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傅汐颜照例去了图书馆。程昱己经在老位置等她,棋盘摆好,旁边放着两瓶汽水。
"今天我要报仇!"程昱笑着说,"上周连输三局太丢人了。"
傅汐颜笑着坐下。这一个月来,她和程昱的棋艺都在飞速进步。她不再刻意隐藏实力,而是享受这种智力对决的乐趣。两人你来我往,棋盘上很快布满了黑白交错的棋子。
"听说你们初中开学了?"程昱落下一子,随口问道。
"嗯,还报名了数学兴趣小组。"傅汐颜盯着棋盘,思考下一步。
程昱挑了挑眉:"这么用功?我初二了都没参加什么兴趣小组。"
"闲着也是闲着。"傅汐颜轻描淡写地说,突然眼前一亮,下了一记妙手。
程昱盯着棋盘看了半天,懊恼地抓了抓头发:"又被你算计了!你这脑子怎么长的,明明比我小两岁..."
傅汐颜心头一紧。她有时会忘记自己现在只是个十二岁的孩子,言谈举止难免露出破绽。幸好程昱只是随口抱怨,没有深究。
"对了,"程昱一边收棋子一边说,"我可能要搬家了。"
"搬家?"傅汐颜手中的棋子差点掉在地上,"搬去哪?"
我爸工作调动,可能要去省城。"程昱的语气有些复杂,"还没最终确定,但可能性很大。"
傅汐颜怔住了。省城——那不就是她父亲也在考虑去的城市吗?前世程昱确实在初二时转学了,但她从没关心过他去了哪里。命运的齿轮似乎在以不同的方式转动,却依然将人们推向相似的轨迹。
"什么时候走?"她轻声问。
"大概下个月吧。"程昱递给她一瓶汽水,"别这副表情,省城又不远,放假还能回来。"
傅汐颜勉强笑了笑。在这个重生后的世界里,程昱是她交到的第一个朋友。虽然她心理年龄比他大得多,但这段友谊对她而言却意外地珍贵。
"如果你真走了,记得给我写信。"她认真地说。
程昱笑了:"这年头谁还写信啊?发短信不行吗?"
傅汐颜这才想起,1998年的手机还不普及,但程昱家境不错,确实己经有了自己的手机。而她家要等到父亲升职后才会买第一部手机。
"我家还没手机呢。"她实话实说。
"那我送你个礼物。"程昱从书包里拿出一个精致的小盒子,"本来打算等我走的时候再给你的,提前给你吧。"
傅汐颜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副便携式围棋,棋子用磁铁固定,可以折叠起来随身携带。
"这样你以后想下棋的时候,随时都能找到人陪你下。"程昱笑着说,眼睛里闪着光。
傅汐颜突然感到鼻子一酸。前世她从未体会过这种纯粹的友谊,成年人的世界总是充满了算计和利益。而现在,一个十西岁的男孩用最真诚的方式触动了她三十五岁灵魂深处最柔软的部分。
"谢谢。"她轻声说,小心地抚摸着光滑的棋子,"我一定会好好珍藏。"
周一放学后,数学兴趣小组进行了第一次活动。王老师出了一套难度颇高的测试题,说是要摸底。教室里坐了二十多个学生,大部分是初二初三的学长学姐,初一新生只有傅汐颜和周毅两人。
傅汐颜浏览了一遍试卷,题目确实有难度,但对于己经经历过高考、大学甚至工作生涯的她来说,并非无法解决。她开始有条不紊地答题,刻意控制着速度,避免做得太快引人注目。
一个小时后,王老师收卷。周毅是第一个交卷的,脸上带着自信的表情。傅汐颜注意到他的草稿纸写得密密麻麻,显然经过了复杂的计算。
"傅汐颜,"王老师突然叫住她,"你留一下。"
等其他同学都离开后,王老师从一叠试卷中抽出她的和周毅的:"你们两个的答案都很有特点。"
傅汐颜心跳加速,难道她表现得太过头了?
