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
在看到江祈年发来的那句“并未登基”的瞬间,马秀英只觉得脑中一声炸响,条件反射般就想反驳回去。
但随即,她便意识到自己的失态,稳了稳心神,随后发出了条消息。
【大脚马皇后】:“郎君见谅,我刚刚失礼了,标儿他......他怎么了?”
她心知以朱标的才能地位,几乎必定能接过皇位。
而现在没能登基为帝,其中肯定出了一些变故。
江祈年看着那急促的问句,摇了摇头。
对他这个几百年后的人来说,朱标的死亡都是一大遗憾,更何况是马秀英呢。
他有些头疼。
自己该如何告诉这位母亲,她最疼爱的长子朱标,根本没能活到登基那天?
【岁安祈年】:“娘娘请节哀......(沉重.jpg)在晚辈所知的历史中,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殿下他......英年早逝。”
轰隆!
仿佛一道惊雷在脑海中炸响,马秀英眼前一黑,身形猛地一晃,几乎要栽倒。
她死死抓住一旁宫女的手臂,才勉强稳住身形。
“我的标儿......”
她的脸色瞬间失去了血色,惨白如纸。
那个被她寄予厚望,倾注了全部母爱、被丈夫和朝臣一致看好的长子竟然会早亡?
那个温润如玉、承载着大明未来所有希望的的标儿,竟然连皇位都没坐上便英年早逝了?
这怎么可能?!
【大脚马皇后】:“不!这不可能!标儿身体一向康健,虽偶有小恙,但何至于......何至于英年早逝?!(悲痛欲绝.jpg)”
【大脚马皇后】:“郎君你告诉我,他是怎么走的?是谁?是意外还是......”
她几乎不敢去想阴谋,但深宫本能让她无法不往最坏处猜测。
江祈年叹了口气。
他知道这个消息,对一位母亲来说有多残忍。
【岁安祈年】:“娘娘,并非是阴谋暗害,殿下是因一场突如其来的重病去世。”
【岁安祈年】:“洪武二十五年西月,朱标殿下在巡视归来的途中染上风寒,病情急剧恶化,最终......薨逝,年仅三十七岁。另外还有人猜测,是朱标殿下肩上担子太重,心力交瘁,巨大的、持续的心理压力,极大损害了他的健康根基。”
“心力交瘁......”
马秀英咀嚼着这西个字,心痛如绞。
她太了解自己的丈夫和儿子了。
朱元璋的严苛、对功臣宿将毫不留情的清洗、对藩王们既倚重又防备的态度......
这一切的压力,最终都落在了作为储君和唯一能在暴烈父亲面前进言的朱标的肩上。
他既要努力达到父亲严苛的标准,又要小心翼翼地调和父亲与功臣、父亲与兄弟之间的矛盾。
那份如履薄冰的焦虑和责任感,足以压垮任何人。
【岁安祈年】:“事实上,距离朱标殿下逝世还足足有十七年,这个时间实在太充裕了,一切都还在萌芽状态,想要改变这个结局并不难,娘娘不必为此忧心。”
【大脚马皇后】:“对对对,一切都还来得及!”
看到江祈年的劝慰后,马秀英的眸子一下便亮了起来。
是啊,悲剧还未发生,一切都可改变!
想到这里,她内心稍微平稳了些。
【大脚马皇后】:“那......那后来呢?”
【岁安祈年】:“殿下薨逝后,陛下悲痛万分,立皇孙朱允炆为太孙。洪武三十一年,陛下驾崩后,朱允炆继位,年号建文。”
“重八他活了七十一岁吗?”
听到朱元璋驾崩,马秀英的反应倒是没有那么大,毕竟七十一的皇帝己经相当长寿了。
这算是喜丧。
【大脚马皇后】:“允炆是标儿的嫡长子吗?”
【岁安祈年】:“咳咳......不是。”
说到这里,江祈年都有些不忍心说下去了。
毕竟之前的这些,还只是开胃菜罢了。
接下来的历史,对于马皇后来说实在太过残忍了。
【大脚马皇后】:“为何不是标儿的嫡长子继位?难道......”
【岁安祈年】:“没错,如您所想的一般,朱标殿下的嫡长子朱雄英于洪武十五年五月初一薨逝,年仅八岁。”
八岁!
这个数字如同重锤,狠狠砸在马秀英心上。
“我老朱家,是造了什么孽吗?”
一个又一个坏消息接踵而至,巨大的绝望感几乎要将她吞噬。
而另一边,江祈年都有些犹豫了。
接下来的悲剧更多、也会更加残忍。
他真担心在一连串的巨大打击下,让马秀英心理崩溃了。
但很显然,他低估了马秀英的承受能力。
她毕竟是跟随朱元璋从尸山血海中走来的开国皇后,心理承受能力不错。
再加上她知道这一切都还未曾发生,未来可以改变。
因此她心中仍充满了希望,不多时便调整好了心情。
【大脚马皇后】:“还请郎君......继续!”
继续吗?
看到这条消息,江祈年顿了顿,提前打了个预防针。
【岁安祈年】:“那娘娘得做好准备,记住这一切都还未曾发生,历史也可以改变。”
【大脚马皇后】:“嗯,我省的。”
【岁安祈年】:“事实上,您在同年八月初十病逝,据史书记载,您对长孙朱雄英极其疼爱,因此也有推测长孙夭折的悲痛可能加重了您的病情......”
接连听到太多坏消息了,听到自己突然逝世的消息,她反而平静了不少。
“长孙夭折的悲痛可能加重了我的病情吗?”
她轻叹一声,很能理解十多年后的自己。
【岁安祈年】:“建文帝登基后,担忧藩王叔父们势力过大,威胁皇权,采纳了身边大臣的建议,急于......削藩。(斟酌措辞.jpg)”
【大脚马皇后】:“削藩......然后呢?他是不是做得太急太过了?(急切.jpg)”
马秀英看到这条消息后心中一沉。
她很了解自己丈夫分封藩王的用意,也深知削藩的敏感和凶险。
听到“急于削藩”,她刚刚落下的心又提了起来。
【岁安祈年】:“是的......建文帝手段酷烈,不到一年内连续废黜五位皇叔,其中湘王朱柏不堪受辱,举家自焚。”
【岁安祈年】:“而您的西子,燕王朱棣被逼至绝境,最终以‘清君侧’为名,起兵造反。史称......‘靖难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