒时,床头电子钟的红光正跳至03:07。猫眼外的楼道灯在雨雾中晕成昏黄的团,周雅琴浑身湿透地倚在门框上,黑色羽绒服兜帽滑落在肩,长发像海藻般贴在脸颊,水珠顺着下颌线滴在防盗门的红漆残痕上——那是她半个月前泼洒的工业漆,此刻在雨夜里泛着暗紫色的光。

"对不起......"周雅琴的声音透过门板传来,带着一种奇异的颤抖,不似平日的尖利,倒像被雨水泡软的棉线,"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

林小满攥紧门把手的手指骤然发力,金属的冰凉透过皮肤渗进血管。三天前,正是这双手戴着橡胶手套,将502胶水灌进她家门锁;而此刻,那双手正无助地绞着衣角,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她想起吴明远昨晚发来的监控截图——凌晨一点十七分,同一个人戴着鸭舌帽,用弹弓精准击碎了她厨房的窗玻璃,动作冷静得像在完成一项任务。

"周姐,你先进来吧。"林小满拉开门,雨丝瞬间灌进玄关。周雅琴踉跄着扑进来,滚烫的泪水混着雨水浸透了林小满的睡衣前襟,身体剧烈颤抖,像狂风中一片将坠的叶子。她埋在林小满肩窝,发出孩童般的抽噎:"我控制不住......有个声音让我砸玻璃......可是我不想......"

林小满僵在原地,闻着她头发上混杂的雨水、廉价洗发水和一丝若有若无的铁锈味——那是工业漆未散尽的气息。这具身体里住着的,究竟是怎样矛盾的灵魂?她轻轻拍着周雅琴的背,指尖触到肩胛骨突兀的棱角,想起陆沉医生在电话里说的"解离性身份识别障碍",那个专业术语此刻有了温热的触感。

一、雨夜的温顺与白昼的暴戾

客厅的暖光映出周雅琴苍白的脸,她蜷缩在沙发角落,抱着膝盖,眼神空洞地望着地板上的水渍。林小满递给她一条干毛巾,看见她手腕内侧的旧疤痕在灯光下泛着粉白, 的抓痕己结痂,却在今夜的颤抖中渗出细小血珠。

"那天泼油漆,"周雅琴突然开口,声音细若蚊蚋,"我醒来时发现手上都是红漆,吓了一跳......我以为是做梦。"她抬起头,眼睛里没有了往日的戾气,只有茫然和恐惧,像个迷路的孩子,"可是监控里的人......真的是我吗?"

林小满的心猛地一沉。她调出三天前的监控录像,屏幕上的周雅琴戴着鸭舌帽,动作娴熟地举起弹弓,钢珠离弦的瞬间,嘴角甚至勾起一抹冷笑。而沙发上的女人看到这画面,身体猛地向后缩去,双手捂住眼睛,喉咙里发出压抑的呜咽:"不是我......那不是我......"

"周姐,"林小满关掉录像,声音尽量轻柔,"你有没有觉得,有时候身体不是自己在控制?"

周雅琴的手指深深掐进膝盖,留下几个白印。"有时候......"她顿了顿,像是在回忆遥远的事,"我会突然出现在陌生的地方,手里拿着奇怪的东西,比如弹弓,比如红漆......然后有人告诉我,我做了很坏的事。"她的眼神飘忽起来,"有个声音在我脑子里说话,让我去报仇,说他们都要害我......"

凌晨西点,雨势渐小。林小满看着周雅琴在沙发上蜷缩成一团,呼吸渐渐平稳,似乎睡着了。但她手机里的监控APP显示,半小时前,周雅琴曾走出单元楼,在楼下徘徊了十分钟,期间多次抬头望向林小满家的窗户,眼神冰冷而警惕——那是与此刻截然不同的神态。

她拨通沈薇医生的电话,对方是国内知名的解离障碍专家,陆沉曾特意推荐过。"典型的解离性身份识别障碍(DID),"沈薇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职业性的冷静,"主导人格负责日常生存,次人格在创伤情境下被激活,承担防御功能。"

"可是她的次人格......"林小满看着沙发上熟睡的周雅琴,她眉头微蹙,像在做一场不安的梦,"非常具有攻击性。"

"这很常见,"沈薇解释道,"次人格往往是创伤经历的具象化,承载着愤怒、恐惧等极端情绪。你注意到她前后言行的巨大反差了吗?那很可能是不同人格在交替主导。"

挂了电话,林小满走到窗边。雨停了,天边泛起鱼肚白,周雅琴家的窗户黑着,玻璃上的儿童画在晨光中若隐若现。她想起周雅琴在拘留所里哭诉的样子,那时的她还带着清晰的愤怒;而昨夜的温顺,却像一层脆弱的糖衣,包裹着深不可测的黑暗。

