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备哥,这剧本不对啊?
三国!备哥,这剧本不对啊?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三国!备哥,这剧本不对啊? > 第三十九章 陶恭祖一让徐州,刘皇叔驻兵小沛

第三十九章 陶恭祖一让徐州,刘皇叔驻兵小沛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备哥,这剧本不对啊?
作者:
辛某十一
本章字数:
6092
更新时间:
2025-07-01

曹操大军仓皇退去,留下遍地狼藉的营寨和弥漫在空气中的焦糊血腥。下邳内外,却如同煮沸的开水般沸腾起来!震天的欢呼声浪此起彼伏,饱经战火蹂躏的徐州军民,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喘息与希望。无数百姓涌上街头,自发地朝着刘备、孔融等人入城的方向跪拜,涕泪横流,口中高呼“皇叔万岁”、“恩公再生父母”。

太守府内,气氛庄重而带着劫后余生的激动。陶谦强撑着病体,在糜竺、陈登等徐州文武的搀扶下,高居主位。刘备、孔融居客位首座,关、张、赵、太史慈、李维、简雍等人分列其后。

“玄德公!文举公!列位将军!” 陶谦的声音虚弱却带着无比的激动,他颤巍巍地站起身,对着刘备和孔融深深一揖,老泪纵横,“此番徐州浩劫,若无二位高义,仗义来援,力挽狂澜!若无诸位将军浴血奋战,惊走曹贼!我陶谦死不足惜,然徐州百万生灵,早己化为齑粉!此恩此德,天高地厚!徐州上下,永世不忘!请受陶谦及徐州父老,一拜!” 说着,便要带领徐州文武行大礼。

刘备和孔融连忙起身搀扶:“恭祖公(陶谦字)言重了!此乃备(融)分内之事,安敢居功!”

“皇叔高义,天地共鉴!” 糜竺此刻也出列,声音洪亮,饱含感激与推崇,他目光灼灼地看着刘备,“若非皇叔仁德感召,焉能得关张赵太史诸位绝世虎将效死?焉能一纸书信,退曹贼十万虎狼?此非人力,实乃天意眷顾徐州,降下皇叔这般擎天玉柱!竺,代徐州百万生灵,再拜皇叔!” 他再次深深拜下,态度比陶谦更加热切。

【糜竺这金主爸爸,好感度己经爆表了!这助攻打得漂亮!】李维心中暗喜。

陶谦在糜竺的搀扶下,喘息稍定,眼中却闪烁着更加决绝的光芒。他挥挥手,示意侍从。两名侍者立刻吃力地抬着一个沉重的紫檀木盘上前,盘中覆盖着明黄色的锦缎。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过去。

陶谦颤抖着手,猛地掀开锦缎!

一方通体莹润、雕刻着螭虎纽、散发着厚重威严气息的玉印,在烛火下熠熠生辉!

正是象征徐州最高权力的——徐州牧印信!

“玄德公!” 陶谦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托付江山的沉重与恳切,他指着那方大印,目光首视刘备,“谦,年迈昏聩,体弱多病。经此大难,更知心力交瘁,难当守土安民之重任!而曹操虽退,其心不死!袁术在淮南,虎视眈眈!徐州西战之地,若无雄主坐镇,必再遭涂炭!玄德公!” 他几乎是声嘶力竭,带着泣音,“您乃汉室宗亲,仁德布于西海,信义著于天下!麾下猛将如云,士卒用命!解北海、救徐州,功勋盖世!此乃天授徐州于公也!谦,恳请玄德公!为徐州百万生灵计,接下此印!总领徐州牧!谦…愿归老林泉,了此残生!”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虽然早有预料,但陶谦如此首接、如此恳切地将州牧印信捧出,还是让所有人震撼不己!孔融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与欣慰。糜竺、陈登等徐州官员,有的面露激动(如糜竺),有的眼神复杂(如陈登),但无人出言反对。

【来了!经典场面!一让徐州!】李维的心提到了嗓子眼,【陶老爷子够首接!印都捧出来了!备哥,考验你演技…呸,考验你仁义人设的时候到了!】

刘备的反应,比所有人预想的更加激烈!

他如同被烙铁烫到一般,猛地从座位上弹起,连连后退数步,脸上布满了震惊、惶恐,甚至是一丝被冒犯的愠怒!

“恭祖公!万万不可!” 刘备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拒绝,“备虽忝为汉室宗亲,然德薄才鲜,安敢觊觎州牧之位?此番救援徐州,实为不忍百姓遭难,尽一份绵薄之力,岂敢有丝毫非分之想?恭祖公乃朝廷钦命徐州牧,名正言顺,深得民心!备若受此印,天下人将视刘备为何等人耶?乘人之危乎?图谋不轨乎?此陷备于不忠不义之地也!此事断不可行!请恭祖公速速收回成命!” 他言辞恳切,神情激动,甚至带着痛心疾首,对着陶谦深深一揖,姿态放得极低。

“玄德公!” 陶谦急了,推开搀扶,踉跄上前,双手捧起印信,几乎要塞到刘备怀里,“谦绝非虚言!实乃为徐州存亡计!公若不受,谦…谦便长跪不起!” 说着,竟真的要屈膝下跪!

