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让我嫁瘸子?我直接绝食
开局让我嫁瘸子?我直接绝食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开局让我嫁瘸子?我直接绝食 > 第30章 年初一的拜年路,和未说出口的惦念

第30章 年初一的拜年路,和未说出口的惦念

加入书架
书名:
开局让我嫁瘸子?我直接绝食
作者:
爱吃青菜的大青虫
本章字数:
4024
更新时间:
2025-07-08

年初一的天,亮得比往常早。红丫是被鞭炮声吵醒的,窗外“噼啪”响,是赵强在放“开门炮”——老辈人说,年初一开门放炮,能把福气迎进门。

她披衣下床,看见王桂香己经在灶房忙活,锅里煮着饺子(除夕剩的,年初一要吃“隔年饺”,寓意年年有余),蒸笼里还热着白面馒头,是石头娘送来的,冒着腾腾的白汽。“快梳洗,”王桂香往灶膛里添了块炭,“等会儿要去拜年,穿那件新做的蓝布褂子,体面。”

红丫的新褂子是王桂香用陈知青买的浅粉色花布改的,虽然颜色淡,却比旧衣服鲜亮多了。她穿上身,对着镜子照了照,镜里的姑娘眉眼弯弯,带着点青涩,却比刚穿来时多了几分踏实——这是在村里过的第二个年,身上的烟火气,早就盖过了来时的慌张。

赵老实己经换上了新布鞋(王桂香纳的,千层底),手里拎着个布包,里面是两包红糖(攒着拜年用的)。“先去给张大爷拜年,”他把布包递给红丫,“他昨儿还念叨你,说要给你个压岁钱。”

拜年的路,雪还没化透,踩上去“咯吱”响。赵家村的规矩,年初一拜年要趁早,晚辈给长辈磕头,长辈给压岁钱(大多是几毛零钱,或块糖),图个吉利。红丫跟着赵老实走,先到张大爷家,磕了头,张大爷塞给她一块水果糖,笑着说:“丫头越来越能干了,今年的玉米种得好,开春我还跟你学。”

二大娘家的门槛上,贴着陈知青写的春联,红墨水在阳光下透着亮。二大娘正往孩子们手里塞瓜子,看见红丫,赶紧往她兜里揣了把花生:“你陈大哥呢?咋没跟你一起来?”

“他说要整理行李,”红丫摸了摸兜里的花生,暖乎乎的,“等会儿就过来。”

正说着,陈知青真的来了,手里拎着个纸包,是给二大娘的礼物——从县城买的梳头油(玻璃瓶装着,透着浅黄)。“我娘说这油梳头顺,”他把纸包递给二大娘,“您试试。”

二大娘笑得眼角起了褶,却把油往红丫手里塞:“给丫头用,她头发长,梳起来费劲。” 推来推去,最后还是红丫收着,说“等二大娘想用时再拿”,二大娘这才作罢。

石头是在去大队长家的路上遇见他们的。他穿着件新做的灰棉袄(他娘熬夜缝的),手里捧着个瓦罐,里面是炖好的鸡汤(他家过年杀了只老母鸡,留着拜年用)。“大队长让我叫你们去吃饭,”他的耳朵有点红,看见红丫的新褂子,眼神闪了闪,“你穿这褂子……好看。”

红丫的脸一下子热了,像被灶膛的火烤着,低头踢着路边的雪,没接话。陈知青在旁边笑,往石头手里塞了颗糖:“会说话了,该给你发个‘甜嘴奖’。”

大队长家的院子里,聚了不少村民,都是来拜年的。张大爷正给陈知青讲“山里的土法子”,说种土豆要先晒种,出芽快;李家婶子拉着王桂香问“蒸年糕的手艺”,说自家的年糕总粘牙;赵强和几个半大小子围着石头,听他讲“守猎的窍门”,眼睛瞪得溜圆。

陈知青被围在中间,手里拿着个小本子,认真记着村民的话,时不时点头:“我记着,回城了也告诉别人,咱村的土法子管用。” 他看见红丫站在角落,招了招手:“过来,我教你写‘回信’,你不是想给……给亲戚写信吗?”

红丫走过去,陈知青铺开纸,在上面写下“见字如面,新春安好”,笔锋比往常稳,像是在刻字。“开头这么写,”他握着红丫的手,教她下笔,“写清楚家里的事,玉米收了多少,年过得咋样,别让人惦记。”

他的指尖带着点凉意,蹭过红丫的手背,像落了片雪花,轻得让人心里发颤。红丫的字写得歪歪扭扭,却比任何时候都认真,纸页上的墨点,像没说出口的话,一个个落在“平安”“康健”的笔画间。

石头端着鸡汤过来,看见他们握着手写字,脚步顿了顿,把鸡汤放在桌上,轻声说:“趁热喝,凉了就腥了。” 他没多留,转身去帮大队长劈柴,斧头落在木头上,“哐当”响,像在给自己解围。

拜年的路走得慢,从东头到西头,挨家挨户地进,手里的红糖送出去了,兜里的糖和花生却满了。日头爬到头顶时,大家才往家走,雪在脚下化了,布鞋沾了泥,沉甸甸的,心里却暖烘烘的——这拜年的路,走的不是礼,是人心,是一年到头攒下的情分。

快到家门口时,陈知青突然说:“初三我去公社寄信,你要是想写,我帮你捎着。”

红丫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好,我晚上写。” 她知道,这可能是陈知青最后一次帮她寄信了,以后再想寄,得自己跑公社,路远,却也得走。

王桂香在院门口等他们,手里拿着件厚棉袄,看见红丫就往她身上披:“疯跑一上午,冻坏了吧?快进屋暖和,我给你们留了饺子。” 她的目光扫过陈知青,又落在红丫身上,像有话要说,却只是往灶房走,“饺子在锅里温着,热乎呢。”

年初一的太阳,暖得像灶膛里的火,照在雪地上,晃得人睁不开眼。红丫看着陈知青的背影,他的干部服在阳光下泛着浅蓝,像片要飘走的云。她知道,这拜年的路,走一次少一次,等陈知青走了,再走这条路,身边的人就少了一个。但没关系,路上的雪会化,脚印会消,可那些握过的手、说过的话、揣过的糖,都会像这太阳的暖,刻在心里,走多远都忘不掉。

灶房的白汽又冒了出来,裹着饺子的香,飘出院门,把年初一的暖,酿得更稠了些。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