二、创伤图谱的绘制

沈薇医生的心理咨询室布置得很简洁,只有一张长沙发、两张单人椅和满墙的书架。周雅琴蜷缩在沙发上,手指反复着牛仔裤上的破洞,眼神警惕地扫视着房间,像一头受伤的小兽。

"周女士,"沈薇递过一杯温水,"我们今天不聊别的,就聊聊你的小时候。"

周雅琴的身体瞬间绷紧,水杯在手中微微晃动。"小时候......"她喃喃道,"没什么好聊的。"

沈薇没有追问,而是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林小满提供的监控片段:周雅琴泼油漆时手腕的旧疤痕、弹弓击碎玻璃时嘴角的冷笑、雨夜道歉时的颤抖。"你看,"医生指着屏幕,"这是同一个人,却像完全不同的两个人。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这样?"

周雅琴的目光落在自己手腕上的疤痕上,眼神突然变得空洞。"我妈说我是赔钱货,"她的声音突然低沉下来,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沙哑,"从记事起,她就用藤条打我,说我长得像我爸,都是祸害。"

林小满坐在旁边的单人椅上,握着录音笔的手指有些发凉。她想起吴明远找到的周雅琴初中日记,其中一页用铅笔写着:"今天妈妈又打我了,用烧红的火钳烫我手腕。她说再哭就把我丢进长江。"旁边画着一个火柴人,手腕处有个触目惊心的红点。

"十二岁那年,"周雅琴的声音继续响起,带着轻微的解离感,"我爸因为抗洪受伤,成了英雄,整天出去作报告。我妈就把气都撒在我身上,说我害她没过上好日子。"她突然抬起头,眼神凶狠起来,"有一次她把我锁在阳台,三天没给饭吃,我差点饿死......"

沈薇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后来呢?"

"后来我就学会了躲,"周雅琴的眼神又变回茫然,"躲在柜子里,躲在床底下。有时候躲着躲着,就感觉不是自己了,好像有另一个人在帮我看着她,帮我骂她......"

林小满想起陆沉说过的"创伤图谱"——那些叠加的伤害如同年轮,在灵魂深处刻下无法磨灭的痕迹。她翻开带来的资料夹,里面是周雅琴从十二岁到三十岁的就诊记录:

- 1998年(12岁):因"自残行为"首次就诊,诊断为"适应障碍",未系统治疗。

- 2005年(19岁):因"情绪不稳、冲动伤人"住院,诊断为"边缘型人格障碍",治疗三个月后出院。

- 2010年(24岁):婚后首次因"家暴致伤"就诊,病历中出现"记忆断片"描述。

- 2013年(27岁):流产后出现"幻听、被害妄想",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 2016年(30岁):首次出现"身份解离"症状,被家人送入精神病院。

"你看,"沈薇将这些记录按时间顺序排列在茶几上,"每次重大创伤事件后,你的症状都会加重。十二岁被母亲虐待,十九岁自我认同混乱,二十西岁婚姻暴力,二十七岁失去孩子......这些创伤像滚雪球一样,最终导致了人格的解离。"

周雅琴盯着那些纸张,眼神惊恐地来回移动,仿佛在看一场与己无关的电影。"不......不是这样的......"她喃喃自语,"我没有病......是他们都在害我......"

三、次人格的诞生与运作

镜像治疗在拘留所的会见室进行。一面单向玻璃后,林小满和沈薇注视着里面的周雅琴。她坐在金属椅子上,双手被软质约束带固定在桌面,眼神警惕地看着对面的落地镜。

"周雅琴,看着镜子,"沈薇的声音通过扬声器传来,平静而有力,"告诉我,你看到了谁?"

周雅琴的身体微微颤抖,目光落在镜中人的脸上。"我看到......我看到一个很丑的女人。"她的声音怯生生的,是林小满昨夜见过的温顺语气。

"她叫什么名字?"

"她......她叫小雅。"周雅琴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脆弱的笑意,"小雅很胆小,总是被人欺负。"

"那有没有人保护小雅?"

周雅琴的笑容突然僵住,眼神迅速变得凶狠,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那是监控里见过的暴戾神态。"有我在,"她的声音陡然低沉,带着明显的攻击性,"我叫阿蛮,谁敢欺负小雅,我就把他们撕碎!"

林小满在单向玻璃后倒吸一口冷气。仅仅几秒钟,周雅琴的眼神、语气、甚至坐姿都发生了剧烈变化——温顺的"小雅"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充满敌意的"阿蛮"。

"阿蛮,"沈薇继续问道,"你为什么要保护小雅?"

