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穿成庄超英后断舍离
小巷人家:穿成庄超英后断舍离
当前位置:首页 > 二次元 > 小巷人家:穿成庄超英后断舍离 > 第86章 占比百分之25

第86章 占比百分之25

加入书架
书名:
小巷人家:穿成庄超英后断舍离
作者:
翡冷翠的霓虹
本章字数:
6620
更新时间:
2025-07-09

过了几天,林轩逸从外地调研回来,刚到清华园就给大姑父家打了电话。

第二天天不亮,庄超英就催着图南换衬衫:“穿这件的确良的,跟轩逸见了面,得像个大学生样子。”

黄父揣着鼻烟壶跟在后头,看图南对着镜子系领带,忍不住笑:“又不是相亲,紧张啥?轩逸那孩子随和,去年来家里还跟我喝了两盅呢。”

进了清华校门,图南眼睛都不够用了,指着远处的飞檐念叨:“那是大礼堂吧?课本上见过,说是西洋古典式的。”

林轩逸早在校门口的银杏树下等着,穿件白T恤,见他们来赶紧迎上来:“姐夫,三舅,图南!”

他握着黄父的手晃了晃,“三舅,您老身子还这么硬朗!”

“托你们的福,硬朗着呢。”黄父拍着他胳膊,“听说你要留北京修古建筑?”

“是啊,”林轩逸领着他们往系里走,“导师接了个活儿,给国子监的角楼做修缮方案,正缺个打下手的。”

图南听到这番话,赶紧凑过去:“轩逸叔,我能去吗?我啥都能干,搬梯子、递工具都行!”

林轩逸瞅着他急乎乎的样子,故意逗他:“你爸让你回家帮着拾掇院子呢。”

“院子有我爸妈呢!”

图南拽着他袖子,“我跟您去看榫卯结构,比擦窗户有用多了!”

庄超英在旁插话:“他想去就让他跟着,正好学学本事。”

黄父也点头:“年轻人多见识见识好,总比在家瞎晃强。”

林轩逸这才笑了:“早给你留着位置呢。不过丑话说前头,修古建筑得爬架子,晒得掉皮,你可别喊累。”

“不累!”图南拍胸脯,“我在老家跟着我二叔公盖过几天学堂,爬架子我熟!”

几人在校园里聊了半晌,林轩逸翻出修缮图纸给图南看,图南看得眼睛发首,连午饭都忘了吃。

首到日头偏西,庄超英才想起正事:“轩逸,我们打算让图南留北京跟你学本事,我带他妈和筱婷回苏州一趟,把家里的东西拾掇拾掇。”

“回苏州?”图南抬头,“你们不留在这儿?”

“俩院子刚到手,哪哪儿都得拾掇。”黄父说,“我跟你奶奶在这儿盯着,顺便给你做口热乎饭。等你开学,我们再回苏州搬东西。”

黄玲当晚就给筱婷收拾行李,一边叠衣服一边念叨:“把你那本《论语》带上,回苏州张教授教你英文翻译。”

筱婷噘着嘴:“我想留在北京看哥哥修房子。”

“等你哥开学的前几天,咱再去他学校逛逛。”黄玲刮她鼻子。

她抱着黄母的胳膊不撒手:“奶奶,你可得给我留着院里的石榴,等我回来吃。”

“放心,给你留最大的。”黄母替她擦眼泪,“让你哥多拍点修房子的照片,回来给你看。”

火车开动时,图南扒着车窗喊:“爸,记得把我那套绘图工具带来!”

庄超英在月台上挥着手,看着火车越来越远,忽然跟黄玲说:“等咱把苏州的兰花搬来,摆在影壁前头,准保好看。”

黄玲望着窗外掠过的树影,笑着点头:“再捎两斤碧螺春,让轩逸尝尝咱苏州的茶。”

回到苏州第二天

庄超英正帮着黄玲把晒好的梅干菜收进瓷罐,就见林武峰领着安厂长进了院,两人脚边还放着个鼓鼓囊囊的帆布包。

“庄老师,在家忙呢?”林武峰搓着手,脸上带着点局促,“这位是安厂长,之前在我家跟你见过的。”

安厂长赶紧上前一步,递过手里的网兜:“庄老师,带了点家里自己烤的桃酥,尝尝鲜。”

黄玲笑着接过:“安厂长太客气了,快进屋坐。”

进了屋,林武峰先开了口:“超英,不瞒你说,我打算从压缩机厂出来了。安厂长想搞小家电生产线,缺个懂技术的,我就想过来试试,也算自己创回业。”

安厂长在旁补充:“主要想做电饭煲,还有电风扇、电熨斗这些。现在老百姓日子过好了,就图个方便,这生意准能成。就是启动资金还差不少,想请你投一笔,咱们合伙干。”

庄超英给两人倒了茶,目光落在林武峰身上:“你在原厂不是快提副厂长了?怎么突然想出来?”

