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娘,我忘记买糕点了!”
沈老太和沈娇娇刚想走出城门,沈娇娇懊恼的声音顿时响起。
“那,我俩再回去买!”沈老太一听忘记买闺女想吃的糕点,就想转身回去。
“娘,您都累了一天了,您先出去看看大哥他们有没有在外面等着?我自己去就行,我跑得快,一会儿就出来了。”
她可是想把放在储物间里面的宠物狗拿出来,她娘要是跟着就不好操作了。
她还没想好怎么跟她娘说自己有储物空间的事情。
“也行,那你自己去逛逛,慢慢的,想买啥就买啥,娘在外面等你。”见沈娇娇不想她跟着,倒也没强求。
“知道啦!娘。”你娇娇看着沈老太走出城门,这才转身,往城内走去。
她找了一个没人的小巷子把储物空间里面的小狗拿了出来了。
“对不起啊,兜兜,忘记把你拿出来了。”
“嗷呜!嗷呜!”狗子兜兜,湿漉漉的眼神看着沈娇娇似是在控诉。
“饿了吧!来吃狗粮,这可是别的狗没有的待遇!”沈娇娇将从系统兑换出的狗粮倒在手心。
“咦?你怎么不吃啊?”见小狗只是嗅了嗅,却没有张口,她有些疑惑。
系统:“……宿主,有没有可能?这只小狗还没长牙,吃不了这么硬的狗粮?”
“啊这,我还真没注意!”沈娇娇有些尴尬的重新买了一袋狗粮糊糊,喂到小狗嘴边。
看着兜兜眯着眼睛舔狗粮糊糊,她露出了一脸姨妈笑,原来这就是养狗狗到快乐!
到集市发现有卖糖葫芦就买了十三串糖葫芦,沈家人一人一串!毕竟糖葫芦又不是小孩子的专利!大人也可以吃,上一世自己也是二十多岁,每到一个景区必须得来根糖葫芦。
“闺女你不是说买糕点吗?怎么就买了几根糖葫芦?”沈老太坐在牛车上,见沈娇娇只拿着糖葫芦,有些疑惑,“这咋还买了只狗?”
“娘,糕点铺子里面没有什么我想吃的然后就买了几根糖葫芦,然后在集市上看到一位大爷在卖小狗看它可爱我就买了。”
“你喜欢就行!咱家现在又不是养不起一只狗,你要是喜欢多养几只也可以!”沈老太对沈娇娇要养狗没啥子意见。
“回家吧!娘这是给您的,大嫂这是你的,二嫂这是你的,大哥你的我先给你留着,等回到家了再拿给你,你先好好赶车。”
“娘这么大年纪了吃啥糖葫芦。乖宝,你吃。”边说边就要把手里面的糖葫芦塞到沈家娇嘴边。
“娘年纪哪里大了?再说没有人规定大人就不许吃糖葫芦吧!快吃,我也有的,我们全家人一人一串!”
“好好好,娘的乖宝就是孝顺。”沈老太一脸笑意的咬了一口糖葫芦,好家伙,有点酸!
“呜呜呜,谢谢小妹!我还从来没有吃过一串糖葫芦。呜~好吃!”陈芳芳边哽咽边咬一口糖葫芦。
“谢谢,小妹。这糖葫芦真甜。”赵翠英虽然没有陈芳芳那么夸张,但也是一脸感动,毕竟小妹的对,谁说大人不能吃糖葫芦的?她也挺喜欢吃这种酸酸甜甜的。
“媳妇,你喜欢吃糖葫芦啊?那等我以后赚了钱了给你买。”在前面赶牛车的沈大强一脸傻笑的接话。
“老娘把你养这么大,别说糖葫芦了,连最便宜的绿豆糕都没见你给老娘买过,果然是有了媳妇忘了娘!”沈老太听到这话翻了个白眼撇撇嘴。
“娘,我不是,我……”沈大强听到这话着急想解释,可惜憋了半天也没憋出句话来。
“娘没事,你还有我呢!等我以后给你买金手镯、买几个丫鬟伺候您,让您成为最幸福的老太太!”
沈娇娇连忙解围,他大哥这个棒槌差点加重婆媳矛盾!果然这个家没她迟早得散!
“还是娘的乖宝最贴心!”果然一听这话,沈老太被哄得眉开眼笑。
沈大强和赵翠英纷纷松了口气,朝沈娇娇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
“姐!你们回来啦?”听到门外传来的动静沈西元带着几个侄子侄女跑了出来。
“你们几个在家,有没有好好干活呢?”沈娇娇跳下牛车捏了捏沈西元的小脸笑着问。
“当然有的!我刚刚还在给山羊喂草!”
“我也是,小姑,刚刚正在给兔子喂草。”
“真乖,铛铛铛,一人一串糖葫芦,这是小姑给你们的奖励。”
“哇!糖葫芦!”几个小萝卜头见沈娇娇变戏法似的,从背后拿出糖葫芦,全部变成O型嘴。
“嗷呜~嗷呜~”这时沈娇娇怀里的小狗忽然发出声来。
“小姑姑,是小狗!”沈星指着沈娇娇怀里的小狗兴奋的喊道,“我要抱,小姑姑,我要跟小狗玩!”
“那你得好好抱着,可不能让它掉下去,那样它会受伤的。”沈娇娇把小狗小心的放进沈星怀里面。
“它叫兜兜,要是抱累了就把它放下来让他自己跑就好啦!”
“嗯嗯!”
“姐,我要出去玩了!”沈西元拿着糖葫芦迫不及待的想去跟他的小伙伴们炫耀。
他一走,后面就跟着一连串萝卜头,外加一只小狗!
……
沈家堂屋里,除了年幼的孩子,一家人都屏息凝神地围在桌边,目光紧紧锁住桌上那堆得像小山似的、明晃晃的铜钱。
屋内异常安静,只有铜钱碰撞的轻响和沈娇娇清脆的数钱声。
终于,她报出了最后的数字:“……西千一百文!”
话音未落,全家人齐齐倒抽一口冷气,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仅仅半天功夫,竟赚了足足西两银子!
“老天爷啊!”陈芳芳终于找回声音,“半天……就半天功夫,赚了西两银子?这……这……”她的眼睛瞪的跟灯泡似的。
沈娇娇看着家人激动难抑的模样,脸上也漾开灿烂的笑容,她轻轻拍了拍桌子,清脆的声音让众人稍稍安静下来,目光再次聚焦在她身上。
“当然,这还没有除去成本,成本预计有个五百文左右,毕竟我们前面一天收的酸浆籽还没有用完。”
“那也是好多了!想想我们村有多少人家一年都存不到三两银。”沈老太听到这个数字脸上也是一脸满意。
“爹,娘,哥,嫂,”沈娇娇看着家里人,认真的道,“这营生,我看好了,至少还能做上两三个月!”
“所以,我和娘决定给每个人发工钱。”天知道她为了说服她娘费了多大的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