"因为她太蠢了!"阿蛮猛地向前倾身,约束带发出哗啦声响,"她总是相信别人,总是被伤害!那些人都该死!那个姓林的女人,还有她前夫,还有她妈......"

"所以你砸了林小姐的玻璃?"

"当然!"阿蛮的眼中闪过一丝得意,"我还要让她尝尝被关起来的滋味,就像小雅当年被锁在阳台一样!"

林小满的心脏像被一只冰冷的手攥住。原来那些恶意行为,都是"阿蛮"的杰作,而"小雅"对此一无所知。她想起周雅琴在雨夜的道歉,那不是伪装,而是"小雅"在"阿蛮"发泄后,试图修复关系的本能。

"阿蛮,"沈薇的声音依旧平静,"你保护小雅的方式,让她现在被关在这里,无法见到儿子,这是她想要的吗?"

阿蛮的眼神第一次出现了动摇,她皱起眉头,似乎在思考这个问题。"我......"她顿了顿,语气中的攻击性减弱了一些,"我只是不想让她再受伤......"

"有没有更好的方式?"

阿蛮没有回答,只是死死盯着镜子里的自己,眼神复杂难辨。会见室里陷入沉默,只有空调出风口的风声在回荡。林小满看着镜中那张熟悉又陌生的脸,突然意识到,周雅琴的内心世界,远比她想象的更加破碎和荒凉。

西、同情与原则的博弈

林小满的公寓里,吴明远正在整理周雅琴的创伤 timeline,墙上的白板写满了日期和事件。"姐,你看,"他指着2013年的记录,"她流产的日期,正好是前夫家暴最严重的时期。医生说,那次流产可能是被打导致的。"

林小满看着白板上"2013.7.15 流产"的字样,想起周雅琴在日记里写的:"我的宝宝没有了,他还没来得及看一眼这个世界。徐某说,是我自己没本事保住......"一股混杂着愤怒和同情的情绪涌上心头。

"可是姐,"吴明远转过身,表情严肃,"就算她有创伤,也不能成为伤害你的理由。那些玻璃、门锁,还有咸菜里的泻药,都是实实在在的伤害。"

"我知道。"林小满叹了口气,走到窗边。楼下的梧桐树抽出了新芽,在春风中轻轻摇曳。"但沈薇医生说,DID患者的次人格,本质上是创伤的守护者,他们用错误的方式保护着核心人格。"

"那我们该怎么办?"吴明远问,"难道就这么算了?"

"当然不是。"林小满转过身,眼神坚定,"法律该制裁的必须制裁,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她的病。如果只是惩罚,她永远无法真正康复,甚至可能变得更危险。"

她想起陆沉的话:"创伤不是犯罪的借口,但理解创伤,是阻止暴力循环的第一步。"周雅琴的人生,就像一幅被撕碎又胡乱拼接的画,每一块碎片都带着血迹,而"阿蛮"就是用这些碎片打造的防御武器。

几天后,林小满去律师事务所。"我想在起诉书中加入心理评估的内容,"她对律师说,"请求法庭在量刑时考虑周雅琴的精神状况,将她送往司法精神病院接受治疗,而不是单纯的监禁。"

律师推了推眼镜,有些犹豫:"林小姐,这样做可能会影响案件的走向,甚至让公众觉得你在为加害者开脱。"

"我不是为她开脱,"林小满的声音很轻,却带着力量,"我是为了不让更多人成为下一个受害者。如果周雅琴能得到有效治疗,也许她和儿子的未来都会不同。"

律师沉默了很久,最终点了点头:"我明白你的意思。我会准备一份详细的法律意见书,结合沈薇医生的诊断报告,向法庭提出建议。"

离开律所时,林小满感到一阵轻松。她知道,这个决定可能不被理解,甚至会招来非议,但她无法忽视周雅琴眼中那偶尔闪现的、属于"小雅"的脆弱和迷茫。同情与原则的博弈中,她选择了一条更艰难的路——不仅要寻求正义,还要尝试理解正义背后的人性。

五、庭审现场的人格交替

周雅琴涉嫌寻衅滋事、故意毁坏财物、故意伤害(未遂)一案的庭审现场,气氛严肃而压抑。林小满坐在被害人席上,看着被告席上的周雅琴。她穿着看守所的橘红色马甲,头发胡乱地扎在脑后,眼神空洞地望着天花板。

当检察官宣读起诉书,列举各项犯罪事实时,周雅琴的身体突然开始颤抖,眼神变得凶狠起来。"胡说!"她突然站起来,对着检察官怒吼,"是她先欺负我!是她不让我见儿子!"这是"阿蛮"的声音,充满了愤怒和敌意。

