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为什么穿黑衣?
很简单,因为话本中都这么写,再者,她要偷偷溜出城去,这是什么能搬到台面上的事吗?
迎着夜间秋风,秦绯雀本还高兴的心情一扫而空,有些嫌弃的“啧”了声。
身后跟了只恶心的小老鼠。
原本往城外去的脚步一转,轻巧的落到一处死胡同中,手腕所本的银镯慢慢蠕动,一双血红的豆豆眼在月光下,显得格外诡异。
秦绯雀手中捏着一个褐色小药丸,漫不经心的朝右上方看去,“喂!跟了本姑娘一路了,现下整的装起胆小鬼来,连头都不敢露的懦夫!”
懦夫裴渡川此时正站在秦绯雀目光所看之处。
不欲与她多言,袖中弓弩离弦之箭般首朝秦绯雀的眉心而去。
秦绯雀的瞳孔中映出弩在月光下泛的冷光,她只轻轻一偏头,那弩划过脸上的黑布,连一根头发丝也没伤着。
同时,手臂一甩,腕上的白蛇也迅速朝着裴渡川飞去,“礼尚往来呀,下辈子记得不要招惹姑奶奶我!”
白蛇太快,避无可避。
而裴渡川却又是个只适合远攻的,情急之下,只好伸手握住白蛇的七寸。
可却没想到那蛇格外不同,被捏住七寸,不仅丝毫也不惧怕,张嘴露出白森森的牙,对着裴渡川的手就咬了下去。
裴渡川吃痛,非但没有松开手,反而捏的更狠。
只是一瞬间,那蛇就软趴趴的倒在裴渡川手中,却也只是装死,那蛇信子吐在外面,若不是裴渡川曾了解过蛇类,当真要信了它这副样子。
秦绯雀眼神一寒,脚尖点地,越到裴渡川身边。
二人对视,骨子里的骄傲,让他们二人谁也不肯多退一步。
“哎。”
一道柔和的声音从二人右方响起,二人几乎同时出手。
秦绯雀手的药丸瞬间飞出,力道之大,在空中划出破空声。
裴渡川连发三枚弓弩,确保对方躲无可躲。
二人格外默契,秦绯雀主攻,裴渡川辅助,像曾无数次合作般。
白衣青年立刻蹲下,完美避开两波袭击,声音依旧柔和,但怎么听都颇有种咬牙切齿的味道,“小妹,你要谋杀哥哥吗?”
听到熟悉的声音,秦飞雀瞬间回头,眼中满满都是不可置信,她不是给她哥下药了吗?
秦绯雀与秦晏清朝夕相处,自然听出声音熟悉,但只当是巧合罢了,毕竟哥哥现在应该在客栈里熟睡才是,却未曾想还真是哥哥。
震惊过后便是心虚,默默往后挪了两步,“哥、哥哥,我说我是来赏月的,你信吗?”
秦晏清站起身,无奈得看了眼小妹。
小妹不会真以为那点儿他没发现吧?多少年了,这个套路还没用腻啊?
“你觉得我信吗?明天把《备急千金药方》中《大医精诚》那一卷抄五十遍。”
秦绯雀满脸的痛苦,哀嚎出声:“哥!亲哥!一遍就926字!五十遍下来手真的不用要了!”
在兄妹俩交流时,裴渡川再一次怀疑人生,看着手腕上不知何时又多出的一条金黑红因果线,陷入深深的沉默中。
心中盘算一次性解决两个人的概率有多高,最终得出只有0.09%。
裴渡川:“……”
这种情况,旁人十辈子都不一定遇到一起,可他一日却遇到两回。
活了那么多年,第一次见那么粗、那么奇特的因果线。
心中隐约升起不祥的预感,以后……不会……还有吧……
“喂!我哥叫你呢!”
震惊到灵魂出窍的裴渡川被这一声叫回了神,抬头看去,漆黑眼中的寒意刺人至极。
秦晏清心中叹气,己经不知道是这几天第几次叹气了,却还得打足精神。
刚才也和小妹了解过了,是这个看着不好惹的青年先出得手,只是他能肯定二人未曾见过面,为何上来就要杀人。
他是医者,接触的人数不胜数,能够明显的感知到,这青年身上没有那种常年杀人戾气,现下还得搞清楚事情原委,不然往后恐有大麻烦。
秦晏清扬起温和的笑,“再下轻尘,这是家妹轻雀,今日有幸相见,不知这位公子尊性大名。”
旁人己经自报家门,虽然不知是真名还是假名,但出于礼貌,裴渡川还是回答了,“在下忘川。”
秦晏清见人还能正常作答,心中松一口气,看来还没到非杀不可的地步。
是的,秦晏清己经生出想杀了裴渡川的念头。
医者仁心没错,但秦晏清的人生信条一首都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屠他满门。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那还是请你先去死吧。
我可以一辈子愧疚,但绝对不能一辈子提心吊胆。
秦晏清再问:“那不知忘川兄何故要对家妹下此重手?若是家妹有错,那我这个做哥哥的定会好生罚她,可若是家妹没错,那……”
未尽的话语消散于天地间,论谁都能听出那其中的威胁之意。
秦晏清笑得眉眼弯弯,秦绯雀却又默默往后挪了两步。
哥哥一旦露出这副表情,那就证明天天又有人要遭殃了。
裴渡川沉默,张了张嘴,却不知如何作答。
他要怎么说?说只是想斩断因果线吗?
怕是说出来,旁人也只会把他当成傻子,毕竟这天下能看到因果线的,目前好像就他一个,不然师父也不会主动收他为徒。
秦绯雀缩在一旁装鹌鹑,她真的不想抄写《大医精诚》,只愿哥哥能快些忘掉此事,玉皇大帝王母娘娘,求求了求求了,一定要让哥哥忘掉这事儿!
裴渡川犹豫再三,还是憋出了一个离谱到他自己都不信的谎话,“我、我看她周身妖气环绕,怕有邪祟作祟……”
秦晏清脸上温和的面具寸寸破裂,眼中的不可置信都快凝成实质。
什么玩意?他妹妹?妖气环绕?邪祟作祟?
唯物主义者的秦医师觉得此人定是脑子有问题。
裴渡川看出来了,默默的从怀中掏出道箓金牌,以保证自己确实没在胡扯。
因着前朝有许多所谓有大本事的和尚道士,借着些旁人未见过的戏法骗人,女帝吸取前朝教训,颁布旨意,凡是国家承认的道士,和尚都会颁发一块道箓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