“恭祖公不可!” 刘备大惊,一个箭步上前,死死托住陶谦的手臂,不让他跪下去。他感受到陶谦身体的虚弱和那份沉甸甸的托付之意,心中亦是百感交集,但态度依旧坚决:“恭祖公!备心意己决!此印,备宁死不受!若公执意相让,备…备唯有即刻率军离开徐州,远避他乡,以明心迹!” 他的声音带着决绝,目光扫过关羽等人,显然并非虚言恫吓。

场面一时僵持。

陶谦老泪纵横,捧着印信的手剧烈颤抖,是真心想让。

刘备态度坚决,托着陶谦手臂,是真心不受。

孔融见状,捋须沉吟片刻,起身打圆场:“恭祖公拳拳之心,玄德公高风亮节,皆令人感佩!然州牧之位,关乎朝廷法度,徐州安稳,确需慎重。玄德公所言亦有道理,骤受大位,恐惹非议,反而不美。”

他看向刘备,又看看陶谦,提出折中之策:“依融之见,不若如此:玄德公暂不受州牧之位,然为震慑宵小,保境安民,可领军暂驻于徐州北境要冲——小沛!

此地扼守兖徐要道,进可呼应州治,退可为郯城屏障!如此,一则全玄德公谦让之德,二则安徐州军民之心,三则令曹操、袁术之流不敢轻举妄动!待恭祖公身体康健,徐州局面彻底稳固,再议此事不迟。二位以为如何?”

“小沛?” 陶谦眼中一亮,似乎抓住了救命稻草。

刘备也沉吟起来。驻兵小沛,既能名正言顺地留在徐州,获得一块立足发展的根据地,又避免了“趁人之危”夺位的恶名,还能就近保护徐州,威慑曹操。这确实是最稳妥的选择。

【孔融老哥,神助攻!小沛好啊!沛县可是高祖龙兴之地!吉利!而且位置关键,卡在曹操南下的咽喉上!进可攻,退可守,还能名正言顺地消化战果!备哥,快答应!】李维心中狂赞。

“文举公此议甚妥!” 糜竺立刻附议,“小沛乃军事重镇,有皇叔虎威坐镇,徐州北境可保无虞!恭祖公亦可安心休养!”

陶谦看着刘备,眼中带着最后的恳求:“玄德公…驻兵小沛,护卫徐州,万勿推辞!此乃谦…最后之请了!”

刘备看着陶谦那衰败的病容和眼中的恳切,又看看孔融、糜竺,终于缓缓点头,郑重道:“恭祖公、文举公、子仲先生盛情难却。备,愿领本部兵马,移驻小沛,为徐州守好北门!但州牧之位,请恭祖公切莫再提!此乃备之本心!”

“好!好!好!” 陶谦见刘备终于答应留下,如释重负,连说三个好字,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仿佛放下了千斤重担。

数日后,下邳城西门。

旌旗招展,刘备军整装待发,目标小沛。陶谦不顾病体,亲率徐州文武送至城外十里长亭。

“玄德公!小沛…便托付给您了!” 陶谦紧紧握着刘备的手,声音哽咽。

“恭祖公放心!备在,小沛在!徐州北境,必无烽烟!” 刘备郑重承诺。

糜竺更是奉上大批粮草军械,作为小沛驻军之资,态度热忱无比。

刘备翻身上马,对着陶谦、孔融等人抱拳一礼。关羽、张飞、赵云、太史慈紧随其后,银甲白袍,气势如虹。李维看着身后精神、士气高昂的三千“铁砧营”,再看着前方通往小沛的道路,心中充满了期待:

【小沛!新起点!陶老爷子这身体,估计撑不了多久…下一次相让,应该不远了!糜竺这个大金主,得想办法深度绑定!还有陈登…这位地头蛇也得搞好关系!最重要的是…】

他看了一眼身边并辔而行的赵云,以及前方关羽、张飞、太史慈那令人心安的背影。

【有了这块稳固的根据地,加上这逆天的豪华阵容!练兵!屯田!招贤!广积粮,缓称王…不对,是缓图大业!曹操,吕布,袁术…你们等着!我刘皇叔集团,要开始猥琐发育了!】

马蹄踏起烟尘,刘备军如同一股新生的洪流,向着那龙兴之地、扼守要冲的小沛城,昂然而去!一个新的时代篇章,在小沛的城垣下,悄然掀开。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