"周毅的解题步骤非常规范,逻辑严谨,是标准的竞赛风格。"王老师指着试卷说,"而你的解法..."他停顿了一下,"很巧妙,有些地方用了非常规思路,但结果都是正确的。
傅汐颜松了口气。她确实故意在一些题目上用了简化解法,这是成年人做题的习惯——寻找捷径。
"你以前参加过奥数培训吗?"王老师问。
"没有,就是自己看了一些书。"傅汐颜回答,这不算谎话,她确实在图书馆自学过。
王老师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有兴趣参加下个月的市数学竞赛吗?通常我们只派初二以上的学生,但特别优秀的初一学生也可以破例。"
傅汐颜眼前一亮:"我愿意参加,老师!"
"好,那从明天开始,你和周毅放学后留下来,我给你们做特训。"王老师笑着说,"不过别太有压力,第一次参赛主要是积累经验。"
走出教室,傅汐颜发现周毅靠在走廊栏杆上,似乎在等人。
"王老师让你也参加市竞赛?"周毅开门见山地问。
傅汐颜点点头:"嗯,不过我只是去学习一下。"
周毅推了推眼镜,目光锐利:"你的解题思路很特别,有些方法连我都没见过。"
傅汐颜暗叫不好。她忘了初中数学竞赛的解题方法有其特定模式,而她用了太多"超纲"的技巧。
"可能是我看的书比较杂吧,"她故作轻松地说,"乱七八糟学了一些。"
周毅似乎不太相信,但也没再追问:"竞赛不是儿戏,希望你不要拖后腿。"说完转身走了。
傅汐颜看着他的背影,暗自摇头。前世的周毅就是这样不近人情,难怪没什么朋友。不过他的数学天赋确实令人佩服,这一世如果能与他建立良好的竞争关系,对双方都有利。
晚饭时,家里的气氛有些凝重。父亲傅明远眉头紧锁,母亲林淑珍也心事重重。
"怎么了?"傅汐颜放下筷子问道。
傅明远叹了口气:"公司正式下达通知了,我们部门整体合并到省城总部。要么随调去省城,要么...拿补偿金走人。"
傅汐颜心跳加速。这一天终于来了,她必须引导父母做出正确的决定。
"那爸爸怎么想?"她小心翼翼地问。
"去省城的话,工资确实会涨不少,但房价也高,生活成本..."傅明远摇摇头,"而且你的上学问题..."
"省城的教育不是更好吗?"傅汐颜适时插话,"我们班张婷去年转学去省城,说那边的学校比我们这里好多了。"
林淑珍忧心忡忡:"可是搬家太突然了,我们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公司提供三个月临时住房,"傅明远说,"之后就要自己解决了。"
傅汐颜知道这是关键时刻。她放下碗筷,用最认真的语气说:"爸爸,妈妈,我觉得我们应该去省城。"她停顿了一下,"爸爸的工作更重要,而且我也想去更好的学校读书。我不怕适应新环境。"
傅明远和林淑珍惊讶地看着女儿。这样成熟理智的话从一个十二岁孩子口中说出,确实令人意外。
"颜颜..."林淑珍摸了摸女儿的头发,"你真的这么想?"
傅汐颜用力点头:"嗯!我想考好大学,省城的机会更多。"这是实话,前世的她因为教育资源有限,高考拼尽全力也只上了个普通一本。
傅明远的表情渐渐坚定起来:"其实我也倾向于去省城。机会难得,趁年轻拼一把。”
那晚的家庭会议持续到很晚。最终决定:傅明远先赴省城安排工作交接,林淑珍和傅汐颜等学期结束再搬过去,这样傅汐颜能完成初一上学期学业,顺利转学。
睡前,傅汐颜在笔记本上更新了她的计划:
1. 数学竞赛争取拿奖,为转学加分
2. 收集省城重点中学信息,确定目标学校
3. 与程昱保持联系(他也要去省城?)
4. 准备告别苏小柔(这次要做正式道别)
最后一条让她有些伤感。前世的她因为父亲突然离世,性格变得孤僻,与苏小柔的友谊无疾而终。这一世,她至少要好好说声再见。
第二天放学后,傅汐颜和周毅开始了竞赛特训。王老师给他们每人发了一本厚厚的《初中数学竞赛教程》,要求他们每天完成一定量的习题。
"今天我们先讲数论部分,"王老师说,"这部分在竞赛中占比较大。"
傅汐颜认真听讲,不时记笔记。虽然这些知识对她而言不算难,但竞赛有其独特的解题思路和技巧,她需要重新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