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被威胁了。
那天,当他和往常一样抬头挺胸,自认风流地从沈记出来,走到一处僻静的地方时,身后有人拍了他一下。
李波回头,看到一个十八九岁,一身黑衣的男子,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
李波问道:“请问阁下是何人,找李某有事吗?”
对方不答话,把李波从头到脚看了一遍,然后又围着李波左右转了一圈,把李波上上下下,左左右右都看了一遍。
然后才抬起下巴冲李波说道:“刚从沈记出来?”
李波瞬间就站首了腰杆,回道:“是”。
对方嗤笑一声:“给你看样东西。”
说着拿出一块腰牌。
李波伸头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一个“边”字。
李波不由得往后退了一步。
作为边陲之地的居住民,没有人不知道这个字的意思。
对方漫不经心地收好腰牌,说道:“不认识也没关系,这个,总该认识。”
说着,从腰上解下佩剑,“噌”地一声露出一截剑身,寒光闪闪。
李波吓了一跳。
那人不紧不慢地对李波说道:“人啊,千万别自作多情,分不清自己几斤几两,别以为人家稍稍给你点好处,就以为别人对自己有意思,其实人家没那个意思,别把好心当柴烧。”
说着,收剑回鞘,用剑柄拍了拍李波的肩头,又说道:“奉劝你一句,不该有的念头别有,不该肖想的人别想,不该得罪的人别得罪,否则……”。
李波听着对方威胁满满的话语,有些呆若木鸡。那人拍了拍他的肩膀,接着问道:“懂?”。
半天李波才反应过来,自己大概不该去沈记,去招惹沈掌柜的。
李波反应过来,胡乱地点点头,胡乱地转身就要走。
“慢着。”
那人叫住李波,接着说道:
“还有,我不希望再听到有人说沈掌柜的看上你之类的话,如果再让我听到一句。”
“刷”地一声,剑光闪过,李波旁边的一棵树上的树枝应声落地。
李波瑟瑟发抖,答应一声后飞快逃跑了。
顾齐看着跑远的李波,嗤笑一声,“就这点胆量,还敢来争。”
说完,拍拍衣袖,扯扯衣服,一脸不屑地走了。
顾齐前两天到彩云县城公干,本来想去沈记吃饭,又想起上次顾景哲沉着个脸回来,再没有提起过沈圆。
不过,顾齐看到顾景哲时不时就会一个人拿着一把扇子发呆。
顾齐知道那扇子是沈圆画的,也知道了顾景哲还在想沈圆。
顾齐觉得沈圆挺好的,人温柔大气,勇敢坚强,有本事,有能力,虽然是乡下出身,但顾齐觉得沈圆似乎比京城那些女子还端庄典雅。
而且,沈圆做饭还好吃。
说起做饭,顾齐觉得自己饿了。
前两天顾齐就是在沈记附近徘徊,才听到了有人说沈记的老板娘看上了李波,还送了李波一盆价值不菲的兰花作为定情信物。
顾齐一听,怎么他们和沈圆分开没多长时间,沈圆就找了一个男的,那,那他们公子怎么办。
顾齐觉得自家公子有点惨。
顾齐还觉得自己该去看看,如果这事是真的,那他该劝顾景哲,把那些扇子都扔了,别再舍不得,别在一棵树上吊死,沈圆不值得。
顾齐暗暗观察了沈圆几天,发现沈圆根本没那个意思,对李波基本都是避而不见,全都是那个叫李波的自作多情,自以为是。
顾齐气不过,这才拦住李波,威胁了李波一番。
办完这事儿,顾齐也不再耽搁,也不想去沈记吃饭了,匆匆返回边关去了。
从此,李波再也不敢去沈记招惹沈圆,也不敢再说沈掌柜看上了自己的话。
沈圆清净了。
李波不曾再来,黎默倒是时不时会来,来了不见有兰花,就点一碗面,慢慢吃着,沈记的杂酱面,还是很好吃的。
不知不觉,树叶黄了,这天,王长平给沈圆送来了今年新出的大米,还送来了一些养在稻田里的鱼。
王长平详细给沈圆说了沈圆的田地的情况,还有山地种植的情况,沈圆认真听完,又给王长平提了几个要求和建议,然后王长平赶着牛车回去了。
晚上沈圆给吴丽几个煮了新米饭,又煮了一锅鱼汤,把剩下的鱼全部用菜油煎了,谷花鱼煎出来本就比其它鱼要香,沈圆的手艺好,更是把谷花鱼煎得两面金黄,外酥里嫩。
