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狱在南京城西北隅,夯土墙缝里嵌着元大都遗址的碎砖。
陈墨蜷在丙字七号囚室,霉味混着血腥气往肺里钻——草席下的血痂是前任死囚的,铁器锈蚀的甜腥气缠着蚊蚋,在月光里织成灰网。
他盯着手腕铁链,明代青铜含锡量12%的知识突然刺得太阳穴发痛,链环上的铁锈渣正顺着血痕往肉里钻,疼得他舌尖泛起铜锈味。
视网膜上,【现实扭曲警报】 化作血色弹幕:
实验室同事小王将《二十西节气修复指南》扔进碎纸机,笑着说“现在流行‘无季节种植’”
监测古建温湿度的老张,把“芒种防霉预案”改成“周五团建通知”;
手机弹出江淮农业厅预警:“小麦播种期算法异常,建议人工核对”……
“小友既知磁偏角,可识郭守敬的斗柄加密法?”
隔壁囚室的敲击声像《授时历》的漏刻,三长两短,暗合“子正一刻”报时。
陈墨贴紧夯土墙,砖缝里递出半卷《河防通议》——麻纸泛黄如枯叶,却带着天工阁特有的桐油墨香。
递书的老者蓬头垢面,囚服裂口处露出暗纹:正是天工阁掌墨的“星图缠枝莲”!
“郑士元,空印案死谏御史。”他指尖抠着墙泥,指甲缝嵌着银粉星图,在阴暗中泛冷光,“韩铎毁《统天历》是幌子,实则要灭汴渠分流星图——洪武三年徐达北伐,这是江淮军粮命脉!
若星图毁,泗州溃堤,现代江淮粮仓……”
系统光幕炸出猩红警告,陈墨的视网膜被刺得生疼:
【关键人物:郑士元(河防星图唯一传人,原死亡时间:洪武九年八月十五→现倒计时:1时辰)】
【守护目标:河防星图(关联现代江淮流域,若损毁→2025年小麦减产41%,饥荒概率+87%)】
陈墨摸到书页间的青铜碎屑——正是铜壶滴漏的蚀变结晶!
郑士元突然剧烈咳嗽,血沫溅在“牵星术解图”上,洇出暗红的“泗州”二字:“星图藏在……鼓楼鸽房第三笼……韩铎通蒙铁证……天工阁掌墨……”话未说完,牢门外传来铁器拖拽声。
韩铎的私兵举着火盆逼近,火舌舔舐着囚室木门。
陈墨盯着铁窗锈蚀斑块——明代青铜含锡量高,遇雷电易引弧放电!他扯断镣铐铜链,将滴漏结晶嵌进锈蚀最深处。
“轰——!”
雷暴撕裂夜幕,青紫色闪电劈开云层,顺着结晶贯入囚室!
茅草顶棚轰然爆燃,火星如古代简牍残片,将“天工阁”三字烧成灰烬。
陈墨撞开牢门,火舌卷着郑士元的囚室,老御史却挣扎着将残卷塞进他怀,血手按在“汴渠分流图”泗州段:“星图……牵星术……北斗柄指天权星,偏移三度……”
血渍在麻纸上洇出的轨迹,竟与铜壶滴漏的锈蚀纹路完全重合——那是六百年前的文明预警,正借由文物修复者的手,对抗历史扭曲的狂潮。
陈墨冲进雨幕时,南京城成了噬人的墨色巨兽。
太平门雉堞的青苔吸饱雨水,滑腻得像实验室里的硅胶手套。
他倚着砖缝喘息,忽听少女尖叫刺破雨帘——
青石板路尽头,三个私兵正撕扯葛布衣衫。
月光白的布料绽成碎片,露出腰际缠着的织梭袋,袋口绣着半朵缠枝莲,与天工阁暗纹分毫不差!
“徐云织!”陈墨吼出系统标注的名字,甩出水囊里的醋酸溶液(用猪膀胱临时封装,修复青铜器的弱酸试剂)。
白雾嘶吼着吞没巷道,私兵捂眼惨叫时,他拽着少女跃入玄武湖。
湖水刺骨,陈墨后腰的旧伤被冰水撕咬(那是现代修复永乐大钟时,被铜锈崩伤的)。
徐云织却如游鱼穿梭,碳钢织梭(天工阁特有的淬火工艺,明代罕见)拨开水草,精准避开沉船暗桩——这是天工阁“水脉辨位术”,借水流、水草纹路辨方位,与现代文物修复的“材质应力分析”异曲同工。
她突然解下桃木雕符按进他掌心,匠符缠枝莲纹在黑暗中发烫,背面“天工”二字烙得皮肉生疼:“祖父是天工阁掌墨,洪武五年为徐达绘制河防星图。
此符能叩三山街石碑——三长两短敲击,自见分晓!”
陈墨摸到符身刻着微型星图,与《河防通议》残页的牵星术暗合,惊觉天工阁早与“文明守护系统”有千丝万缕联系——那些跨越六百年的技艺,原是对抗历史扭曲的密码。
雨幕中的鼓楼飞檐像倒扣的青铜鼎,鸱吻吞脊兽的嘴里,淌着混铁锈的雨水。
陈墨摸到徐府后门时,《河防通议》最后一页滑入门缝——系统光幕骤然扭曲,油彩般的夜空里,【警告!郑士元死亡时间变更(原洪武九年八月十五→洪武八年六月廿三)】 的红字炸开,紧接着是更刺眼的提示:
【现实修正:痛觉神经灵敏度×2】
钢针贯脑的剧痛中,鼓楼顶层轰然爆炸!
砖石迸溅如流星,陈墨踉跄扑倒,却看见朱棣从烟尘中踏出——玄色劲装沾着火药灰,绣春刀还在滴血,弓弦震响如龙吟:“韩铎密报你通蒙盗图,奉旨取尔首级!”
箭镞距心口三寸时,怀中匠符突然灼烧。
缠枝莲纹绽出幽蓝光芒,与铜壶滴漏的蚀变结晶共振,形成肉眼可见的磁场漩涡——一缕青烟从莲心升起,箭杆“咔嚓”裂开!
朱棣的弓弦惊得发颤,他盯着陈墨掌心的匠符:“天工阁的‘牵星符’?你竟与逆党勾结!”
陈墨捂着加倍疼痛的伤口,突然想起现代实验室里,铜壶滴漏泛出的蓝光——那是两个时空的文明,借由一件文物的修复,对抗历史扭曲的狂潮。
而此刻鼓楼残烟里,韩铎通蒙的鸽信正从第三笼飘落,鞑靼文密令刺得人眼疼:
“毁河防图,断明军粮道,酬银千两,助我鞑靼骑兵渡淮……”
更远处,三山街石碑在暴雨中沉默,匠符的缠枝莲纹却愈发耀眼。
陈墨盯着碑上被岁月磨平的星官名,突然明白:天工阁的技艺、铜壶滴漏的结晶、现代文物修复的知识,原始文明守护的拼图——每一道锈蚀、每一枚星图残片、每一次穿越时空的疼痛,都是阻止历史偏移的锚点。
而在六百年后的故宫文物医院,修复师们突然发现:铜壶滴漏的锈蚀纹路,竟与明代河防星图的星轨完美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