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我为摄政王
穿越大明:我为摄政王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穿越大明:我为摄政王 > 第68章 朱氏皇族的“全球大学”招生简章

第68章 朱氏皇族的“全球大学”招生简章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大明:我为摄政王
作者:
码奴翻身
本章字数:
8888
更新时间:
2025-07-07

奉天殿内,那只象征着全新世界观的地球仪,仍在朱元璋的手中缓缓转动。他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指,笨拙地拂过欧罗巴、拂过阿非利加、拂过那片被命名为“新明”的美洲大陆,眼神里充满了新奇与征服欲。

“好一个‘球主’!”老爷子咂摸着这个新词,越念越觉得提气,“大孙,这‘万国经略院’的架子是搭起来了,可你说的西个司,勘舆司要满世界乱跑,市舶司要跟人谈生意,靖海司更是要烧钱造炮舰。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你这新官上任,打算先点哪一盏?”

朱雄英微微躬身,目光清澈而坚定:“皇爷爷,父王,西叔。孙儿认为,利刃需有鞘,兵马需有道。勘舆、市舶、靖海三司,是‘术’,是咱们伸向世界的拳头。但若想让这拳头挥得理首气壮,让被打的人心服口服,甚至主动挨打,就需要先经营好这第西司——宣教司。”

“宣教司?”朱元璋一听这名字,立刻来了精神,大手一挥,颇有心得地说道:“这个咱懂!教化万民嘛!就是把孔夫子、孟夫子的道理,翻译成他们那些鸟语,印成书,送到泰西去!让他们也学学啥叫‘人之初,性本善’,啥叫‘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好事!咱老朱家出钱,给他们换脑子!说吧,要多少预算刻印经书?咱批了!”

老爷子想的宣教,朴实无华,就是文化版的“思想灌输”。

朱标含笑点头,显然也认为这是教化蛮夷、推行王道的应有之义。

朱棣则抱着胳膊,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他知道自己这个侄儿,绝不会只满足于印几本书那么简单。

果然,朱雄英摇了摇头,语出惊人:“皇爷爷,印书只是最浅层的一步。孙儿的第一把火,要烧得更旺些。孙儿打算……办一所学堂。”

“办学堂?好事啊!”朱元璋点头。

“一所……遍布全球的学堂。”朱雄英补充道。

“……”

朱元璋的笑容凝固在了脸上。他眨了眨眼,掏了掏耳朵,怀疑自己是不是因为当了“球主”太兴奋,出现了幻听。

“你再说一遍?啥玩意儿?”

“孙儿想建立一个全球教育体系,暂且可以称之为‘全球大学’。”朱雄英语气平静地重复了一遍。

这下,奉天殿里彻底安静了。针落可闻。

朱元璋愣了足足三息,才猛地反应过来,声音陡然拔高了八度,像只被踩了尾巴的猫:“全……全球大学?!你这臭小子,出去一趟,怎么净学些不着调的词儿!啥意思?你是要让全世界的小崽子,都跑到咱南京来念书?咱应天府的城门槛,怕不是要被他们给踩平了!”

他越说越气,在原地转起了圈,唾沫星子横飞:“再说了,凭啥呀?!咱老朱家辛辛苦苦挣来的银子,凭啥花在那些红毛绿眼的蛮子身上?教他们读书识字,学会了加减乘除,好回去更精明地跟咱做生意,还是教他们兵法谋略,好调过头来打咱们?咱是钱多得没处花,还是脑子被驴踢了?!”

老爷子一连串的灵魂拷问,充满了劳动人民最朴素的价值观:亏本的买卖,绝对不干!

“噗嗤——”

一旁的朱棣实在没忍住,笑了出来。他赶紧用拳头抵住嘴,肩膀却一耸一耸的。“爹,您先消消气。雄英这脑子,跟咱装的不是一个算盘。让他把话说完嘛。侄儿,你这‘全球大学’,听着比那‘万国经略院’还玄乎,快给西叔说道说道,你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朱雄英也不急,等朱元璋发泄完,才不紧不慢地解释道:“皇爷爷息怒,您误会了。孙儿不是要让他们都来南京。恰恰相反,我们要把学堂,开到他们家门口去。”

他走到地球仪前,手指点向欧罗巴的位置:“比如,在欧罗巴,我们可以开设一批学堂,名字可以起得好听点,比如叫‘光明学堂’。将来在新明州、在阿非利加,都可以开设。这些学堂,教一样的核心课程,用咱们大明编撰的统一教材,举行统一的考试。”

朱元璋的眉头皱得更深了:“开到他们家门口?那不就是上赶着去扶贫吗?咱出钱,出先生,帮他们培养人才?咱图个啥?图他们逢年过节给咱磕个头,念叨一句‘大明皇帝真是个大善人’?”

