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 年 4 月,榆城在不知不觉间己被初夏的闷热所笼罩,整个城市仿佛一个巨大的蒸笼,让人无端生出几分烦躁。
榆城19中高三(2)班教室后墙的倒计时牌刺目地跳着数字“88”,与许念念草稿本上反复书写的"632"形成灼热的呼应——那是北京大学上一年在榆城的录取分数线,每一笔每一划,都承载着她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孤注一掷的决心。也是撕开原生家庭枷锁的唯一利刃。
就在这时,教室门“吱呀”一声轻响,班主任王老师踩着上课铃的余韵踏入门槛。
他身后倏然闯入一道挺拔身影——藏青色双肩包斜挎在肩,金属扣随着步伐轻晃,白色运动鞋踏在水磨石地面上发出沉稳的叩击声,仿佛带着某种令人屏息的节奏,一寸寸将所有人的目光钉在他身上。
粉笔灰簌簌飘落的寂静里,班主任王老师推了推金丝眼镜,刻意清嗓的声音像绷紧的弦:“同学们,先停一下。”
他手背在身后缓步踱至讲台中央,金丝眼镜下的目光扫过前排交头接耳的学生,“咱们班来了一位新同学。”话音未落,后排骤然爆发出压抑不住的抽气声,此起彼伏的“哇,好帅”的声音,如同被惊起的白鸽群掠过教室上空。
晨光从半开的百叶窗斜斜切进来,在少年周身镀上一层流动的金纱。他那件熨烫得笔挺的白衬衫领口微敞,若隐若现的锁骨线条被光影勾勒得惑人,水洗蓝牛仔裤笔首地延伸至白色运动鞋,183cm的修长身形在阳光里拉出一道斜斜的剪影。
棱角分明的下颌线如同雕塑家精心雕琢的弧线,深褐色眼眸盛满碎金般的光,高挺鼻梁投下的阴影让薄唇更显冷冽,那微微抿起的弧度,仿佛是拒人千里的无声宣言。
在这片躁动的声浪中,靠窗的角落却自成一方静谧天地。
许念念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她指尖捏着铅笔,铅笔芯在草稿纸上沙沙游走,将“632分”的字样反复描摹。
她扎着的低马尾随着书写轻轻晃动,几缕不听话的发丝垂落在泛红的耳尖,浅蓝色校服袖口卷到手肘,露出一截苍白纤细的手腕,腕骨凸起得像是要刺破皮肤,却又在翻动草稿纸时流露出惊人的力量感。
此刻,外界的一切喧嚣纷扰,皆如过眼云烟,与她毫无关联。
萧璟熔踏入教室的刹那,瞳孔突然剧烈震颤。
他的目光像是被无形的丝线牵引,穿透此起彼伏的惊叹声,首首钉在那个伏案疾书的身影上。
周围此起彼伏的议论声突然变得遥远,唯有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在他耳畔无限放大。
这个对自己的到来连眼皮都不抬的女孩,像是冬日里一株倔强的寒梅,在喧嚣的春色中固执地绽放着独属于自己的清冷。
“萧同学,你给大家做个自我介绍吧。”班主任的声音终于唤醒了他。
萧璟熔收回目光的瞬间,嘴角勾起一抹公式化的微笑,清朗的声线像是从冰镇的玻璃杯中倾倒出的山泉水:“大家好,我叫萧璟熔,从海城来。”
鞠躬时他脊背绷成笔首的首线,发梢扫过脖颈时带起一阵若有若无的雪松香,这抹清冽气息却被骤然爆发的掌声冲散——那掌声震得窗台上的粉笔盒微微颤动,却始终没能撼动许念念分毫。
首到鞠躬起身的刹那,两道目光终于在空气中相撞。
许念念睫毛轻颤,抬眸时眼底像是揉碎了深夜的星河,沉静得令人心悸。
萧璟熔看见她微抿的唇角还残留着思考时的倔强弧度,发梢垂落在泛红的耳尖,随着窗外穿堂风轻轻摇晃,像振翅欲飞却又停滞的蝶。
两人对视的瞬间,仿佛有电流在空气中噼啪作响,将这场初遇定格成未完待续的谜题,在晨光与阴影交织的教室里,缓缓拉开命运的帷幕。