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府是大梁最为繁华的一个府,位于腹地,根本没有多少抵御外敌的准备。
青阳军一反,仓促之间,临安府无险可守,又无充足的兵卒将领,必然要落入敌手。
临安府沦陷!
一想到这个后果,林北恨不得现在就提刀去把临安府府主宰了。
“我钱塘离那青阳军不过两千余里,守军却只有区区一营人马,实力相差悬殊,危机西伏。
长明公子,钱塘己经不安全了,请你与郡主速速离开为好。”
李长明神色凝重却不慌乱,沉声道:“区区青阳军不足为虑,朝廷很快就能镇压。
只是开了这个头,大梁的安稳祥和,将一去不返矣。
宣弟,你与我们一起离开。”
许宣摇头:“多谢长明兄好意,只是姑父在此,我岂能弃他而去?”
这下李长明急了,谁知道乱军破城会怎么样,万一许宣有个三长两短,他万死难辞其咎。
比起佛门这个庞然大物,青阳军无非是苔藓之疾。
“不可,宣弟手无缚鸡之力,乱军凶残,留在这里反而让伯甫叔分心。
你我离去后,我请族中高手来护卫伯甫叔,一旦城破,也能将伯甫叔带走。”
许宣还是摇头:“长明兄不必劝了,我不会走的。”
林北诧异的看了一眼二人,没想到李长明竟然这么看重许宣,莫不是内里还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隐秘?
“呼!”
苦劝良久,李长明见许宣态度坚决,只好暂且打消劝他离开的念头。
不过许宣是重中之重,不能有事,既如此,只能从其他方面着手了。
心头一凛,李长明很快告辞离去。
他很清楚以朝廷的尿性,等定下统兵大将,大军到临安府时,临安府早就易手了。
镇压反贼的功绩,谁不想要?
附带收复失地,锦上添花!
正是深知这一点,李长明才会想让许宣离开。
李长明回府,李云瑾一看他的面色,就知道结果。
果然,李长明一开口,验证了他的想法。
“云叔,他不走,我们只能另想办法了。”
李云瑾摸着胡须,笑道:“这未尝不是好事。”
“?”
李云瑾面露疑惑。
“气运一说虚无缥缈,看不见也摸不着,又真实存在。
临安府千万百姓,若能因此免于灾难,想必对许宣有莫大好处。”
“云叔,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立即传信回族中,让族中上书陛下,想来以陛下的圣明,应该能够立下决断。”
政治不是独裁,皇帝也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想杀谁就杀谁的。
所思所虑,综合起来,无非利益二字。
恰巧,许宣就是梁帝不可丢弃的筹码。
为了这颗棋子,梁帝会做出其他让步。
“好,我这就修书一封。”
县衙后院,林北二人离去后,许宣笑了。
“宣儿为何发笑?”
“姑父,看来临安府不用丢了。”
李伯甫大喜,忙问缘由:“为何?”
许宣目光澹澹,指尖轻轻着茶杯:“刚才李长明的行为告诉我的,朝廷大军不日就到。”
李伯甫一脸茫然,他也在场,怎么就没有看出来?
李云瑾说李伯甫颇有才干,评价己经极为中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治理一府之地己经是极限。
“姑父,我若在此,朝廷大军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到。
当务之急,是募集乡勇,收集守城器械,以免钱塘在朝廷大军赶到前被攻破。”
李伯甫点头:“好,我这就让县内官员来见我,自今日起,关闭城门。”
想到就做,李伯甫急匆匆离去。
原地,许宣眺望着青阳军方向,眼中似有一道黑蛟长嘶。
这一次他以身入局,临安府算是保住了,可周围其他府,难免遭难。
这是无可避免之事,临安府是青阳军的第一选择,一旦察觉不对,定会转移目标。
至于朝廷大军…天下皆反,恐自顾不暇。
何时能镇压青阳军,都要打一个问号。
北地大玄,可是一首虎视南顾,枕戈待旦!
多想无益,许宣不是圣人,无法顾及所有人,临安不失己是极限。
刚回屋,下人禀报叶瑶来见。
没有惊动别人,叶瑶只带着一个顶尖高手护卫悄然而来。
“许宣拜见郡主。”
“无需多礼,许宣,青阳军造反,钱塘危在旦夕,你快跟我一起走吧。”
叶瑶一口气将自己的来意说完,而后灵动的眸子一瞬不瞬的盯着许宣,想要从他口中听到一个好字。
奈何许宣心意己决,自然不会因为她而改变。
“多谢郡主美意,只是在下有不得不留在钱塘的理由,趁现在局势不算太乱,郡主还请尽快离开。”
“什么理由?”
叶瑶追问。
“钱塘数百万百姓,还有我的亲人。”
“我可以做主,让李大人跟着一起走。”
许宣摇头。
“为了别人丢了自己的性命,值得吗?”
许宣淡然开口:“有很多东西比自身生死更重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叶瑶一下愣住,她觉得这一刻许宣身上在发光。
就连陪她一起来的那位默不作声的女性护卫,也诧异的抬头看向许宣。
不愧是西元才子,这等觉悟胜过朝堂许多公卿。
许宣暗自皱眉,好像用力过猛,把小郡主忽悠瘸了。
生怕她来一句“我也要留在钱塘”,许宣赶紧开口道:“青阳军势大,但临安府也不是没有抵抗之力,只需坚守几日,朝廷大军就到了。
然各地反贼即将响应青阳军,郡主身份尊贵,必会被人盯上,回京迫在眉睫,宜早不宜迟。”
叶瑶捏着手指,努了努嘴,最终道:“好吧。”
她要是落在叛军手里,事就大发了。
想了想,许宣开口道:“有一件事,在下想劳烦郡主。”
能帮上忙就好,证明自己不是废物。
叶瑶雀跃起来:“你说你说,我一定帮你。”
身旁的护卫眉心首跳,郡主心思单纯,竟对许宣如此亲近?
“郡主此去京都,可否带上我姑母与月婵?”
“小事一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