林武峰端茶杯的手顿了顿,嘴角往下撇了撇:“嗨,别提了。前阵子评副厂长,我老魏怕我碍了他的路,竟联合我带了三年的徒弟,把我的研发成果改了名字报上去。公示名单出来那天,我站在厂门口,心里真是拔凉拔凉的。”

“所以我才拉他来!”安厂长拍着桌子,“林工是块金子,到咱这儿来,绝对能发光!”

庄超英指尖敲了敲桌面,沉吟片刻:“投资的事可以谈,但我得先知道底细。安厂长,你回厂里做个具体评估:引进一条电饭煲生产线要多少设备钱?原材料从哪儿进,成本多少?工人培训、场地改造又得花多少?”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还有,这生意要是做起来,我投的钱占多少股份,得明明白白。我琢磨着,25%的股份,你们看行不行?”

安厂长眼睛一亮:“25%合理!我这就回厂里算细账,保证三天内给你个准数!设备、原料、人工,一笔一笔都列清楚。”

林武峰也松了口气:“庄老师,你放心,技术上的事我打包票。我这儿有现成的电饭煲图纸,连加热盘的功率都算好了,保准比市面上的省点。”

“图纸先放我这儿看看。”庄超英接过林武峰递来的图纸,翻了两页,“等评估报告出来,咱再签合同。丑话说前头,要是账算不清,风险太大,这钱我可不能投。”

“应该的应该的!”安厂长连连点头,“做生意就得这样,明明白白才长久。”

送走两人,黄玲擦着桌子问:“你真打算投啊?这小家电我听着新鲜,能成吗?”

庄超英把图纸折好放进抽屉:“成不成,得看账算得清不清。林工有技术,安厂长懂生产,咱投钱占股,各管一摊,要是真能做出老百姓喜欢的东西,没理由不成。”

他望着院墙外的天,忽然笑了:“等他们把报告送来,咱再合计。”

黄玲刚把桃酥放进点心盒,就见筱婷举着块桃酥跑进来:“爸,这饼干真好吃!要是厂里做的电饭煲能煮出这么香的饭,肯定好多人买!”

庄超英被逗笑了:“你个小馋猫,就知道吃。”

心里却盘算着,这孩子说的倒是实在——东西好,才有人买。

第三天傍晚,安厂长和林武峰揣着评估报告又来了。

安厂长把一沓纸在桌上摊开,手指点着最后一行数字:“庄老师,反复核了三遍,引进生产线、改造车间、首批原料加起来,车间租金等各项综合费用总共二十万。你占25%的股,投五万正好。”

林武峰在旁补充:“我跟安厂长商量过了,这五万块算你的实缴资本,往后厂里盈利了,先按股比分红;要是需要追加投资,咱再按比例来。”

庄超英拿起报告翻到设备清单页,指着“广东顺德机械厂”的字样问:“这厂家的设备靠谱吗?”

“我托人打听了,”林武峰赶紧接话,“他们给上海几家大厂供过货,加热盘的技术是国内顶尖的。我还画了张改进图,加了个自动跳闸的装置,比原厂的更安全。”

黄玲端来刚出锅的桂花糖藕,切成薄片摆在碟子里:“安厂长,林工,尝尝甜不甜。”

安厂长夹起一片,嚼得香甜:“庄老师,这事儿你就放心。厂里的老工人我都挑好了,都是手脚麻利的,林工带俩月准能上手。”

庄超英放下报告,擦了擦手:“五万块我投。但我有个条件,厂里得设个明细账,每月底给我看报表。盈利了,我不催着分红;要是亏了,得说清缘由。”

“这规矩好!”

安厂长拍着大腿,“我让会计单独建个账本,一笔一笔记清楚,绝不含糊。”

林武峰从包里掏出份合同,钢笔字写得工工整整:“这是我拟的合同,你看看,没问题咱就签字。”

庄超英逐页看完,在乙方处签下名字,又按了个红手印。

安厂长和林武峰也赶紧签了字,三人把合同折成三叠,各存一份。

“合作愉快!”安厂长伸出手,三人的手紧紧握在一块儿。

筱婷趴在桌边,看着爸爸在纸上写字,突然问:“爸,厂里做的电饭煲,能印上小兔子吗?我同学准喜欢。”

庄超英笑了:“这主意不错。林工,回头设计外壳时,加几款卡通图案,说不定真能卖得好。”

林武峰眼睛一亮:“对呀!不光给大人用,还能做款小容量的,专门给孩子蒸鸡蛋羹,印上小动物,肯定抢手。”

安厂长也乐了:“庄老师,你家这孩子都是金点子!等电饭煲做出来,第一个给筱婷留个印兔子的。”

夜色渐浓,院里的路灯亮了,照着三人脸上的笑意。

庄超英送他们到门口,安厂长回头说:“下月初设备就到,到时候请你去剪彩!”

“一定去。”庄超英挥着手,看着两人的身影消失在巷口,转身对黄玲说,“明儿我去银行取钱,这事儿就算定了。”

黄玲望着桌上的合同,轻声道:“真要做起来,往后怕是更忙了。”

“忙点好,”庄超英笑着帮她拢了拢鬓发,“忙点才叫过日子。”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