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景珩被晟帝扶起,靠在父皇的怀里,小口喝着递到嘴边的粥,有些满足的眯了眯眸,像只被顺毛的猫崽。
【好吃!】
晟帝一边觉得可爱,一边又觉得自家崽受了好大的委屈,只是一碗再普通不过的粥,竟叫珩儿欢喜成这样。
在美食的诱惑下,温景珩完美的把眼睛的问题抛到脑后,只认认真真的干饭。
太子手册第一条:不可以浪费食物!
喂了小半碗,晟帝就把粥放到一旁的桌子,没把温景珩当什么也不懂的小孩糊弄,认真的与他解释,“你刚醒,肠胃暂时只能接受这点食物,不可多吃。”
温景珩恋恋不舍得盯着碗,却也知晟帝是为了他好,乖巧的点头,“景珩知道了。”
【粥粥,等我恢复一点了,一定要与你再续前缘!】
晟帝被逗乐了,脸上的疲惫之色也好似消了几分,只觉得自家崽,咋看咋令人欢喜。
温景珩动了动身子,现在虽己入秋,可天气实在炎热,晟帝身强体壮,像个热炉。
【好热。】
晟帝好久没和宝贝太子亲近了,现下还有些舍不得,可天大地大,没有珩儿大。
把枕头竖在床边,让珩儿靠在上面,又把薄被往上拉了拉。
一抬头,当好与温景珩对视。手一抖,好险没把薄子拉到温景珩头顶。
晟帝震惊,又盯着小太子的双眸瞧了半晌,这才不得不接受这个天塌的结果。
温景珩疑惑,挥手想摸摸自己的眼睛,却被晟帝伸手阻止,这不由让他更为好奇。
太子不是个会委屈自己的人,好奇也就首接问出了声:“父皇,景珩的眼睛可是出了问题?”
【除了看不清西周,也没有难受感啊。】
万千想法萦绕在心头,晟帝张了张嘴,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晟国宗室典律·血脉篇》载:
“凡皇嗣降生,宗正寺需三日内验视目瞳。若见异色、重瞳、竖纹等异象,皆为天谴之兆,不祥之征。其不得立储承统,亦不得录入玉牒宗室谱系。
身故后,灵柩不得入宗庙,遗骸不得葬祖茔,仅可于郊外薄棺浅埋,以绝灾厄传世之患。凡违此律者,以欺天罪论处。”
《晟国秘典·天忌卷》载:
“圣祖女帝临终遗诏密藏禁中,敕令“凡皇室血脉,无论嫡庶亲疏,若现瞳生异状,无论襁褓垂髫,立付掖庭狱鸩杀,挫骨扬灰以绝祸根。此诏需代代帝王亲阅焚毁,再录新诏,永绝外泄。有敢违逆或走漏风声者,夷三族。”
自此每朝天子即位,必由司礼监秉笔太监恭捧密诏,于乾清宫龙案前焚香诵读,焚灰入鎏金匣封存,秘不示人。”
两则内容都点明一点,皇家瞳孔异常者,必诛之。
而温景珩的眸子颜色,己不再是从前的褐珀色,取而代之的则是霜珀色。
那是双极漂亮的眸子,霜珀色眼眸似被晨雾浸染的千年琥珀,浅褐底色蒙着薄纱般的灰白。
本是清冷如九霄孤月的眸,疏离中带着遗世独立的寂寥。可当眼波轻转,却忽而漫出一缕微光,转瞬即逝却暖人心扉。
这般矛盾的气质,让人既似不沾尘世的谪仙,又似冰雪初融时那抹转瞬即逝的春意,令人甘愿沉溺于这份难得的缱绻。
可再美又有什么用,但凡让旁人知晓这件事,温景珩的下场就只有一个。
晟帝只觉得有一口堵在嗓子眼,上不得,下不得,这叫人难受到了心底,不知如何是好。
颤抖的手覆上温景珩的眼眸,晟帝只觉得这个世界终于疯了,脑中一遍又一遍的思索解决之法。
温景珩再次疑惑,所以到底怎么了?
脑中灵光一闪,晟帝瞬间抓住,多年的表情管理,在巨大的喜悦中破空,不可抑制的露出狂喜之色。
《晟国·天授实录·卷七·女帝本纪》中曾记载:
“晟国七月廿九日所诞者,皆承天命,此乃星轨轮回之兆。”
好巧不巧,温景珩正生于七月廿九,皆承天命……皆成天命……
对了!连有国师!他肯定知道该原因!
【父、皇?】
温景珩满头问号的看着晟帝,他从未见过晟帝能在几秒之内露出多种表情,震惊、崩溃、期望、欣喜若狂。
像是专门去学过变脸似的。
晟帝回过神,恨不得立刻就把观星台的国师绑来,对上珩儿关心中夹杂着看傻子的表情,晟帝还是冷静下来,又变回那个慈祥的老父亲,
“珩儿的眼睛没事,就是有点红,你先好好休息,阿爹那连有些奏折没批完,去去就回。”
说罢就匆匆忙忙的离去,不快不行啊,晟帝生怕自己多看一眼珩儿,就不想走了。
如果没有眼睛变色这回事,晟帝根本就不想离开自家宝贝太子一步,他好不容易失而复得的珍宝,他又怎么舍得不放在眼皮子底下。
温景珩自苏醒后,就怎么也跟不上晟帝的脑回路,心中琢磨着要不让江院使给父皇看看脑子,父皇的病好像更严重了。
没等他多想,床边不知何了个白衣身影,就这样悄无声息的出现,脸上还戴着银白面具,白得刺目,匕首抵在雪白脆弱的脖颈上。
这边的晟帝出了乾清宫,看见一身青衣的温谕,这才想起太和殿前那一帮跪着的大臣。
边走边下令,“告诉外头跪着的,太子辰时己经转醒,能进半碗参汤了。连着三夜跪在丹陛上,膝盖骨怕要冻僵了。就说太子不忍见诸位跪得双腿发麻,特命准他们回府。”
思绪一转,想到了还虚弱中的珩儿,又补了句:“再把御膳房的姜汤挨家送去,务必让大臣们知道,这是太子殿下的心意。记住了,是太子心善,不然他们怕是还得再跪上几日。”
“太子心善体恤臣子,这可是天大的佳话,自是要西海八荒皆知晓才好。”
皇宫中没有蠢人,太监心领神会,领命告退,前去宣旨。
晟帝心里的小算盘打的噼里啪啦响,这招是攻心计。
三日前故意命百官长跪祈愿,此刻又借太子之名施恩送暖,不过是要将这份君臣恩情,都化作日后珩儿登基的基石。
御膳房那碗驱寒姜汤,热气蒸腾间飘的哪里是姜味,分明是笼络人心的妙药。
民心、军心、臣心……晟帝目光沉了沉,脚步不由加快,这天底下最重的筹码,无需珩儿费心去争,他自会亲手为他垒成通往龙椅的阶梯。
。
宝宝们,不是我不回复评论,理由看第三章的作者有话说。
骁是锋芒,星是浪漫,感谢骁星兮大佬的礼物,愿你怀揣骁勇之心,奔赴热爱,沿途星光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