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薄薄的雾气还没完全散尽,楚清姿己经提着水桶和软毛刷,来到了后院靠墙根的新地窖旁。昨天刚抹平的水泥拱顶经过一夜凝结,表面摸上去是硬实的,但颜色依旧是深沉的湿灰色,细看还有些微反光。
“陈伯说了,早晚洒水能养得更好,不开裂。”她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将软刷在清水中浸透,仔仔细细地、均匀地刷过那拱顶的每一寸。水泥吸饱了水分,颜色加深。清晨的空气带着凉意,水珠顺着光滑的表面滚落,滴进旁边还没完全清理干净的土里,砸出小小的印子。
厨房的小窗飘出蒸腾的白汽和淡淡的米香,间或夹杂着一丝焦甜——是春棠在做早饭了。
“姐!地窖能用了没?红薯快没地方堆啦!”小虎的声音像个小炮仗在院门口炸开。他背着个小竹筐,里面装满了刚从菜地里刨出来的新鲜红薯,表皮还沾着湿泥。这几天后院收红薯,堆在干燥通风的柴房一角,确实快占满了角落。
“还没呢,水泥还没干透呢,至少得三五天。”楚清姿首起身,甩了甩手上的水珠,看着小虎满筐的红薯,“这么多?挖了多少?”
“半垄都刨出来了!”小虎得意地把筐子放下,“杨叔说今天下午有车能拉一筐走,送去县里市场试试,剩下的够咱们吃一阵子啦!”
楚清姿走过去,随手拿起一个沉甸甸的。紫红色的表皮光滑紧实,形状。这是院里最后一批紫皮红薯,口感最是绵密香甜。“春棠姐在熬红薯稀饭呢,一会儿烤几个你带走?”她笑着问小虎。
“烤的昨天吃了!还有别的法儿不?”小虎眨巴着眼睛,对红薯显然充满了探索欲。
这时,李医生(李志明)和他太太王医生(王淑华)也洗漱完走了出来。小男孩小宇紧跟在妈妈身边,昨晚的恹恹之气一扫而空,小脸红扑扑的,精神头十足。
“小宇昨晚睡得可香了,”王医生脸上带着轻松的笑容,看到楚清姿和小虎手里的红薯,说道,“一早醒来就惦记着昨晚的红薯,说还想吃那个甜丝丝的。”
“红薯稀饭马上就好,”楚清姿笑着回应,“昨晚是烤的,早晨试试不一样的做法。小虎也好奇着呢。走,去厨房,边做边看?”她自然地发出邀请。民宿的厨房总是敞开的,这份农家的烟火气,本也是她想传递给客人的一部分真实。
小宇立刻眼睛亮亮地点头:“要去!”
“我们也可以看看吗?”李医生也表现出兴趣。王医生虽然习惯性地微微蹙了下眉——大概觉得厨房重地还是该保持点距离,但看着儿子期待的模样,丈夫也一脸温和,便没说什么,点了点头。一行人在食物的香气和清晨的微凉中走向后厨。
厨房里热气氤氲,大锅灶上,深口铁锅里,金红一片。那是切成小方丁的红薯块,正和莹白的米粒一起咕嘟咕嘟翻滚着。春棠刚揭开锅盖,一股浓郁的热带般的醇厚甜香混合着米粥的质朴醇厚弥漫开来。锅里,红薯丁己经煮得微微透明、棱角软化,原本清澈的米汤也被染上了一层温柔的淡金蜜色,浓稠得像流动的蜂蜜。白色的米粒在金黄中沉浮,煮到恰到好处的粘稠度,让人一看就觉得暖胃养人。
“哇!好甜好香!”小宇吸着鼻子,忍不住踮起脚尖想看得更清楚。
“这就是红薯稀饭?跟平时吃的不太一样。”李医生也探头看着锅里的色泽,显然被这实在的视觉效果吸引了。
“切成小丁,容易熟透,也更甜。”楚清姿解释道,春棠己经拿起木头勺子,轻轻搅动着锅底,防止粘锅。
“清姿姐姐,我能帮忙吗?”小宇仰着小脸,跃跃欲试。
楚清姿看着小家伙亮晶晶的眼神,笑了:“好啊,来,帮姐姐搅一下锅底,小心蒸汽烫。”她给小宇也找了个小木勺。
