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夏在老家小城的日子过得缓慢而琐碎。医院里消毒水的味道、父亲逐渐好转的气色,还有小城街头熟悉的烟火气,交织成她生活的主旋律。
她用画笔记录着父亲躺在病床上和她回忆往昔的模样,记录着小城清晨卖早点的阿婆熟练地摆放蒸笼,热气在晨光里袅袅升腾的场景。这些带着温度的画面,通过手机传递给程野时,总能让程野在城市喧嚣的街头表演后,收获一份宁静的慰藉。程野也会把自己新遇到的故事写成歌,比如在地铁口看到的一对老年夫妇,相互搀扶着听他唱歌,眼里闪烁着岁月沉淀的爱意,他把这些写成旋律,唱给林夏听。
林夏父亲的病情逐渐稳定,可她心里的纠结却越来越深。一方面,她眷恋着家乡这份简单的温暖,看着父亲慢慢康复,想着或许留下来也能有新的创作灵感;可另一方面,城市里和程野未完成的 “城市故事” 企划,还有和程野之间那种朦胧又让人心动的情愫,像一根无形的线,牵扯着她的心。
有一天,林夏在小城的旧书店里淘到一本关于艺术疗愈的老书,书中提到艺术可以跨越距离和困境,给人带来力量。她看着那些泛黄纸页上的文字,突然想到,或许自己可以尝试把家乡小城的故事也融入到和程野的企划里,让城市和小城的情感通过音乐与绘画交融。
她兴奋地给程野打电话,电话那头程野正在为一场重要的街头演出做准备,听到林夏的想法,他也格外激动,两人在电话里畅想着这个新的创作方向,仿佛那些距离和暂时的分别都不再是阻碍。
可就在林夏准备着手收集小城素材,为回归城市做准备时,她在医院遇到了一个年轻的男孩。男孩叫小宇,身患重病却始终保持着乐观,他特别喜欢林夏画的那些画,总是缠着林夏给他讲画里的故事,还有城市里的精彩。林夏每次都会耐心地说,说着说着,她开始思考,自己的艺术创作,是不是可以有更多的意义,比如给像小宇这样的人带来更多希望。
程野那边,在城市的街头表演也遇到了状况。他一首坚持原创,可最近街头出现了一些商业化的演出团队,用更花哨的表演吸引了大量听众,程野的 “小舞台” 前开始变得冷冷清清。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坚持是否正确,在给林夏发消息时,也不自觉地流露出些许沮丧。
林夏察觉到程野的异样,她想安慰他,却又因为距离和自己这边的状况,不知道从何说起。小宇看出林夏的烦恼,用他那带着稚气却格外坚定的声音说:“姐姐,你画的画和那个哥哥的歌,都是能让人开心的东西,就像彩虹一样,不管什么时候出现,都能让人笑。” 林夏看着小宇,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也重新坚定了信念。
她开始用画笔记录小宇的乐观和坚强,把这些画面发给程野,希望能给他力量。程野看到后,被深深触动,重新拿起吉他,在冷清的街头,用更真挚的歌声讲述着这些充满希望的故事,渐渐的,又有听众被吸引过来,围在他身边,聆听那些关于坚持和温暖的旋律。
而林夏,在和小宇的相处中,在和程野跨越距离的相互鼓励里,更加清晰地看到了自己创作的价值和方向。她知道,当自己回到城市,和程野的故事,还有他们的艺术企划,会因为这段家乡的经历,变得更加厚重和有意义。可小宇的病情却在这个时候出现了反复,林夏陷入了新的挣扎,她不知道自己离开后,小宇会不会失望,也不确定自己到底该如何平衡家乡的牵挂和城市的梦想,还有那逐渐萌芽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