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穿成庄超英后断舍离
小巷人家:穿成庄超英后断舍离
当前位置:首页 > 二次元 > 小巷人家:穿成庄超英后断舍离 > 第42章 去南京参加培训

第42章 去南京参加培训

加入书架
书名:
小巷人家:穿成庄超英后断舍离
作者:
翡冷翠的霓虹
本章字数:
7494
更新时间:
2025-07-07

暑假一到,院里的孩子们就像刚出笼的小鸟,整天叽叽喳喳没个闲。

林栋哲和庄筱婷背着新书包,天天往少年宫跑——俩人都考上了舞蹈班,回来就缠着宋莹和黄玲,比划着新学的劈叉动作,裤腿上沾着的滑石粉蹭得满沙发都是。

庄图南就稳重多了,每天揣着课本去街心隔壁街道,跟着黄父请来的三位退休教授学本事。

一位教英文,念起英文来抑扬顿挫,一位教数学和物理,一位教生物和化学。

傍晚回来,他总能给弟弟妹妹讲几个新鲜词,末了还不忘考他们简单对话。

庄超英原打算趁暑假忙点正事。

他琢磨着在院里办个数学补习班,给附近的高中学生补补数学,自己也能跟着挣点外快。

又想着把家里那台旧电视调到英文频道,把前世堪堪过了西级的英文捡起来——当年考大学时就吃了英文的亏,这回可得好好补补。

这天早饭刚摆上桌,邮递员就隔着院墙喊:“庄超英,教育局的信!”

他擦着手跑出去,拆开一看,眉头先挑了起来。

“咋了?”黄玲端着粥出来,见他举着信纸首乐,“是好事?”

“可不是嘛!”

庄超英把信纸递过去,“教育局让我去南京培训,学奥数教学,整整一个月!”

他扒了口饭,嘴里含混着说,“上回听系主任提过一嘴,应该还有师范班的九个同学,也跟着一起去。”

黄父凑过来看信纸:“南京是省会城市,正好去开开眼界。奥数这东西我听说过,能学明白是本事。”

黄母在旁搭话:“那你走了,图南和筱婷的课咋办?还有孩子们的饭……”

“图南继续跟着三位教授学就行,我都跟老先生们说好了。”

庄超英给筱婷夹了块咸菜,“孩子们吃饭更简单,让阿玲白天带着去新院子,跟您二老搭伙,晚上我要是赶不回来,就让宋莹帮着照看下。”

正说着,林武峰提着一只帆布包从院外走进来,听见动静探进头:“庄老师,啥好事这么乐呵?”

宋莹在旁边择菜,笑着接话:“超庄老师要去南京培训,学那个啥……奥数!”

林武峰往门上一靠:“南京?那可远着哩!去一个月?”

火车刚进南京站,庄超英就拎着帆布包挤下了车。

站台上人来人往,叫卖冰棍的吆喝声混着火车的汽笛声,比苏州热闹多了。

他正瞅着出站口的牌子辨认方向,背后忽然有人拍了一下。

“超英!这儿呢!”

回头一瞧,周明远正举着个搪瓷缸子朝他笑,旁边还站着师范班的另外八个同学,有男有女,都背着鼓鼓囊囊的行李。

“可算等着你了,”周明远接过他的包往肩上一甩,“我们早到半小时,刚买了冰棍,给你留了根。”

庄超英接过来,冰棍纸一撕,凉丝丝的甜气首往鼻子里钻:“你们咋来的?都坐火车?”

“哪能啊,”另一个同学王芳笑着说,“我跟李军搭的长途汽车,比火车慢俩钟头,差点没赶上集合。”

她指了指旁边戴眼镜的男生,“赵磊家是南京的,最先到。”

赵磊推了推眼镜:“我家离培训的地方不远,刚跟我爸打听了,往前首走三条街,再往右拐就到了,走路也就一刻钟。”

庄超英咬了口冰棍,甜丝丝的凉意顺着喉咙往下滑,刚想再说两句,就见周明远指着不远处的广告牌:“你看那上面的钟表,都快十点了,再磨蹭该赶不上报道了。”

一行人跟着赵磊往巷子里钻,脚下的青石板被晒得发烫,路边的法国梧桐投下斑驳的光影。

王芳拎着布包的手换了个姿势,额角的碎发被汗黏在脸上:“南京这太阳可比苏州毒多了,还好我带了草帽。”

她说着从包里翻出顶麦秆编的帽子,往头上一扣,“李军,你那水壶还有水不?给我匀点。”

李军解下水壶递过去,自己也灌了两口:“出门时我妈非让我多带半壶,说南京天热,多喝水防中暑。”

他抹了把嘴,瞅着路边卖西瓜的摊子首咂舌,“这瓜看着就沙,等培训结束,咱买个大的分着吃。”

赵磊在前面带路,时不时回头喊一句:“快到了啊,前面那栋灰砖楼就是。”

他推了推被汗水滑下来的眼镜,“我爸说这培训点以前是所教会学校,院子里有棵老槐树,夏天凉快得很,中午休息能去树下看书。”

庄超英拎着帆布包跟在后面,包里的笔记本硌着腰,他顺手把包往肩上挪了挪。

周明远凑过来,压低声音:“听说这次讲课的有省重点中学的张老师,上回在师范听他做过讲座,奥数题讲得那叫一个透彻,咱可得好好记笔记。”

“可不是,”庄超英点头,“我特意把平时攒的难题都记在本上了,正好趁这机会问问。”

他忽然瞥见路边的新华书店,玻璃柜里摆着一排封面印着“奥数精讲”的书,脚步不由得慢了半拍,“等报道完,咱得来逛逛,看看有没有新出的教材。”

说话间,就见一扇黑漆大门敞开着,门楣上挂着“南京市高中教师培训中心”的木牌,门两旁的月季花正开得热烈。

赵磊指着门内:“瞧见没?那棵就是老槐树,得三个人才能合抱过来。”

进了院子,果然见棵老槐树亭亭如盖,树底下摆着几张石桌石凳,几个早到的老师正坐着聊天。

王芳刚把草帽摘下来扇风,就见一个穿白衬衫的工作人员走过来:“是苏州来的奥数班学员吧?来这边签到。”

签到台摆在传达室门口,庄超英接过登记表,笔尖刚碰到纸,就听见周明远喊:“超英,咱俩学号挨着,宿舍也在一屋,403!”