两个孩子更喜欢吃香香脆脆的鱼,沈圆放下筷子,一点一点剥给沈浩吃。
大家正吃得开心,忽然有人在门口叫沈圆。
“沈姑娘。”
沈圆擦擦手出去看,一看,原来是顾齐。
沈圆忙让顾齐进来一起到后院吃饭,顾齐觉得不好意思,抓抓头,沈圆只好让他在前面坐,并给他上了刚做好,还没吃的饭菜和鱼。
顾齐终于吃到了沈圆做的饭菜,吃得那叫一个香。
吃饱喝足后,顾齐才单独见了沈圆,把来意和沈圆说了一下。
原来,大约一个月前,边关守军军营里有人出现腹泻腹痛的情况,军医开始以为只是一般的肠胃疾病,谁知,后来病的人越来越多,慢慢出现高烧昏厥,脱水而亡的人,军医才意识到不对,恐怕是疟疾之类的,忙禀报了上面的将领。
顾景哲请了附近的所有有些名气的医者,但大家用药之后还是控制不住,最后大家束手无策。顾景哲考量之后,才让顾齐来找沈圆。
沈圆这时才知道,顾景哲他们是守卫边关的将领。
沈圆从小长在红旗下,拥军爱国的思想早己成为身体的一部分,沈圆从来都懂得,家国大义凌驾于所有的情爱之上。
沈圆毫不犹豫分享自己认识的治疟疾的方法,不过,古代治疗疟疾多数用黄花蒿,只是,黄花蒿要经过提取,才能有效控制疟疾。
沈圆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诉了顾齐,顾齐觉得沈圆有控制疟疾的办法,不如带沈圆一起回去,看看实际情况,再出治疗方案会更好。
沈圆没有犹豫,答应了顾齐,沈圆知道,任何时候,只有边关安稳,她们小老百姓才能安心过日子。
沈圆没有给吴丽说边关的事情,只说要离开几天,沈浩就麻烦吴丽先照顾一下。
沈圆收拾好自己的东西,然后和顾齐一起骑马奔赴边关。
天黑后,沈圆和顾齐到了边关小镇,这里名叫宛镇,人口不多,大多数都是来这里做生意的商人,还有一些守军的家属。
到了之后,顾齐先带沈圆去见了顾景哲,见面之后,沈圆才知道,顾景哲就是边关守军的最高将领。
沈圆心想,这些勋贵子弟,果然从出生就在罗马,年纪轻轻的,就能统领一方将士。
顾景哲并未多说,只是让顾齐先带沈圆去军营看看病情。
沈圆到了军营,要求首接去见患者,并未和军医和其他医者见面。
顾齐都答应了,亲自带沈圆去隔离区。
到了隔离区,沈圆表示自己一个人进去就可,让顾齐在外等她。然后沈圆带上面巾,又换上一件自己空闲时做的,有些像手术服的简单的外套,这才走进去。
沈圆进去后,仔细查看了各个病患的症状,给病情严重的患者把了脉,最后心中确定,这就是疟疾。
沈圆出来后,摘下了面巾,脱下了外套,请顾齐给他烧一锅热水,然后高温消毒了外套和面巾,洗干净了双手,才和顾齐一起回顾府去见顾景哲。
顾景哲早己等在客厅,沈圆进去后把自己见到的情况一一和顾景哲说明,并且提出了治疗方案。
顾景哲听沈圆说得镇定明了,不自觉微微松了口气,他知道,如果敌人知道这个消息,就会趁虚而入,到时,又是一场恶战。自己这边如果控制不住疫情,那后果不堪设想。
顾景哲让顾齐带沈圆去休息,并让顾齐立刻按沈圆说的去交接,去准备药材和其它沈圆需要的东西。
晚上,顾齐回到府里,仔细跟顾景哲汇报了自己见到沈圆,如何和沈圆说,沈圆又如何说,然后和沈圆一起出发,再到沈圆进入军营,具体做了什么,等等,事无巨细,都说给顾景哲听。
顾齐去休息后,顾景哲坐在椅子上,想着顾齐说的,关于沈圆的一切。
跑了一整天的马,吃了一整天的灰,又累了大半夜,沈圆一觉睡到很晚才起来,顾齐己经在院外等她了。
沈圆住的地方在顾府的一个院子里,顾府很大,房间不少,但人不多,看起来冷冷清清的。
顾齐带沈圆吃过饭,两个人又一起去了军营。
这几天沈圆都是和顾齐一起,早出晚归,大部分时间都在军营里,写药方,看服药的结果,然后提纯青蒿素。
时间一天天过去,军营里的病患慢慢开始康复,军营里也没有再出现疟疾病患者,沈圆松了口气。
顾齐也松了口气,顾景哲解除了边关高度戒备状态。
沈圆想着,再观察几天,自己就可以把工作移交给军营里那些军医,然后,自己就可以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