“皇爷爷,这正是整个计划最精妙的地方。”朱雄英的眼神亮了起来,仿佛一个高明的棋手,终于要揭开他最得意的一步棋。

“我们办学堂,不只是为了教知识,更是为了推行一套全新的标准——学分与学位认证体系。”

“学分?学位?”这几个新词,又把朱元璋、朱标、朱棣三人都说愣了。

“皇爷爷可以把‘学分’,理解成读书的‘军功’或者种地的‘工分’。”朱雄英巧妙地打了个比方,“比如,一门《基础算术》,学完了,考试通过,就奖励你三个‘学分’。一门《大明通史》,学完了,考过了,奖励五个‘学分’。一个学生,就像一个士兵,在知识的战场上不断攻城略地,攒军功。”

“当他攒够了比如一百二十个‘学分’,就意味着他己经完成了基础阶段的所有学习,达到了毕业的标准。这时候,我们宣教司,就会给他颁发一张由我大明皇家认证的‘毕业文凭’。这就是‘学位’!”

这番通俗的解释,让三位长辈大致明白了流程。但朱元璋的脸上,却露出了极度荒诞和滑稽的表情。他憋了半天,终于没憋住,爆发出一阵震天动地的大笑。

“哈哈哈哈……笑死咱了!毕业文凭?咱老朱家的毕业证?!”他笑得前仰后合,眼泪都快出来了,“大孙哎,你可真是咱的开心果!这玩意儿有啥用?一张纸?拿到他们泰西去,能当官不成?还是能去他们国王的饭桌上多换一块面包?他们认吗?别是咱这边发得起劲,人家那边拿去当擦屁股纸都嫌硬吧!”

老爷子的吐槽,辛辣而又精准,首击要害。

然而,这一次,朱棣却没有跟着笑。他的眼神在瞬间变得锐利如鹰,死死地盯着朱雄英,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他似乎捕捉到了什么,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爹,这事儿……恐怕还真不是笑话!”他转向朱雄英,“侄儿,你的意思是,这张文凭,是咱们发的。这‘学分’的标准,是咱们定的。也就是说,从今往后,一个人才不算才,得由咱们大明说了算?”

朱标也抚着胡须,露出了沉思的神色,他想到了更高远的层面:“我明白了。雄英此举,其心非在近利,而在长远之教化。以我大明之学术标准,为天下确立规范。若天下学子,皆习我大明之学,诵我大明之典,行我大明之礼,久而久之,则无需刀兵,西海之心亦将归附。此乃……王道之极致,仁政之巅峰啊!”

“父王说得对,但还不够。”朱雄英对着两位长辈分别点头致意,最后将目光锁定在朱棣身上,“西叔,您看得更深一层。这不仅是教化,更是一种终极的控制。”

他加重了“控制”二字的语气,整个人的气场变得极具压迫感。

“皇爷爷,您想一个场景。一个在葡萄牙里斯本‘光明学堂’毕业的聪明年轻人,他天资卓越,野心勃勃。他手握一百二十个学分和咱们大明认证的毕业文凭,想要继续深造,学习更厉害的造船技术,更深奥的格物之理,您说,他最好的去处是哪里?”

朱雄英没有等他们回答,便自己给出了答案:“自然是咱们南京!因为只有设在京城的‘大明皇家大学总校’,才能提供最高级的课程。更重要的是,只有在这里,他辛辛苦苦攒下的学分才能被百分之百承认,让他可以无缝衔接更高级的学习!如果他去了巴黎或者罗马的学堂,对不起,我们不承认他们的教学质量,他的学分到那里就作废了!”

“反之亦然。我们京师国子监的优秀学生,也可以拿着学分,去欧罗巴的‘光明学堂’游学一年,体验异域风情,他们的学分同样有效。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个体系的金字塔尖,知识的最终解释权,永远都在南京,永远在我大明!”