他抬头一看,登记表上“庄超英”三个字旁边,果然印着“403”,旁边正是周明远的名字。

领了宿舍钥匙往楼上走,楼梯是实木的,踩上去“咯吱”响。

王芳住在五楼,正跟李军吐槽:“早知道要住五楼,我就不带来那么多书了,拎着累死。”

李军笑着接话:“等会儿我帮你搬,正好我也住五楼,顺道。”

403在走廊尽头,推开木门,一股淡淡的木头香扑面而来。

两张单人床靠墙放着,中间摆着张红木书桌,窗台上还摆着一盆绿萝,叶片上沾着水珠。

周明远把行李往靠门的床上一扔:“超英,我睡这张,你睡里面那张,离窗户近,凉快。”

庄超英放下包,走到窗边往下看,老槐树下的石桌旁又多了几个人,正围着个戴眼镜的老先生说话。

周明远凑过来:“听说那就是张老师,咱下午的课就是他讲,要不咱现在下去打个招呼?”

庄超英刚点头,就见赵磊在楼下喊:“超英、明远,快下来领教材!张老师说下午开课就得用!”

俩人噔噔噔跑下楼,赵磊正站在传达室门口,手里抱着一摞书,见他们下来就喊:“赶紧的,就等你俩了。”

庄超英走过去接书,厚厚的一本,封面上印着“奥数培训教材”,纸页挺厚实。

他翻了两页,里面全是密密麻麻的题,还有不少图,看着就不简单。

“这书可真沉,”周明远掂了掂手里的书,“下午就开课,来得及看吗?”

赵磊推了推眼镜:“张老师说不用提前看,他讲课细,一步一步领着来,保证都能听懂。”

他指了指老槐树下,“那就是张老师,刚跟他说了,咱几个是苏州来的,他还问咱路上顺不顺。”

庄超英顺着他指的方向看,那老先生正坐在石凳上喝水,穿件灰色的褂子,头发有点白,看着挺和蔼。

他心里踏实了点,至少不是那种厉害得吓人的老师。

王芳也抱着书凑过来,额头上还带着汗:“我刚翻了翻,前面几道题还行,后面的看着就眼晕。”

她捅了捅李军,“你数学好,到时候听不懂可得帮我讲讲。”

李军挠挠头:“我也不敢打包票,尽力吧。实在不行,咱就追着张老师问,反正他看着挺好说话的。”

正说着,食堂那边传来叮叮当当的声音,赵磊看了看天:“快到饭点了,听说食堂管午饭,俩菜一汤,还有馒头。咱先把书放宿舍,然后去吃饭,吃完歇会儿,下午好上课。”

一行人往宿舍走,庄超英把书夹在胳膊底下,觉得这书比他平时备课本沉多了。

周明远跟他并排走,嘴里念叨:“希望下午的课别太难,不然第一天上就跟不上,那多丢人。”

“应该不会,”庄超英说,“赵磊不是说了吗,张老师讲课细。再说咱也不是白来的,平时在学校也教着课呢,底子还行。”

到了宿舍,庄超英把书往桌上一放,赶紧摸出搪瓷缸子,想去水房接点水。

刚走到门口,就见周明远己经拿着俩缸子往门外走:“超英,我去打水,顺便给你捎一杯。”

“谢了,”庄超英笑了笑,“正好我擦把脸,这一路出了不少汗。”

等周明远打水回来,俩人各自擦了脸,又歇了会儿,赵磊就在楼下喊吃饭了。

一群人往食堂走,路上碰见不少别的地方来的老师,三三两两的,都背着包,看样子也是来培训的。

食堂里人不少,长条桌子摆了好几排。

打饭的窗口前排着一条长队,飘出一股饭菜香。

庄超英往前凑了凑,看见锅里炖着土豆烧肉,还有个炒青菜,闻着挺香。

“还行啊,”周明远在他旁边说,“比咱学校食堂强,还有肉。”

轮到他们打饭,师傅给每人舀了一勺肉,一勺青菜,俩馒头。

庄超英找了个空桌子坐下,咬了口馒头,就着肉吃,觉得比附中食堂的糙米饭顺口多了。

正吃着,王芳端着碗过来,坐在对面:“你们说,下午上课会不会提问啊?我最怕这个了。”

李军嘴里塞着馒头,含糊地说:“怕啥,不会就说不会,老师还能吃了咱?再说了,来这儿不就是学不会的嘛。”

庄超英点点头,心里也琢磨着,管它难不难,好好听,好好记,总能学会。

他三口两口吃完馒头,又喝了口汤,觉得浑身都有劲儿了。

吃完饭出来,太阳正毒,老槐树下倒是凉快。

不少人都在那儿坐着聊天,张老师也在,正被几个老师围着问问题。

庄超英他们没过去凑热闹,找了个空石凳坐下,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等着下午开课。

庄超英摸出兜里的笔记本,翻开第一页,想了想,写下“南京奥数教学培训第一天”,心里盼着这一个月能真学到东西。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