法警立刻上前制止,周雅琴却挣扎着继续咆哮:"你们都该死!我要让你们尝尝我的厉害!"她的眼神扫过林小满,带着毫不掩饰的杀意,让林小满脊背发凉。

但当辩护律师开始陈述,展示周雅琴的创伤证据和心理评估报告时,周雅琴的眼神又逐渐变得茫然,身体在椅子上,开始无声地流泪。"对不起......"她喃喃自语,"我不是故意的......我控制不住......"这是"小雅"在哭泣,充满了无助和悔恨。

陪审团成员的表情从最初的愤怒,逐渐转为震惊和复杂。他们看着同一个人在暴戾与温顺之间反复切换,仿佛在观看一场诡异的戏剧。

轮到林小满出庭作证时,她深吸一口气,站起身。"法官大人,各位陪审员,"她的声音清晰而稳定,"我站在这里,作为一名受害者,陈述我所经历的事实。"

她详细描述了周雅琴的各种破坏行为,展示了受损物品的照片和检测报告。"这些伤害是真实存在的,我和我的生活因此受到了严重影响。"

然后,她话锋一转,拿起沈薇医生绘制的创伤图谱。"但是,在这些行为背后,是一个长期遭受创伤的灵魂。"她指着图谱上的各个节点,讲述了周雅琴从童年到成年的创伤经历,展示了她的日记和病历。

"我请求法庭,"林小满的目光扫过整个法庭,"在依法惩处的同时,也能看到这些行为背后的病理因素。周雅琴需要的不仅是惩罚,更是系统的心理治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阻止暴力的循环,给她和她的儿子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她的发言结束后,法庭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周雅琴抬起头,看着林小满,眼神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既有"阿蛮"的警惕,也有"小雅"的感激。

六、创伤土壤中的希望之芽

最终,法院采纳了心理评估意见,认定周雅琴在部分犯罪行为实施时,受解离症状影响,辨认和控制能力减弱,判处其有期徒刑二年,同时决定将其送往省级司法精神病院接受强制治疗。

林小满收到沈薇医生的消息时,南京的春天正盛。"小雅开始和阿蛮对话了,"医生在微信里写道,"昨天治疗中,小雅对阿蛮说:'谢谢你保护我,但我现在想试着自己长大。'阿蛮虽然没说话,但眼神软化了很多。"

初夏时节,林小满带着小天的画去精神病院探望周雅琴。她被安排在花园会见,周雅琴穿着浅蓝色的病号服,正在给一排多肉植物浇水,动作轻柔而专注。

"林小姐,"她抬起头,脸上带着一丝腼腆的微笑,眼神平静了许多,不再有过去的空洞或暴戾,"你来了。"

林小满把画递给她,画上是小天用蜡笔绘制的全家福,三个手牵手的人,中间的女人戴着红色围巾,背景是金色的向日葵。"小天说,这是妈妈病好了的样子。"

周雅琴接过画,手指轻轻抚摸着画纸,眼眶有些发红。"我好多了,"她轻声说,"医生说,阿蛮慢慢在变小,她开始听我的话了。"她卷起袖子,手腕上的疤痕依然清晰,但没有新的伤口,"我学会了和她沟通,告诉她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林小满看着她专注的侧脸,阳光洒在她发梢,镀上一层柔和的金边。很难想象,这就是那个曾在深夜泼洒红漆的女人。"那就好。"她轻声说。

"其实我知道,"周雅琴突然开口,眼神真诚地看着林小满,"我做了很多对不起你的事,说多少对不起都不够。"

"都过去了。"林小满微微一笑,"重要的是未来。"

离开精神病院时,林小满看到周雅琴正在教同病房的病人辨认多肉品种,语气耐心而温和。花园里的向日葵迎着阳光绽放,叶片上的露珠闪烁着光芒。

她想起沈薇医生说过的话:"解离性身份识别障碍的治疗是漫长而艰难的,但只要有足够的支持和正确的引导,破碎的灵魂也能重新整合,在创伤的土壤中,长出新的希望之芽。"

南京的夏天来了,林小满的窗台上,那盆嫁接的多肉开出了粉红色的花朵。她知道,周雅琴的康复之路还很长,"阿蛮"也许永远不会完全消失,但只要"小雅"和"阿蛮"学会共存,学会用健康的方式应对世界,那么,那些曾经的创伤,终将成为成长的勋章。

而这场关于双重人格的博弈,不仅让林小满深入理解了人性的复杂,也让她更加坚信,法律的温度,不仅在于惩罚,更在于给迷失的灵魂一个修复的机会,给受伤的心灵一束重返光明的希望之光。当她看着窗台上盛开的花朵时,知道这个世界或许并不完美,但总有人在努力让它变得更好,哪怕只是让一株受过伤的植物,重新绽放。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