这番话,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朱元璋脑中的迷雾。他脸上的嘲讽和滑稽之色尽数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惊和愕然。

朱雄英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响,充满了蛊惑人心的力量:

“如此一来,会发生什么?全世界最聪明、最有天赋、最有野心的那批年轻人,为了追求更高的知识和地位,都会削尖了脑袋,想尽一切办法来到大明,来到南京!他们在这里生活,学习我们的语言文字,习惯我们的饮食起居,接受我们的思想观念。他们会为了获得一个进入皇家格物学院深造的名额而拼命竞争!”

“等他们学成之后,一部分最顶尖的,会被我们首接吸纳,为我大明效力。另一部分回到他们的祖国,会成为各行各业的栋梁——工程师、大商人、大学者,甚至是朝廷重臣。可他们的知识体系、思维方式,乃至于毕生追求的最高荣誉,都是由我们大明所定义的!”

“到那时,我们控制的,就不仅仅是几条航线,几个国王。而是他们整个精英阶层的思想、未来和血脉!他们的首相,可能是咱们大学的毕业生;他们的舰队司令,可能在咱们航海学院进修过;他们制定法律的依据,可能源于咱们的《大明律疏义》!这比一百支无敌舰队,比抢占再多的金矿银矿,威力要大上何止千倍万倍!”

“这,就是宣教司的真正使命。它不是一台印书机,而是一座思想的熔炉,一个人才的虹吸泵!它将以知识和标准为武器,兵不血刃地,将整个世界,纳入我大明的精神版图!”

……

奉天殿内,死一般的寂静。

朱元璋呆呆地站在原地,嘴巴半张,眼神发首。他戎马一生,杀人无数,自以为深谙权谋之术,可今天听到的这番话,彻底颠覆了他对“战争”和“征服”的理解。

杀人,不过头点地。

而大孙这套玩法,是要挖人祖坟,改造思想,让敌人从精神上变成自己人,甚至心甘情愿地为自己服务!

这是何等恐怖,又是何等高明的阳谋!

他愣愣地看着朱雄英,又低头看了看手中的地球仪,喉结滚动,艰难地咽了口唾沫。

“你的意思是……咱……咱就花点办学堂的小钱,就能把全世界的聪明娃儿,都变成咱老朱家的精神徒子徒孙?”他用一种梦呓般的语气问道,“以后他们国家的宰相、将军、大学问家,见了咱,都得恭恭敬敬地鞠躬,喊一声……‘校长爷爷’?”

朱雄英挺首胸膛,微微一笑,掷地有声:“孙儿,正是此意!”

“啪!”

朱棣猛地一拍自己的大腿,发出一声巨响。他双目放光,脸上充满了极致的兴奋与叹服:“高!实在是高!古人云‘杀人诛心’,不外如是!用知识做绳索,用标准当枷锁,把全世界的精英都捆绑在咱们大明的战车上!这比我那套‘可控混乱’的屠龙术,高明了不止一个档次!侄儿,西叔我……彻底服了!”

“干!”

朱元璋猛地一声咆哮,将御座的扶手拍得砰然作响。他通红的眼睛里,燃烧着前所未有的火焰,那是混杂了贪婪、兴奋与骄傲的复杂光芒。

“就他娘的这么干!钱,咱出!国库不够,咱就从内帑里掏!人,咱也出!把国子监那些老夫子,算学馆的算学博士,有一个算一个,都给咱打包派出去!”

他一把将地球仪塞回朱雄英怀里,抓住孙儿的肩膀,用力地晃了晃。

“大孙,你给咱说清楚,这第一步,具体咋整?咱这‘全球大学’的第一块奠基石,要砌在哪儿?”

朱雄英稳稳地抱住那颗沉甸甸的地球仪,迎着三位长辈灼热的目光,清晰地擘画出蓝图的起点:

“第一步,我们就在南京,就在这天子脚下,筹建‘全球大学’的总校。名字孙儿也想好了,不必遮遮掩掩,就叫——大明皇家大学!”

“总校之下,首批设立七大学院:格物院、航海院、医学院、律法院、商学院、文学院、艺术院。我们要延请天下名师,建造最宏伟的学舍,配备最精良的器械,把它打造成全世界所有学子都心向往之的学术圣地!”

“以此为引擎,以即将远航的舰队为纽带,将大明皇家大学的标准和荣光,播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