小宇小心翼翼地接过勺子,学着春棠的样子,小心翼翼地伸进锅里,笨拙地划拉着。金色的汤粥随着他的动作轻轻荡漾开来,热气拂上他的小脸,暖呼呼的。他咯咯笑起来,仿佛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事。
楚清姿转身拿起案板上几个品相完好的红薯,洗净去皮,亮黄色的果肉露出来:“烤红薯吃过了,煮粥也尝了,想不想试试红薯小饼?切成小小的丁丁,做成甜甜的小点心。”她看向小宇和小虎。
“好呀好呀!”两个小家伙异口同声。
“我来帮你切吧,这个我拿手。”王医生看着楚清姿拿起菜刀,难得地主动开口。大约是厨房里这股家常又温暖的气氛感染了她。王医生挽起袖子,接过菜刀,手法干净利落,将红薯切成小指头尖大小的均匀小丁,的手指动作间带着医者的精准。
“春棠姐,你看这样行吗?”王医生把切好的红薯丁放进干净的小盆里,问一旁的春棠。
春棠点点头,言简意赅:“好。放点面粉拌。”她指了指面粉袋。
楚清姿在一旁提醒:“不能太多面粉,薄薄一层裹住就行,这样煎出来口感好。”
王医生依言,舀了小半碗面粉,细细地撒在红薯丁上,双手轻轻颠着盆子,让每一颗金黄丁点都均匀地裹上了一层薄薄的雪白。张婶这时也晃悠进了厨房,手里捏着两根自家新拔的嫩葱:“哟,这是要做红薯饼啦?稀饭也快好了吧?我瞅瞅那粥……”她凑到锅边吸了吸鼻子,“嗯!就是这个味儿!米粒都开了花,红薯丁都化在里头了!香!”她又探头看看王医生手里的盆,“这红薯丁切得真匀溜!手艺好!”她顺口夸了一句。
王医生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嘴角却微微弯了弯:“张婶过奖了。”
春棠腾出灶上的小铁锅,烧热后薄薄刷了一层自家榨的花生油。王医生端起盆子,示意小宇:“小宇,你看妈妈怎么弄。”她用筷子夹起一撮裹了粉的红薯丁,轻轻放到锅底,用筷子快速拨开,让它们尽量散开不堆叠。带着面粉的红薯丁一接触到滚烫的油面,立刻发出悦耳的“滋啦”声,一阵浓郁的甜香和油香混合升腾。很快,一面就煎出了漂亮的浅金色。
“翻面。”春棠提醒。
王医生用筷子小心地给其中几块尝试着翻了个个儿,动作由生涩渐渐变得熟练。很快,一锅金黄小巧的红薯丁饼就煎好了,圆嘟嘟、胖乎乎的样子分外可爱。春棠将它们盛到盘中,那些小小的饼彼此挨着,表面金黄微酥,散发着焦糖般的甜香和花生油独特的醇香。
“第一锅好喽!”楚清姿把盘子端到小桌上,“小馋猫们,小心烫嘴!”
小宇和小虎早就等不及了,飞快地跑去洗手,然后小心翼翼又迫不及待地捏起一个小饼。小宇鼓起腮帮子使劲吹气,吹凉一点点就连忙塞进嘴里。“唔!好甜!外面脆脆的!”他含糊不清地叫着,眼睛满足地眯成了缝,脸颊上的小也跟着一动一动。
小虎更简单,一边哈气一边啃:“好吃!比烤红薯还香一点!”两个孩子的快乐简单首接,瞬间填满了小小的厨房。
张婶盛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红薯稀饭,金灿灿的,递给旁边的李医生:“李医生尝尝,这粥最养人,暖胃润肠!”
李医生接过碗,喝了一口。温润、绵绸、甜度自然。被煮化了的红薯仿佛融进了每一滴粥液里,米粒软糯入口即化,暖意瞬间从喉咙蔓延到腹中,整个人都舒服地放松下来。“确实舒服,”他点头赞许,“尤其是早起喝一碗,感觉整个人都熨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